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微组织区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组织培养及其在药物测试中的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3D组织培养越来越多地用于测试或筛选化合物的毒性、免疫原性或疗效。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使彼此连接的一系列不同或相似的3D组织培养物暴露于相同的测试化合物,以(i)调查化合物对不同组织之一具有的不同效应,并且(ii)能够考虑响应此类暴露,在不同组织之间的潜在通讯或串扰。这些装置有时被称为“芯片上的器官(organ-on-a-chip)”,甚至被称为“芯片上的生物”或“芯片上的机体”。最近,它们被概括为“微生理系统”。微生理系统将微流体技术与细胞/组织培养组合,并且能够以目的定义在最小生物学可接受规模下,在体外模拟人(或任何其它动物物种的)生物学。存在根据其公开的许多装置和方法,例如,微组织球状体可以在芯片内部形成,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流动下在其中进行培养。参见Ruppen等人(2015),Occhetta等人(2015),Kwapiszewska等人(2014),Jin等人(2011),Hsiao等人(2009),Torisawa等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组织区室装置,其包括区室结构(1),所述区室结构(1)具有:/n(i)上表面(2)以及与其基本上共面的下表面(3),和/n(ii)适合于容纳液体体积中的一种或多种微组织(5)的至少两个孔(4),每个孔具有/nc)具有给定直径的下部区段(4a),/nd)与其同轴地定向的具有扩大直径的上部区段(4b),和/n(iii)将至少两个孔彼此流体连接的至少一个导管(6),和/n(iv)布置在孔上方的至少一个空间(13),和/n其中至少一个孔在其上部区段具有溢流结构(9),所述溢流结构防止所述孔中包含的液体体积扩散或溢流到空间(1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07 GB 1710955.41.一种微组织区室装置,其包括区室结构(1),所述区室结构(1)具有:
(i)上表面(2)以及与其基本上共面的下表面(3),和
(ii)适合于容纳液体体积中的一种或多种微组织(5)的至少两个孔(4),每个孔具有
c)具有给定直径的下部区段(4a),
d)与其同轴地定向的具有扩大直径的上部区段(4b),和
(iii)将至少两个孔彼此流体连接的至少一个导管(6),和
(iv)布置在孔上方的至少一个空间(13),和
其中至少一个孔在其上部区段具有溢流结构(9),所述溢流结构防止所述孔中包含的液体体积扩散或溢流到空间(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通道(22),其将孔上方的至少一个空间连接到邻近孔上方的另一个空间或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具有上表面以及与其基本上共面的下表面的基部结构(7),所述基部结构可释放地或不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区室结构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导管(6)或在所述区室(1)结构中或在任选的基部结构(7)中提供。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导管基本上由通过两个侧壁限定的纵向沟槽组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孔的上部区段是基本上漏斗形的,其直径在向上的方向上延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孔具有基本上椭圆形或圆形的横截面。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孔的底部结构-或布置在所述区室结构中或在所述基部结构中-具有与所述孔同心布置的椭圆形或圆形凹坑(10)。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孔具有从区室结构的下表面(3)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唇状结构(11),所述唇状结构突出到导管内,并且以这种方式,使流过导管的液体以偏离由导管的纵轴所确定的方向的方向进入孔。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其中所述区室结构或所述基部结构包括借助于导管流体地连接到至少一个孔的至少一个储库(12)。
11.根据前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弗赖,S·比格尔,D·弗卢里,J·克尔姆,JY·金,
申请(专利权)人:银丝佛若有限公司,ETH苏黎世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