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97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包括用于储存采集到的河道湖库底泥的采样筒和设置在采样筒的下端的多个长颈取样管,所述长颈取样管与采样筒连通,所述长颈取样管的轴线平行于采样筒的轴线,所述长颈取样管的直径小于采样管的直径,在所述采样筒的顶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端头,在所述密封端头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用以操作采样筒和长颈取样管的收放结构。该装置能够实现对河道或者湖库底泥的采样,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A new type of sediment sampling device for river lake reservo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道湖库底泥采样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底泥指水体沉积物。为了研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在底泥中的积累、分布、转化和迁移的规律,需要采集底泥样品。采样器调查湖库、河流等陆地水体底泥状况时,经常出现一些情况使得采集效果不够理想。现有技术中,部分采样器在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采样器在湖泊、河水内的下落过程中到处漂浮,自我平衡力度较差,使得采样器上的采样管无法与河道湖库底泥接触,从而采样失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包括用于储存采集到的河道湖库底泥的采样筒和设置在采样筒的下端的多个长颈取样管,所述长颈取样管与采样筒连通,所述长颈取样管的轴线平行于采样筒的轴线,所述长颈取样管的直径小于采样管的直径,在所述采样筒的顶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端头,在所述密封端头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用以操作采样筒和长颈取样管的收放结构。优选地,所述收放结构为连接到连接结构的绳索,在绳索的远离密封端头的一端设置有手握盘。优选地,所述收放结构为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连接结构螺纹连接,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把。优选地,在所述长颈取样管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取样头,在锥形取样头外壁还设有多个用于切割淤泥辅助下降的鱼鳍刃,多个所述鱼鳍刃相对于锥形取样头的中心线等角度地均匀设置。优选地,在所述长颈取样管内设置有单向转向瓣,所述单向转向瓣包括两端连接到长颈取样管内的连接轴以及两个可旋转地连接到连接轴上的半圆瓣,所述连接轴位于长颈取样管的一直径上,两个半圆瓣的直径等于或者略小于长颈取样管的直径,两个半圆瓣仅能在处于垂直于长颈取样管的中心线的平面的上方转动。优选地,在长颈取样管内且在两个半圆瓣的下方设置有限位环,当两个半圆瓣处于所述平面上时,两个半圆瓣刚好抵靠在限位环上。优选地,在所述采样筒的靠近底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采样筒在下落过程中倾斜的圆形盘,圆形盘的直径大于采样筒的高度,圆形盘的厚度小于采样筒的直径。优选地,在圆形盘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通水孔,滤水孔的直径上小下大。优选地,圆形盘底端边缘处还开有减少水流阻力的倒圆角。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技术能够实现对河道以及湖库底泥的采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在长颈取样管上设置有单向流动结构,通过单向流动结构能够使底泥只能沿着长颈取样管向着采样筒移动而不能回流,避免采集到的底泥回流到河道或者湖库中;3)在采样筒的底端设置有圆形盘,圆形盘能够起到稳定采样筒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的长颈取样管的下端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的长颈取样管局部结构的剖视图;图5和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的单向转向瓣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7,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包括用于储存采集到的河道湖库底泥的采样筒1和设置在采样筒1的下端的多个长颈取样管6,所述长颈取样管6与采样筒1连通,所述长颈取样管6的轴线平行于采样筒1的轴线,进而能够将进入到长颈取样管6中的底泥送入到采样筒1中。所述长颈取样管6的直径小于采样管1的直径,便于插入到底泥中。在每个采样筒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端头2,所述密封端头2用以将采样筒1的上端密封,并且通过螺纹连接也便于将密封端头2拆卸进而方便将采样筒1中的底泥倒出。并且在密封端头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结构3,所述连接结构3连接有收放结构,所述收放结构用以将所述采样装置放到河道或者湖库中。所述收放结构可以为连接到连接结构3的绳索15,在绳索15的远离密封端头2的一端设置有手握盘16,通过手握盘16和绳索15方便对采样筒1和长颈取样管6的操作。通过反复拉动绳索15能够将采样筒1和长颈取样管6向上移动,当向上移动到一定距离,再次松开绳索15,采样筒1和长颈取样管6再次向下运动,插入到底泥,即可以实现反复采样。在所述长颈取样管6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取样头9,通过锥形取样头9有助于长颈取样管6插入到底泥中。在锥形取样头9外壁还设有多个用于切割淤泥辅助下降的鱼鳍刃8,多个所述鱼鳍刃8相对于锥形取样头9的中心线等角度地均匀设置,鱼鳍刃8能够将被切割后淤泥从两个鱼鳍刃8形成的空隙间排出,进而辅助下降。在所述长颈取样管6内设置有单向转向瓣12,所述单向转向瓣12包括两端连接到长颈取样管6内的连接轴121以及两个可旋转地连接到连接轴121上的半圆瓣122,两个半圆瓣122的直径等于或者略小于长颈取样管6的直径,当两个半圆瓣122处于垂直于长颈取样管6的中心线的平面上时,两个半圆瓣122能够将长颈取样管6堵住。进一步,在长颈取样管6内且在两个半圆瓣122的下方设置有限位环123,当两个半圆瓣122处于所述平面上时,两个半圆瓣122刚好抵靠在限位环123上这样能够避免半圆瓣122向下旋转。同时,还可以在连接轴121上设置分别对应每个半圆瓣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始终具有使两个半圆瓣122处于所述平面上的趋势,这样当半圆瓣122不再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会自动抵靠在限位环123上将长颈取样管6封堵,进而能够保证进入到采样筒1中的样品不会从长颈取样管6的下端流出。在所述采样筒1的靠近底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采样筒1在下落过程中倾斜的圆形盘5,圆形盘5的直径大于采样筒1的高度,圆形盘5的厚度小于采样筒1的直径,这样能够尽可能保证采样筒1在下落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为了减小水对圆形盘5的阻力,在圆形盘5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通水孔4。优选地,滤水孔4的直径上小下大,当圆形盘5倾斜时,较低的一方向下的速度较大,水流穿过滤水孔4的速度就较快,滤水孔4产生的阻力就越大,也就是说较低的一方在倾斜的过程中水的阻力会增加,有助于保持圆形盘的稳定性。其中,圆形盘5底端边缘处还开有减少水流阻力的倒圆角,水流经过倒圆角处时,会相对平稳地从倒圆角处流过,进一步保证了圆形盘5的稳定性。在所述采样筒1的上端或者密封端头2设置有与内部腔体连通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采集到的河道湖库底泥的采样筒和设置在采样筒的下端的多个长颈取样管,所述长颈取样管与采样筒连通,所述长颈取样管的轴线平行于采样筒的轴线,所述长颈取样管的直径小于采样管的直径,在所述采样筒的顶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端头,在所述密封端头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用以操作采样筒和长颈取样管的收放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采集到的河道湖库底泥的采样筒和设置在采样筒的下端的多个长颈取样管,所述长颈取样管与采样筒连通,所述长颈取样管的轴线平行于采样筒的轴线,所述长颈取样管的直径小于采样管的直径,在所述采样筒的顶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端头,在所述密封端头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用以操作采样筒和长颈取样管的收放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结构为连接到连接结构的绳索,在绳索的远离密封端头的一端设置有手握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结构为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连接结构螺纹连接,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湖库底泥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颈取样管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取样头,在锥形取样头外壁还设有多个用于切割淤泥辅助下降的鱼鳍刃,多个所述鱼鳍刃相对于锥形取样头的中心线等角度地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能苏文幸郑文丽张政科邴永鑫易仲源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