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46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传送带、第一中间转印带以及第二中间转印带。所述传送带沿着在竖向上延伸的传送路径设置。所述传送带被构造成在与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接触的同时传送所述记录介质。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被构造成与所述传送带一起夹持所述记录介质。图像从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上方。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构造成与所述传送带一起夹持处于夹在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所述传送带之间的状态下的所述记录介质。图像从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

Image form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09-8651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沿竖向传送片材的传送带和将片材吸引到传送带的吸引辊。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方面涉及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多个中间转印带形成多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着在竖向上延伸的传送路径设置,所述传送带被构造成在与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接触的同时传送记录介质;第一中间转印带,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被构造成与所述传送带一起夹持所述记录介质,图像从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和第二中间转印带,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上方,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被构造成与所述传送带一起夹持处于夹在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所述传送带之间的状态下的所述记录介质,图像从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第一图像形成单元,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包括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第二图像形成单元,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上方并包括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其中当在水平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重叠。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上方的电路板,并且当在所述水平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电路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重叠。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所述传送带的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的接触表面在相同方向上倾斜。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的上端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内。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根据第四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两对辊,其中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中的每一者均缠绕所述两对辊中的相应的一对辊,所述两对辊中的每一对辊均包括:第一辊,所述第一辊经由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中相应的一者面向所述传送带;和第二辊,所述第二辊设置在所述第一辊的与所述传送带相对的相对侧。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电荷施加单元,所述电荷施加单元设置在(i)第一转印位置和(ii)第二转印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转印位置所述图像从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被转印,在所述第二转印位置所述图像从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被转印,所述电荷施加单元被构造成向所述传送带施加将所述记录介质吸引到所述传送带的电荷。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电荷施加单元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与所述传送带的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的接触表面的相对表面上。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面,在根据第七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当所述传送带传送比作为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记录介质薄的第二记录介质时,所述电荷施加单元将电荷施加到所述传送带。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被所述传送带缠绕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被构造成驱动和旋转所述传送带,其中(i)第一转印位置和(ii)第二转印位置之间的距离是所述驱动辊的周长的整数倍,在所述第一转印位置所述图像从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被转印,在所述第二转印位置所述图像从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被转印。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多个图像形成体,每个图像形成体均包括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和一次中间转印体,由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图像一次转印到所述一次中间转印体上;多个二次转印单元,所述多个二次转印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图像形成体上,所述二次转印单元被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上顺序地二次转印所述一次中间转印体的所述图像;和电荷移除单元,所述电荷移除单元设置在所述多个二次转印单元之间,所述电荷移除单元被构造成移除在任何所述二次转印单元中被充电的记录介质的电荷。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被构造成将所述记录介质传送到所述多个二次转印单元,其中所述传送带形成环形,所述传送带在所述传送带的外周表面与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接触的同时传送所述记录介质,所述电荷移除单元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内侧,并且所述电荷移除单元经由所述传送带移除所述记录介质的电荷。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三方面,在根据第十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电荷移除单元是从动辊,所述从动辊与所述传送带的内周表面接触并且由所述传送带驱动和旋转。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四方面,在根据第十一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传送带在重力方向上将所述记录介质从下侧向上侧传送,并且第一中间转印带和第二中间转印带在所述重力方向上彼此竖向重叠。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五方面,在根据第十一至第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电荷移除单元通过被施加电压而向所述记录介质施加与在第一转印位置处带电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极性相反的电荷。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十五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被构造成接收关于所述记录介质的信息,其中施加到所述电荷移除单元的电压基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信息而改变。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七方面,在根据第十一至第十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电荷移除单元设置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图像表面相对的非图像表面侧,并且电荷移除单元被控制成使得当所述记录介质具有高电阻时所述电荷移除单元执行电荷移除。利用第一方面的构造,与仅将记录介质夹在传送带和单个中间转印带之间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小第一中间转印带和第二中间转印带之间的空间并且能够在多个位置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利用第二方面的构造,与第一图像形成单元的上端低于第二图像形成单元的下端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小第一中间转印带和第二中间转印带之间的空间。利用第三方面的构造,与电路板的上端低于第二图像形成单元的下端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小第一中间转印带和第二中间转印带之间的空间。利用第四方面的构造,与第一中间转印带和第二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接触表面在不同方向上倾斜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小第一中间转印带和第二中间转印带之间的空间。利用第五方面的构造,与第一中间转印带的下端和第二中间转印带的上端布置在传送带的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之外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小第一中间转印带和第二中间转印带之间的空间。利用第六方面的构造,与第一中间转印带和第二中间转印带中的每一者均缠绕三个或更多个辊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小第一中间转印带和第二中间转印带中每一者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利用第七方面的构造,与传送带在第一传送位置和第二传送位置之间无电荷施加到传送带的状态下传送记录介质的构造相比,能够防止已经穿过第一转印位置的记录介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n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着在竖向上延伸的传送路径设置,所述传送带被构造成在与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接触的同时传送记录介质;/n第一中间转印带,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被构造成与所述传送带一起夹持所述记录介质,图像从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和/n第二中间转印带,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上方,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被构造成与所述传送带一起夹持处于夹在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所述传送带之间的状态下的所述记录介质,图像从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04 JP 2018-165403;20180919 JP 2018-175249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着在竖向上延伸的传送路径设置,所述传送带被构造成在与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接触的同时传送记录介质;
第一中间转印带,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被构造成与所述传送带一起夹持所述记录介质,图像从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和
第二中间转印带,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上方,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被构造成与所述传送带一起夹持处于夹在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所述传送带之间的状态下的所述记录介质,图像从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第一图像形成单元,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包括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
第二图像形成单元,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上方并包括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其中,
当在水平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上方的电路板,并且
当在所述水平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电路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所述传送带的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的接触表面在相同方向上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的上端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两对辊,其中,
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中的每一者均缠绕所述两对辊中的相应的一对辊,
所述两对辊中的每一对辊均包括:
第一辊,所述第一辊经由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和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中相应的一者面向所述传送带;和
第二辊,所述第二辊设置在所述第一辊的与所述传送带相对的相对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电荷施加单元,所述电荷施加单元设置在(i)第一转印位置和(ii)第二转印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转印位置所述图像从所述第一中间转印带被转印,在所述第二转印位置所述图像从所述第二中间转印带被转印,所述电荷施加单元被构造成向所述传送带施加将所述记录介质吸引到所述传送带的电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电荷施加单元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与所述传送带的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的接触表面的相对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来幸裕下平彬桥本敬太合田峻广須藤真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