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11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1:01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热服,包括:发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热体;穿戴部件,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穿戴部件上;开关,分别电连接于电源和所述发热体,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上,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装置的通路和断路;其中,在所述开关打开时,所述发热装置通过所述发热体发射热能,以加热所述穿戴部件。本申请实现了穿戴部件可发热,实现保暖功能。

Fever s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服
本申请涉及制造工业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热服。
技术介绍
传统的保暖服饰,一般通过加厚衣物的材料,达到保暖效果。穿戴较厚的衣物,增加了人的活动负担。轻薄舒适,是保暖服的主要发展方向。现有的保暖服,主要藉由发热材料产生热量,供给人体。以石墨烯发热服装为例,其发热材料石墨烯为膜状,保暖服不方便洗涤,不便于折叠,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服,用以实现可发热的穿戴部件。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热服,包括:发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热体;穿戴部件,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穿戴部件上;开关,分别电连接于电源和所述发热体,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上,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装置的通路和断路;其中,在所述开关打开时,所述发热装置通过所述发热体发射热能,以加热所述穿戴部件。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装置包括:第一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的衣领处。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的后领里,所述第一发热体的中心与后领口之间设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后领宽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3至0.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装置包括:第二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大身的前里。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热体的中心与所述大身前里上的颈侧点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大身衣长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7至0.9。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热体的中心与所述大身前里上的前止口之间设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大身前里的宽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4至0.7。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装置包括:第三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大身的后里。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发热体位于所述大身后里的竖中心线上。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发热体的中心与所述大身的后领口之间设有第四距离,所述第四距离与所述大身的后里的衣长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3至0.5。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装置上设置有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穿戴部件上设置有口袋,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口袋内。本申请提供的发热服,通过在穿戴部件上设置发热装置,并给发热装置配设开关,通过开关控制发热装置的通路和断路,当发热装置处于通路状态时,发热装置的发热片可以发射热能,以使所述穿戴部件被加热,进而实现可发热的穿戴部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热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热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热丝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热体的安装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后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发热服,110-穿戴部件,111-衣领,112-左衣襟的前里,113-右衣襟的前里,114-后里,120-开关,200-发热装置,211-第一衬层,212-发热丝,213-第二衬层,214-正极连接线,215-负极连接线,216-连接端口,220-第一发热体,230-第二发热体,230z-第一子发热体,230y-第二子发热体,240-第三发热体,250-充电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看图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热服100,包括:穿戴部件110,该穿戴部件110上设置有发热装置200。穿戴部件110上还设置有开关120。其中,开关120分别连接电源和发热装置200,开关120可以控制所述发热装置200的通路和断路;在所述开关120打开时,所述发热装置200发射热能,以加热所述穿戴部件110。于一实施例中,请参看图2及图3,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热装置200,包括:第一发热体220、第二发热体230和第三发热体240。第一发热体220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110的衣领111处。第二发热体230设置在在所述穿戴部件110大身的前里。第三发热体240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110大身的后里114。第一发热体220、第二发热体230和第三发热体240分别独立连接开关120,所述发热装置200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25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第一发热体220、第二发热体230和第三发热体240以及充电接口250的连接线,可以固定在穿戴部件110的对应位置。于一实施例中,充电接口250缝在左口袋内的防护袋中(即袋中袋设计)。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发热体230可以为多个,比如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子发热体230z和第二子发热体230y。于一实施例中,请参看图3,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热服100,所述第一发热体220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110的后领里,所述第一发热体220的中心与后领口之间设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后领宽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3至0.8。比如,假设穿戴部件110的后宽度为8.0cm。第一发热体220为片状长方体,尺寸为15.0cm*7.0cm。则第一发热体220长为15cm的底边可以平行于后领口居中设置,底边距离后领口的距离可以设置为2.0cm。当开关120控制第一发热体220通路时,可以为穿戴部件110的领部加热,进而,当用户穿上该发热服100时,可以为用户颈部提供热能,达到颈部保暖的效果。于一实施例中,请参看图3,第二发热体230可以为多个,比如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子发热体230z和第二子发热体230y。当穿戴部件110为开襟设置时,第一子发热体230z设置在穿戴部件110大身左衣襟的前里112,第二子发热体230y设置在穿戴部件110大身右衣襟的前里113。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热体230的中心与所述大身前里上的颈侧点d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大身衣长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7至0.9。所述第二发热体230的中心与所述大身前里上的前止口e之间设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大身前里的宽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4至0.7。于一实施例中,以如图3所示的第一子发热体230z的设置结构为例,即第一子发热体230z的中心与所述大身左衣襟的前里112上的颈侧点d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大身左衣襟的衣长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7至0.9。所述第一子发热体230z的中心与所述大身左衣襟的前里112上的前止口e之间设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大身左衣襟的前里112的宽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4至0.7。比如,左衣襟的衣长为58.0cm,大身左衣襟的前里112的宽度为23.0cm,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服,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热体;/n穿戴部件,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穿戴部件上;/n开关,分别电连接于电源和所述发热体,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上,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装置的通路和断路;/n其中,在所述开关打开时,所述发热装置通过所述发热体发射热能,以加热所述穿戴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热体;
穿戴部件,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穿戴部件上;
开关,分别电连接于电源和所述发热体,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上,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装置的通路和断路;
其中,在所述开关打开时,所述发热装置通过所述发热体发射热能,以加热所述穿戴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
第一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的衣领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的后领里,所述第一发热体的中心与后领口之间设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后领宽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3至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
第二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穿戴部件大身的前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体的中心与所述大身前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品池也谢芙蓉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乔治白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