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固定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92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灯具固定座结构,主要于座体的容腔内设有一夹固件的第一夹固部,该夹固件的第二夹固部位于座体的外部,该夹固件的第一夹固部设有一螺孔,容腔的腔底贯穿有一通孔,调整件的螺杆穿过该通孔与第一夹固部的螺孔相螺接。因此,当转动该调整件的螺杆时,可带动与调整件相螺接的夹固件向座体的容腔的腔底方向进给,从而缩小该夹固件的第二夹固部与座体的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以将隔板等物件稳固夹掣于该夹固件的第二夹固部与座体的第一端面之间,再将一灯具的灯杆纵向插设于该座体的上端的套筒中,即可将灯具安装固定于隔板等物件的上缘处,以提供阅读或文书作业等时所需的光源。

Fixture bas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具固定座结构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灯具固定座结构,尤指一种可便利将灯具安装固定于隔板等物件处的灯具固定座结构。
技术介绍
室内天花板装设的灯具与桌面距离较远,当开启天花板的灯具时,无法有充足光线照射到桌面处,以致使用者眼睛容易因光亮度不足,而感到疲惫或近视加深等问题,所以一般会于桌面处设置台灯等灯具,以提供阅读或文书作业等时所需的亮度。现有台灯等灯具主要设有一底座,以作为支撑灯具的重心,而为了提高支撑灯具的稳定性,该底座通常会形成相当大的面积,以致占据过多的桌面空间。于是,有商家在灯具底部组设一夹具,利用该夹具的上夹片与下夹片之间的夹掣力,以将灯具夹掣固定在桌板边缘;然而,该夹具的上夹片与下夹片之间可供夹持的幅度有限,所以仅适用夹持于桌板的边缘,而非随处可使用。另外,现有室内场所多数会利用隔板围设出多个区域,如果可以将夹具夹持于隔板处,除了可提供隔板区域内的使用者从事阅读或文书作业等时所需亮度外,还不会占据桌面空间,但是由于隔板的厚度大于桌板的厚度,所以现有灯具的夹具难以夹掣固定于隔板上,以致造成灯具固定的不便性。此外现有灯具的夹具的上夹片和下夹片的方位设置,仅适用于横向夹持于桌板边缘,而无法纵向夹持于竖直设立的隔板上,以致造成使用上的限制、不便性。因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现有灯具固定结构于实施使用中仍有上述缺失,通过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专利技术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便利将灯具安装固定于隔板等物件处的灯具固定座结构。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技术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如下灯具固定座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灯具固定座结构,包括一座体,所述座体形成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座体在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端面之间形成有一第三端面,所述第三端面连接有一套筒,所述套筒的中央设有一插槽,所述座体的内部设有一容腔,所述容腔的腔口形成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容腔的腔底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二端面位于同一侧;一夹固件,所述夹固件的相对两侧各成型有一第一夹固部及一第二夹固部,所述夹固件于所述第一夹固部及所述第二夹固部之间形成一夹持区间,所述第一夹固部设有一螺孔,所述夹固件的所述第一夹固部容置于所述座体的所述容腔中,所述第二夹固部位于所述容腔的外部,所述容腔的所述腔底设有一贯穿至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二端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夹固部的所述螺孔相对应,和一调整件,所述调整件包括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二端面的外侧,所述握持部与一螺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二端面的通孔与所述第一夹固部的所述螺孔相螺接。如上所述的灯具固定座结构,其中,所述夹固件的所述第二夹固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夹固部的长度。如上所述的灯具固定座结构,其中,所述夹固件的所述夹持区间位于所述第二夹固部的一面设置有一软垫。因此,当使用实施时,转动所述调整件的所述螺杆,带动相螺接的所述夹固件向所述座体的所述容腔的腔底方向进给,从而缩小所述夹固件的所述第二夹固部与所述座体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以将隔板等物件稳固夹掣于所述夹固件的所述第二夹固部与所述座体的一端面之间,再将一灯具的灯杆纵向插设于所述座体的上端的所述套筒中,即可将灯具安装固定于隔板等物件的上缘处,以提供阅读或文书作业等时所需的光源。由上述结构及实施方式可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灯具固定座结构可活动调节的夹持范围大,所以可适用于夹掣各种不同厚度的物件,因此,可以提高本技术使用的方便性。2.本技术的灯具固定座结构可以纵向夹掣于隔板等的上缘处,从而将灯具纵向安装于隔板处,以避免占据桌面的空间,而且可近距离提供照明,以便于使用者从事阅读或文书作业等时所需的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图。附图标号说明1、座体;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3、第三端面;14、套筒;141、插槽;15、容腔;16、通孔;2、夹固件;21、第一夹固部;211、螺孔;22、第二夹固部23、夹持区间;24、软垫;3、调整件;31、握持部;32、螺杆;4、隔板;5、灯具;51、灯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请一并参阅揭露的附图及标号,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灯具固定座结构,主要包括一座体1,该座体1形成相对的第一端面11及第二端面12,该座体1在该第一端面11及该第二端面12之间形成有一第三端面13,该第三端面13连接有一套筒14,该套筒14的中央设有一插槽141,该座体1的内部设有一容腔15,该容腔15的腔口形成于该座体1的该第一端面11,该容腔15的腔底与该座体1的该第二端面12位于同一侧;一夹固件2,该夹固件2的相对两侧各成型有一第一夹固部21及一第二夹固部22,该夹固件2于该第一夹固部21及该第二夹固部22之间形成一夹持区间23,该第二夹固部22的长度大于该第一夹固部21的长度,该夹持区间23位于该第二夹固部22的一面设置有一软垫24,该第一夹固部21设有一螺孔211,该夹固件2的该第一夹固部21容置于该座体1的该容腔15中,该第二夹固部22位于该容腔15的外部,该容腔15的该腔底设有一贯穿至该座体1的该第二端面12的通孔16,该通孔16与该第一夹固部21的该螺孔211相对应;和一调整件3,该调整件3包括一握持部31,该握持部31与一螺杆32的一端相连接,该螺杆32的另一端穿过该座体1的该第二端面12的通孔16与该第一夹固部21的该螺孔211相螺接。因此,当使用实施时,将该夹固件2的该夹持区间23夹设于一隔板4的上缘处,从而使该隔板4位于该座体1的该第一端面11及该夹固件2的该第二夹固部22之间,请一并参阅图4所示,使用者握持于该调整件3的该握持部31,并施力转动该调整件3,以使该调整件3的该螺杆32带动与其螺接的该夹固件2向该座体1的该容腔15的该腔底方向进给,从而缩小该夹固件2的该第二夹固部22与该座体1的该第一端面11之间的距离,进而使该隔板4稳固夹掣于该夹固件2的该第二夹固部22与该座体1的该第一端面11之间,请一并参阅图5所示,而后再将一灯具5的灯杆51纵向插设于该座体1的套筒14的插槽141中,即可使灯具5安装固定于隔板4的上缘,以提供阅读或文书作业等时所需的光源。由于本技术的灯具固定座结构,可供夹持隔板4的区间包括该夹固件2的该第二夹固部22与该座体1的该第一端面11之间的距离,而且该距离可活动调整,该距离最小时可以使该第二夹固部22与该座体1的该第一端面11相抵贴,而该距离最大时几乎可以是该夹固件2的该夹持区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具固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座体,所述座体形成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座体在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端面之间形成有一第三端面,所述第三端面连接有一套筒,所述套筒的中央设有一插槽,所述座体的内部设有一容腔,所述容腔的腔口形成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容腔的腔底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二端面位于同一侧;/n一夹固件,所述夹固件的相对两侧各成型有一第一夹固部及一第二夹固部,所述夹固件于所述第一夹固部及所述第二夹固部之间形成一夹持区间,所述第一夹固部设有一螺孔,所述夹固件的所述第一夹固部容置于所述座体的所述容腔中,所述第二夹固部位于所述容腔的外部,所述容腔的所述腔底设有一贯穿至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二端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夹固部的所述螺孔相对应;和/n一调整件,所述调整件包括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二端面的外侧,所述握持部与一螺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二端面的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夹固部的所述螺孔相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固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所述座体形成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座体在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端面之间形成有一第三端面,所述第三端面连接有一套筒,所述套筒的中央设有一插槽,所述座体的内部设有一容腔,所述容腔的腔口形成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容腔的腔底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二端面位于同一侧;
一夹固件,所述夹固件的相对两侧各成型有一第一夹固部及一第二夹固部,所述夹固件于所述第一夹固部及所述第二夹固部之间形成一夹持区间,所述第一夹固部设有一螺孔,所述夹固件的所述第一夹固部容置于所述座体的所述容腔中,所述第二夹固部位于所述容腔的外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宗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