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7988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酶标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中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包括酶免后处理外壳、电机壳和步进电机等,过电机工作,温育系统模块用于对放置在送样器内的酶标样板进行温育,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驱动,使主动转辊带动传送带位移,带动送样器依次移动至洗板装置、分液装置和酶标检测装置内进行洗板、分液和酶标检测,加样系统模块和真空洗板系统模块分别用于加样和对位于洗板装置内的酶标样板进行洗板,时钟单元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项检测工序的时间,排气系统模块、电源模块和低噪声微弱信号多级放大系统模块用于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的排气、供电及感应。

Automatic enzyme-free post-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酶标检测设备
,具体领域为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酶标抗体法,又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利用酶标记抗原或抗体以检测相应抗原或抗体的一种免疫学标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而相对应的抗体或抗原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体或抗原,酶标抗体或抗原既保留了免疫活性又可以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又保留了酶活性从而能够以酶为检测信号,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受检抗体或抗原的量成比例,故可根据颜色深浅来定性或定量分析。酶标抗体法具有灵敏性强,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大批量样本检测,是国际认可的标准化检测方法。随工业不断发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自动化仪器逐渐取代手工操作,检测效率得到提升,现有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主要是将温育、洗板、分液和酶标检测连为一体实现全自动检测,采用机械手来完成,共包括12个步骤,存在检测操作慢的缺点,为此提出一种采用直线传送至各个工作点的方式,同时结构简单的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包括酶免后处理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免后处理外壳(1)的下端设置有电机壳(2),所述电机壳(2)的内部安装有步进电机(3),所述步进电机(3)的输出端轴连接有主动转辊(4),所述主动转辊(4)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转辊(5),所述主动转辊(4)和所述从动转辊(5)之间设置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7)的一端,所述底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送样器(8),所述送样器(8)的内部设置有放样单元(9),所述传送带(6)的两侧且位于所述酶免后处理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支座(10),所述送样器(8)的一侧由近至远依次设置有洗板装置(11)、分液装...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酶免后处理系统,包括酶免后处理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免后处理外壳(1)的下端设置有电机壳(2),所述电机壳(2)的内部安装有步进电机(3),所述步进电机(3)的输出端轴连接有主动转辊(4),所述主动转辊(4)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转辊(5),所述主动转辊(4)和所述从动转辊(5)之间设置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7)的一端,所述底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送样器(8),所述送样器(8)的内部设置有放样单元(9),所述传送带(6)的两侧且位于所述酶免后处理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支座(10),所述送样器(8)的一侧由近至远依次设置有洗板装置(11)、分液装置(12)和酶标检测装置(13),所述洗板装置(11)、分液装置(12)和酶标检测装置(13)均位于所述支座(10)上,所述酶免后处理外壳(1)上设置有触摸控制屏幕。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石天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