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38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2:08
一种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用以被固定于一设置面,并连接一物件,该固定支架包括一基座以及一连接单元;该基座用以固定于该设置面;该连接单元连接该基座,该连接单元包括一单元斜面以及至少一单元抵接部;其中,该物件包括至少一物件抵接部,当该物件处于一分离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与该单元抵接部分离,当该物件处于一连接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抵接部,在该物件从该分离状态移动至该连接状态的过程中,该物件抵接该单元斜面并与该单元斜面相对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物件轻易地固定于设置面之上,使用者仅需将物件上推,或略带旋转等动作,即可轻松完成物件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连接,并提高了物件与固定支架之间连接时的安全性。

Fixed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支架,特别涉及一种将一物件固定于一设置面的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公知的无线路由器通过固定支架被固定于天花板之上。无线路由器以螺丝锁固等方式与固定支架结合。由于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当的重量,且需要用多个螺丝在多个角度进行锁附。将无线路由器锁附于固定支架的过程往往无法由单一个使用者完成,不但耗时而且有安全性的疑虑。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固定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欲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用以被固定于一设置面,并连接一物件,该固定支架包括一基座以及一连接单元;该基座用以固定于该设置面;该连接单元连接该基座,该连接单元包括一单元斜面以及至少一单元抵接部;其中,该物件包括至少一物件抵接部,当该物件处于一分离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与该单元抵接部分离,当该物件处于一连接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抵接部,在该物件从该分离状态移动至该连接状态的过程中,该物件抵接该单元斜面并与该单元斜面相对滑动。在一实施例中,该物件相对该连接单元绕一轴在一第一物件方位以及一第二物件方位之间旋转,当该物件处于该第一物件方位时,该物件抵接部与该单元抵接部分离,当该物件处于该第二物件方位时,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抵接部,以限制该物件相对该固定支架在该轴的轴向上的移动,在该物件从该第一物件方位旋转至该第二物件方位的过程中,该物件抵接该单元斜面并与该单元斜面相对滑动。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单元包括一第一盘体以及一第二盘体,该第一盘体连接该基座,该第一盘体相对该第二盘体,该单元斜面形成于该第一盘体并面向该第二盘体,该单元抵接部形成于该第二盘体并面向该第一盘体,该第二盘体具有至少一盘体缺口,当该物件处于该第一物件方位时,该物件抵接部对应该盘体缺口。在一实施例中,该物件抵接部包括一悬臂,在该物件从该第一物件方位旋转至该第二物件方位的过程中,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斜面并与该单元斜面相对滑动。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单元还包括一挡墙以及一限位块,该挡墙连接该第一盘体及该第二盘体,该限位块设于该第二盘体并面向该第一盘体凸出,当该物件处于该第二物件方位时,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抵接部,该物件抵接部并被限制于该挡墙以及该限位块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单元包括一支架壳体、一转动件以及一压缩弹簧,该支架壳体连接该基座,该转动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该支架壳体之内,该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该基座,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接该转动件,该单元斜面以及该单元抵接部设于该转动件。在一实施例中,该转动件在一第一转动件状态以及一第二转动件状态之间转动,当该转动件处于该第一转动件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与该单元抵接部分离,当该转动件处于该第二转动件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抵接部。在一实施例中,该物件包括多个物件斜面结构,该转动件包括多个转动件斜面结构,该单元斜面形成于该转动件斜面结构之上,在该物件从一第一物件位置移动至一第二物件位置的过程中,该物件斜面结构接触该转动件斜面结构,并推动该转动件,以使该转动件适于该第一转动件状态以及该第二转动件状态之间切换。在一实施例中,该转动件还包括围绕一轴心排列的多个嵌合凸块,该支架壳体包括多个第一限位墙以及多个第二限位墙,该等第一限位墙以及该等第二限位墙围绕该轴心交错排列,当转动件从该第一转动件状态切换至该第二转动件状态时,该等嵌合凸块越过该等第一限位墙,当转动件从该第二转动件状态切换至该第一转动件状态时,该等嵌合凸块越过该等第二限位墙。在一实施例中,该等第一限位墙的高度小于该等第二限位墙,当该物件从该第一物件位置移动至该第二物件位置时,该转动件从一第一转动件高度被移动至一第二转动件高度,当该转动件处于该第二转动件高度时,该等嵌合凸块高于该等第一限位墙,且该等嵌合凸块低于该等第二限位墙。在一实施例中,当该物件位于该第二物件位置时,通过旋转该物件,该转动件从该第二转动件高度被进一步推至一第三转动件高度,当该转动件处于该第三转动件高度时,该等嵌合凸块高于该等第二限位墙。在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限位墙包括一第一限位墙引导面,每一第二限位墙包括一第二限位墙引导面,每一嵌合凸块包括一嵌合凸块引导面,当该嵌合凸块越过该第一限位墙时,该嵌合凸块引导面抵接该第一限位墙引导面,当该嵌合凸块越过该第二限位墙时,该嵌合凸块引导面抵接该第二限位墙引导面。在一实施例中,该物件包括至少一物件限位槽,该支架壳体包括至少一壳体限位凸块位于该物件限位槽中,当该物件位于该第二物件位置时,该壳体限位凸块沿该物件限位槽移动,该物件通过朝一第一物件旋转方向被进一步旋转,使得该转动件从该第二转动件高度被移至该第三转动件高度,而当该物件欲朝一第二物件旋转方向旋转时,该物件限位槽的一侧抵接该壳体限位凸块,以避免该物件朝该第二物件旋转方向旋转,其中该第二物件旋转方向相反于该第一物件旋转方向。在一实施例中,该基座包括一基座限位部,该转动件包括一转动件限位部,当该基座与该连接单元组装时,该转动件限位部抵接该基座限位部。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单元包括一支架外壳、一扭力弹簧以及一止挡片,该支架外壳连接该基座,该止挡片枢接该支架外壳,该止挡片包括一第一挡片表面以及一第二挡片表面,该第一挡片表面相反于该第二挡片表面,该单元斜面形成于该第一挡片表面,该单元抵接部形成于该第二挡片表面,该扭力弹簧的一端抵接该支架外壳,该扭力弹簧的另一端抵接该止挡片。在一实施例中,该物件包括一物件板体,该物件板体包括一第一板体表面以及一第二板体表面,该第一板体表面相反于该第二板体表面,该第一板体表面上形成有一物件斜面,在该物件从一第一物件位置移动至一第二物件位置的过程中,该物件斜面抵接该单元斜面,并推使该止挡片转动。在一实施例中,该止挡片在一第一止挡片方位以及一第二止挡片方位之间转动,在该物件从该第一物件位置移动至该第二物件位置的过程中,该止挡片被该物件从该第一止挡片方位推至第二止挡片方位,并受到该扭力弹簧提供的一弹力,从该第二止挡片方位回复至该第一止挡片方位,当该物件处于该第二物件位置时,该止挡片的该单元抵接部抵接该第二板体表面。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单元还包括一拨转件,该止挡片上还形成有一挡片滑槽,该拨转件包括一导柱,该导柱插入该挡片滑槽,并适于在该挡片滑槽内滑动。在一实施例中,该拨转件包括一圆环,该导柱设于该圆环,该拨转件在一第一拨转件方位以及一第二拨转件方位之间转动,当该拨转件处于该第一拨转件方位时,该止挡片处于该第一止挡片方位,当该拨转件从该第一拨转件方位被转动至第二拨转件方位时,该导柱在该挡片滑槽内滑动,并推使该止挡片旋转至该第二止挡片方位。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支架,可将物件(例如,无线路由器或其他电子装置)轻易地固定于设置面(例如,天花板)之上。使用者仅需将物件上推,或略带旋转等动作,即可轻松完成物件(例如,无线路由器)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连接,并提高了物件与固定支架之间连接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用以被固定于一设置面,并连接一物件,该固定支架包括:/n一基座,该基座用以固定于该设置面;以及/n一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连接该基座,该连接单元包括一单元斜面以及至少一单元抵接部;/n其中,该物件包括至少一物件抵接部,当该物件处于一分离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与该单元抵接部分离,当该物件处于一连接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抵接部,在该物件从该分离状态移动至该连接状态的过程中,该物件抵接该单元斜面并与该单元斜面相对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用以被固定于一设置面,并连接一物件,该固定支架包括:
一基座,该基座用以固定于该设置面;以及
一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连接该基座,该连接单元包括一单元斜面以及至少一单元抵接部;
其中,该物件包括至少一物件抵接部,当该物件处于一分离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与该单元抵接部分离,当该物件处于一连接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抵接部,在该物件从该分离状态移动至该连接状态的过程中,该物件抵接该单元斜面并与该单元斜面相对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中,该物件相对该连接单元绕一轴在一第一物件方位以及一第二物件方位之间旋转,当该物件处于该第一物件方位时,该物件抵接部与该单元抵接部分离,当该物件处于该第二物件方位时,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抵接部,以限制该物件相对该固定支架在该轴的轴向上的移动,在该物件从该第一物件方位旋转至该第二物件方位的过程中,该物件抵接该单元斜面并与该单元斜面相对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支架,其中,该连接单元包括一第一盘体以及一第二盘体,该第一盘体连接该基座,该第一盘体相对该第二盘体,该单元斜面形成于该第一盘体并面向该第二盘体,该单元抵接部形成于该第二盘体并面向该第一盘体,该第二盘体具有至少一盘体缺口,当该物件处于该第一物件方位时,该物件抵接部对应该盘体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支架,其中,该物件抵接部包括一悬臂,在该物件从该第一物件方位旋转至该第二物件方位的过程中,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斜面并与该单元斜面相对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支架,其中,该连接单元还包括一挡墙以及一限位块,该挡墙连接该第一盘体及该第二盘体,该限位块设于该第二盘体并面向该第一盘体凸出,当该物件处于该第二物件方位时,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抵接部,该物件抵接部并被限制于该挡墙以及该限位块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中,该连接单元包括一支架壳体、一转动件以及一压缩弹簧,该支架壳体连接该基座,该转动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该支架壳体之内,该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该基座,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接该转动件,该单元斜面以及该单元抵接部设于该转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支架,其中,该转动件在一第一转动件状态以及一第二转动件状态之间转动,当该转动件处于该第一转动件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与该单元抵接部分离,当该转动件处于该第二转动件状态时,该物件抵接部抵接该单元抵接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支架,其中,该物件包括多个物件斜面结构,该转动件包括多个转动件斜面结构,该单元斜面形成于该转动件斜面结构上,在该物件从一第一物件位置移动至一第二物件位置的过程中,该物件斜面结构接触该转动件斜面结构,并推动该转动件,以使该转动件适于该第一转动件状态以及该第二转动件状态之间切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支架,其中,该转动件还包括围绕一轴心排列的多个嵌合凸块,该支架壳体包括多个第一限位墙以及多个第二限位墙,该等第一限位墙以及该等第二限位墙围绕该轴心交错排列,当转动件从该第一转动件状态切换至该第二转动件状态时,该等嵌合凸块越过该等第一限位墙,当转动件从该第二转动件状态切换至该第一转动件状态时,该等嵌合凸块越过该等第二限位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支架,其中,该等第一限位墙的高度小于该等第二限位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平侑吴宥铄
申请(专利权)人: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