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8238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1:2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该真空管道运输系统中设置了控制设备、运输管道、车辆,控制设备控制车辆在运输管道中运行,两个车站之间的运输管道中包括至少一个逃生区,每个逃生区两端设置有常开的封闭门,每个逃生区的运输管道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逃生门,若所述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则车辆行驶至第一逃生区,控制设备控制第一逃生区两端的封闭门关闭,并打开第一逃生区侧壁上设置的逃生门,以便乘客得到及时的救援和疏散。

Vacuum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管道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的地面交通工具,包括汽车、高铁、磁浮等在内,因受空气阻力及气动噪声限制,其商业运行速度都不宜超过400km/h。若要在地面达到更高的运行速度,将车辆放到真空管道内是较优选择。超高速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是指在低大气压(10-20KPa)或高真空度的密封管道内运行的车辆系统,运行速度可达1000km/h以上。真空管道运输(EvacuatedTubeTransport)是一种无空气阻力、无摩擦的运输形式。技术原理是在地面或地下建一个密闭的管道,用真空泵抽成真空或部分真空。在这样的环境中开行车辆(不一定是磁浮列车),行车阻力就会大大减小,可有效降低能耗,同时气动噪声也可大大降低,符合环保要求。然而,在真空管道中高速运行的车辆一旦在行驶中发生故障,乘客不能及时得到救援和疏散,车辆无法及时检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用于解决目前真空管道运输中发生故障时,乘客无法及时得到救援和疏散,车辆无法及时检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控制设备、运输管道、车辆;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运输管道中运行;两个车站之间的所述运输管道包括至少一个逃生区;每个逃生区两端设置有常开的封闭门,每个逃生区的运输管道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逃生门;若所述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所述车辆行驶至第一逃生区,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第一逃生区两端的封闭门关闭,并打开所述第一逃生区侧壁上设置的逃生门。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逃生区的运输管道上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用于在逃生区的逃生门关闭后,将所述逃生区的气压抽为运行要求的气压范围。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第一逃生区的逃生门再次关闭,设置在所述第一逃生区的真空泵将所述第一逃生区的气压抽为运行要求的气压范围,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打开所述第一逃生区两端的封闭门。进一步地,所述运输管道还包括每个车站的缓冲区,每个车站的缓冲区靠近车站的一侧设置有端密封门,另一侧设置有常闭的密封门。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车辆从车站启动运行时,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车站的端密封门打开;在所述车辆进入所述车站的缓冲区后,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车站的端密封门关闭,将所述车站的缓冲区内气压调节运行要求的气压范围,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车站的缓冲区的常闭的密封门打开,以使所述车辆驶出所述车站的缓冲区;在所述车辆驶出所述车站的缓冲区后,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车站的缓冲区常闭的密封门关闭。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车辆到达车站时,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车站的常闭的密封门打开,以使所述车辆驶入所述车站的缓冲区;在所述车辆进入所述车站的缓冲区后,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车站的常闭的密封门关闭,并控制所述车站的端密封门打开,以使所述车辆驶入车站;在所述车辆驶入车站后,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车站的端密封门关闭,将缓冲区内气压调节运行要求的气压范围。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车站的缓冲区设置有真空泵。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缓冲区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压的气压检测设备。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逃生区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压的气压检测设备。可选的,每个述逃生区的长度大于所述车辆的长度;每个车站的缓冲区的长度大于车辆长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该真空管道运输系统中设置了控制设备、运输管道、车辆,控制设备控制车辆在运输管道中运行,两个车站之间的运输管道中包括至少一个逃生区,每个逃生区两端设置有常开的封闭门,每个逃生区的运输管道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逃生门,若所述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则车辆行驶至第一逃生区,控制设备控制第一逃生区两端的封闭门关闭,并打开第一逃生区侧壁上设置的逃生门,以便乘客得到及时的救援和疏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逃生区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缓冲区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实施例五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技术中,车辆在真空管道内运行,因行车阻力大大减小,运行速度可以达到1000km/h以上,在先进技术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在真空管道内行驶,一旦车辆或者其他设备发生故障,车内的乘客不能及时得到救援和疏散,车辆及设备也不能及时得到检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通过在该系统中设置逃生区,以保证乘客安全,提高真空管道运输的可靠性。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真空管道运输系统10包括:控制设备11、运输管道13、车辆12;所述控制设备11控制所述车辆12在所述运输管道13中运行。该方案的执行主体为控制设备11、运输管道13、车辆12。其中,控制设备11用于控制车辆12在运输管道13中运行。可选的,控制设备11还用于控制运输管道13中密封门的打开和关闭。可选的,控制设备11还用于监控运输管道13中气压状态,以及控制真空泵将运输管道13中的气压调节至运行要求的气压范围。在一种具体实现中,车辆12主要由控制设备11控制运行,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所述车辆本身的控制装置在运输管道13中运行。可选的,车辆12可以是有轨车辆也可以是无轨车辆,本方案对此不做要求。对应的,运输管道13根据车辆12的不同可以设置轨道,或者不设置轨道,本方案对此不做要求。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逃生区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两个车站之间的所述运输管道包括至少一个逃生区;每个逃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运输管道、车辆;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运输管道中运行;两个车站之间的所述运输管道包括至少一个逃生区;每个逃生区两端设置有常开的封闭门,每个逃生区的运输管道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逃生门;/n若所述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所述车辆行驶至第一逃生区,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第一逃生区两端的封闭门关闭,并打开所述第一逃生区侧壁上设置的逃生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运输管道、车辆;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运输管道中运行;两个车站之间的所述运输管道包括至少一个逃生区;每个逃生区两端设置有常开的封闭门,每个逃生区的运输管道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逃生门;
若所述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所述车辆行驶至第一逃生区,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第一逃生区两端的封闭门关闭,并打开所述第一逃生区侧壁上设置的逃生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逃生区的运输管道上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用于在逃生区的逃生门关闭后,将所述逃生区的气压抽为运行要求的气压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逃生区的逃生门再次关闭,设置在所述第一逃生区的真空泵将所述第一逃生区的气压抽为运行要求的气压范围,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打开所述第一逃生区两端的封闭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管道还包括每个车站的缓冲区,每个车站的缓冲区靠近车站的一侧设置有端密封门,另一侧设置有常闭的密封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从车站启动运行时,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车站的端密封门打开;
在所述车辆进入所述车站的缓冲区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之刘宇王国静刘晋李颖华李凯莹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