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动件以及防振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37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2:04
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支架的耐久性的止动件。解决方案:止动件安装于防振单元并具备缓冲部,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为板状,其中所述防振单元具备:固定于动力单元侧或者车体侧的一方的第一支架、固定于动力单元侧或者车体侧的另一方的第二支架、在轴向端部固定第一支架的轴状的内侧部件、对内侧部件的外周面和第二支架的筒部的内周面侧进行连结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基体;所述缓冲部配置于第一支架与筒部沿着筒部的轴向对置的部分之间,缓冲部具备:厚壁部、从厚壁部的板厚方向的至少一面突出的多个突出部、以及比厚壁部薄的薄壁部。

Stop and anti vibra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动件以及防振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动件以及防振单元,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支架的耐久性的止动件以及防振单元。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一种防振单元,其对发动机等动力单元侧与车体侧进行连结并抑制振动传递。作为这种防振单元,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其具备防振装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止动件,其中,所述防振装置是利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基体将轴状的内侧部件和筒状的外侧部件连结而成;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内侧部件的轴向端部;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筒部,该筒部围绕外侧部件的外周面并固定于外侧部件。此外,关于该防振单元,第一支架固定于动力单元,第二支架的固定面固定于车体侧。为了在由于向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输入载荷而使筒部相对于第一支架沿轴向相对移动时,对第一支架与筒部的碰撞进行缓冲,而在第一支架与筒部之间配置有止动件的缓冲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3-1706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就上述现有技术而言,在利用止动件进行缓冲时,例如当内侧部件相对于筒部沿着撬动方向进行相对位移而使得第一支架以固定面侧为中心进行旋转时,从筒部的轴向观察,越接近关于内侧部件与固定面对称的对称位置,则从第一支架朝向筒部的力的力矩就越大。于是,由该较大的力的力矩所引起的局部较大的冲击会经由缓冲部作用于第一支架和筒部,从而产生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耐久性降低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支架的耐久性的止动件以及防振单元。(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止动件,该止动件安装于防振单元并具备缓冲部,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为板状,其中,所述防振单元具备:固定于动力单元侧或者车体侧的一方的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动力单元侧或者所述车体侧的另一方的第二支架、在轴向端部固定所述第一支架的轴状的内侧部件、对所述内侧部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筒部的内周面侧进行连结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基体;所述缓冲部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筒部沿着所述筒部的轴向对置的部分之间,所述缓冲部具备:厚壁部、从所述厚壁部的板厚方向的至少一面突出的多个突出部、以及比所述厚壁部薄的薄壁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防振单元,具备:第一支架,其固定于动力单元侧或者车体侧的一方;第二支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部分沿轴向对置的筒部、以及与所述动力单元侧或者所述车体侧的另一方连接固定的固定面;轴状的内侧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筒部的内周侧并在轴向端部固定所述第一支架;防振基体,其对所述内侧部件的外周面和所述筒部的内周面侧进行连结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以及板状的止动件,其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所述止动件具备缓冲部,该缓冲部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筒部沿着所述轴向对置的部分之间,所述缓冲部具备厚壁部、以及比所述厚壁部薄的薄壁部,从所述轴向观察,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筒部重叠的部分中,在最接近关于所述内侧部件与所述固定面对称的对称位置的部位设置有所述薄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三)有益效果根据第一方案的止动件,将比多个突出部突出的厚壁部薄的薄壁部设置于缓冲部。因此,即使输入了使缓冲部夹持于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筒部之间的载荷,也不易在第一支架与筒部之间夹持薄壁部,因此能够使得冲击不易作用于薄壁部的两侧的第一支架及筒部。通过在作用于第一支架与筒部之间的冲击容易变大的部分设置薄壁部,从而能够利用薄壁部使得不易产生局部较大的冲击。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耐久性。根据第二方案的止动件,在第一方案的止动件发挥的效果基础上还具有如下效果。在缓冲部的边缘与薄壁部之间设置厚壁部的一部分。由此,能够使得在利用模具进行止动件的成型时,橡胶状弹性体易于填充到与缓冲部的边缘、薄壁部对应的部位,从而提高止动件的成型性。根据第三方案的止动件,在第二方案的止动件发挥的效果基础上还具有如下效果。沿着薄壁部的整周连续地设置有厚壁部的一部分。由此,能够使得在利用模具进行止动件的成型时,橡胶状弹性体易于填充到与薄壁部对应的部位,从而进一步提高止动件的成型性。根据第四方案的防振单元,有时,当输入了使缓冲部夹持于第一支架与筒部之间的载荷时,内侧部件会相对于筒部在撬动方向上进行相对位移,使得第一支架以固定面侧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这种情况下,从筒部的轴向观察,在第一支架和筒部重叠的部分中,在最接近关于内侧部件与固定面对称的对称位置的部位,从第一支架朝向筒部作用有最大的力的力矩。由于在该较大的力的力矩所作用的部位设置有比厚壁部薄的薄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因此能够使得伴随着局部较大的力的力矩而产生的冲击不易经由薄壁部作用于第一支架及筒部。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耐久性。根据第五方案的防振单元,在第四方案的防振单元发挥的效果基础上还具有如下效果。从筒部的轴向观察,在关于内侧部件与固定面对称的对称位置第一支架和筒部重叠。在该重叠部分,当发生第一支架以固定面侧为中心进行旋转这样的相对位移时,从第一支架朝向筒部的力的力矩为最大。但是,由于在该重叠部分设置有薄壁部,因此能够使得伴随着最大的力的力矩而产生的冲击不易经由薄壁部作用于第一支架及筒部。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耐久性。根据第六方案的防振单元,在第四方案的防振单元发挥的效果基础上还具有如下效果。在缓冲部的比薄壁部更远离对称位置的部分上设置厚壁部。在远离局部地力的力矩增大的位置的部分(力的力矩比较小的部分),能够利用比较厚的厚壁部来充分地缓冲第一支架与筒部之间的碰撞。由此,能够使得在第一支架与筒部之间不易夹持薄壁部,因此使得冲击更加不易经由薄壁部作用于第一支架及筒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耐久性。根据第七方案的防振单元,在第四方案至第六方案中的任一的防振单元发挥的效果基础上还具有如下效果。在动力单元侧固定第一支架,在车体侧固定第二支架的固定面。缓冲部的第一面面向第一支架,第一面的背面侧即缓冲部的第二面面向筒部。在第一面,薄壁部相对于厚壁部凹陷,在第二面,厚壁部和薄壁部呈同一平面状相连,而形成了薄壁部。由此,当在第一支架与筒部之间夹持有缓冲部时,能够使得薄壁部不易与第一支架接触,且动力单元的振动不易经由第一支架向薄壁部传递。其结果是,能够确保薄壁部的耐久性。根据第八方案的防振单元,在第七方案的防振单元发挥的效果基础上还具有如下效果。缓冲部具备从厚壁部的板厚方向的至少一面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当由于载荷的输入而在第一支架与筒部之间夹持缓冲部时,首先突出部进行压缩变形,在多个突出部之间的厚壁部进行了压缩变形之后,如果输入载荷较大则在它们之间夹持薄壁部。因此,能够使得冲击更加不易经由薄壁部作用于第一支架及筒部,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振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防振单元的右侧视图。图3是防振单元的左侧视图。图4A是沿图2及图3的IVa-IVa线的防振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动件,该止动件安装于防振单元并具备缓冲部,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为板状,其中,所述防振单元具备:固定于动力单元侧或者车体侧的一方的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动力单元侧或者所述车体侧的另一方的第二支架、在轴向端部固定所述第一支架的轴状的内侧部件、以及对所述内侧部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筒部的内周面侧进行连结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基体;所述缓冲部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筒部沿着所述筒部的轴向对置的部分之间,/n所述缓冲部具备:厚壁部、从所述厚壁部的板厚方向的至少一面突出的多个突出部、以及比所述厚壁部薄的薄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31 JP 2018-1624321.一种止动件,该止动件安装于防振单元并具备缓冲部,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为板状,其中,所述防振单元具备:固定于动力单元侧或者车体侧的一方的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动力单元侧或者所述车体侧的另一方的第二支架、在轴向端部固定所述第一支架的轴状的内侧部件、以及对所述内侧部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筒部的内周面侧进行连结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基体;所述缓冲部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筒部沿着所述筒部的轴向对置的部分之间,
所述缓冲部具备:厚壁部、从所述厚壁部的板厚方向的至少一面突出的多个突出部、以及比所述厚壁部薄的薄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缓冲部的边缘与所述薄壁部之间设置所述厚壁部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动件,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薄壁部的整周连续地设置有所述厚壁部的一部分。


4.一种防振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支架,其固定于动力单元侧或者车体侧的一方;
第二支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部分沿轴向对置的筒部、以及与所述动力单元侧或者所述车体侧的另一方连接固定的固定面;
轴状的内侧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筒部的内周侧并在轴向端部固定所述第一支架;
防振基体,其对所述内侧部件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濑野喜之大庭达哉芝原遼
申请(专利权)人: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