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和投影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00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2:22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提供紧凑的结构的光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源装置具有:光源,其射出激励光;第1波长转换部,其包含第1荧光体,将激励光转换为第1波段的第1荧光;第2波长转换部,其包含第2荧光体,将激励光转换为第2波段的第2荧光;反射部,其使在第2波长转换部内导光的第2荧光反射;以及导光部,其将从第2波长转换部射出的第2荧光引导至第1波长转换部。第1波长转换部的第1侧面和第2波长转换部的第2侧面相互对置,反射部设置在第2波长转换部的第4端面上,导光部具有与第2波长转换部的第3端面以及第1波长转换部的第2端面对置的反射面,第1荧光和第2荧光从第1波长转换部的第1端面射出。

Light sources and projec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技术介绍
作为投影仪中使用的光源装置,提出了利用对荧光体照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激励光时从荧光体发出的荧光的光源装置。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光源装置:其具有包含荧光体的平板状的波长转换部件和射出激励光的发光二极管(LED),使激励光从波长转换部件的多个面中的面积较大的面入射,从波长转换部件的面积较小的面射出转换光。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54203号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使来自LED的激励光入射到波长转换部件,由此,能够得到波长与从LED射出的光的波长不同的光。例如,在波长转换部件包含黄色荧光体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从LED射出的蓝色的激励光得到黄色光。在该结构中要得到明亮的光时,需要采用在提高激励光源的功率或增大波长转换部件的同时、增加激励光源的数量等手段。但是,当提高激励光源的功率时,来自激励光源的发热量增多,存在包含冷却系统的光源装置大型化的问题。此外,当激励光源的数量增加时,存在来自激励光源的全部射出光中的入射到波长转换部件的光的比例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具有:光源,其射出激励光;第1波长转换部,其包含第1荧光体,将所述激励光转换为具有与所述激励光的波段不同的第1波段的第1荧光;第2波长转换部,其包含第2荧光体,将所述激励光转换为具有与所述激励光的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第2荧光;以及导光部,其将从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射出的所述第2荧光引导至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具有相互对置的第1端面和第2端面、以及与所述第1端面以及所述第2端面交叉的第1侧面。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具有相互对置的第3端面和第4端面、以及与所述第3端面以及所述第4端面交叉的第2侧面。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2侧面相互对置,所述导光部具有与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3端面以及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2端面对置的反射面,所述第1荧光和所述第2荧光从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1端面射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可以具有反射部,该反射部设置在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4端面上,使在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内部进行导光的所述第2荧光反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导光部的反射面具有与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3端面对置的第1反射面和与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2端面对置的第2反射面,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内部发出的所述第2荧光从所述第3端面射出,在所述第1反射面反射,在所述第2反射面反射,从所述第2端面入射到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从所述第1端面射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导光部具有:第1棱镜,其具有所述第1反射面;第2棱镜,其具有所述第2反射面;以及玻璃块,其设置在所述第1棱镜与所述第2棱镜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也可以还具有第3波长转换部,该第3波长转换部包含第3荧光体,射出具有与所述第1波段和所述第2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荧光,也可以是,所述第3波长转换部具有相互对置的第5端面和第6端面、以及与所述第5端面以及所述第6端面交叉的第5侧面,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3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5侧面相互对置,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2侧面和所述第3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5侧面相互对置,所述导光部具有:第1导光部,其具有所述第1反射面和与所述第3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6端面对置的第3反射面;以及第2导光部,其具有所述第2反射面和与所述第3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5端面对置的第4反射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光源包含射出第1激励光的第1发光元件和射出第2激励光的第2发光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具有与所述第1端面以及所述第2端面交叉的第3侧面,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具有与所述第3端面以及所述第4端面交叉的第4侧面,也可以是,所述第1激励光从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3侧面入射到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所述第2激励光从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4侧面入射到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光源具有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3侧面和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4侧面对置设置,射出所述第1激励光和所述第2激励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激励光的波段和所述第2激励光的波段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波段和所述第2波段是相同的波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波段和所述第2波段是不同的波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波段是蓝色波段,所述第2波段是黄色波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波段是绿色波段,所述第2波段是红色波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波段是蓝色波段,所述第2波段是红色波段,所述第3波段是绿色波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可以还具有角度转换元件,该角度转换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光射出侧,具有光入射端面和光射出端面,使所述光射出端面中的扩散角比所述光入射端面中的扩散角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进行调制;以及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5是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图。图6是第3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7是第4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8是第1变形例的导光部的概略结构图。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导光部的问题点的图。图10是第2变形例的导光部的概略结构图。标号说明1、11:投影仪;2、22、23、24:光源装置;4B、4G、4R:光调制装置;6:投射光学装置;35、36、37、38:光源;42、46、67:导光部;43:第1棱镜反射镜(第1导光部);43f1、55f1:第1反射面;44:第2棱镜反射镜(第2导光部);44f2、55f2:第2反射面;46f、55f:反射面;51、71:第1波长转换棒(第1波长转换部);51a、71a:第1端面;51b、71b:第2端面;52、72:第2波长转换棒(第2波长转换部);52a、72a:第3端面;52b、72b:第4端面;53、73:第3波长转换棒(第3波长转换部);53a、73a:第5端面;53b、73b:第6端面;54:反射镜(反射部);55:棱镜反射镜(导光部);61:LED;63、81:第1LED(第1发光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装置,其具有:/n光源,其射出激励光;/n第1波长转换部,其包含第1荧光体,将所述激励光转换为具有与所述激励光的波段不同的第1波段的第1荧光;/n第2波长转换部,其包含第2荧光体,将所述激励光转换为具有与所述激励光的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第2荧光;以及/n导光部,其将从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射出的所述第2荧光引导至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n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具有相互对置的第1端面和第2端面、以及与所述第1端面以及所述第2端面交叉的第1侧面,/n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具有相互对置的第3端面和第4端面、以及与所述第3端面以及所述第4端面交叉的第2侧面,/n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2侧面相互对置,/n所述导光部具有与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3端面以及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2端面对置的反射面,/n所述第1荧光和所述第2荧光从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1端面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7 JP 2018-158364;20181210 JP 2018-2309161.一种光源装置,其具有:
光源,其射出激励光;
第1波长转换部,其包含第1荧光体,将所述激励光转换为具有与所述激励光的波段不同的第1波段的第1荧光;
第2波长转换部,其包含第2荧光体,将所述激励光转换为具有与所述激励光的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第2荧光;以及
导光部,其将从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射出的所述第2荧光引导至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
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具有相互对置的第1端面和第2端面、以及与所述第1端面以及所述第2端面交叉的第1侧面,
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具有相互对置的第3端面和第4端面、以及与所述第3端面以及所述第4端面交叉的第2侧面,
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2侧面相互对置,
所述导光部具有与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3端面以及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2端面对置的反射面,
所述第1荧光和所述第2荧光从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1端面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装置还具有反射部,该反射部设置在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4端面上,使在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内部进行导光的所述第2荧光反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导光部的反射面具有与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3端面对置的第1反射面和与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2端面对置的第2反射面,
所述第2波长转换部的内部发出的所述第2荧光从所述第3端面射出,在所述第1反射面反射,在所述第2反射面反射,从所述第2端面入射到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从所述第1端面射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导光部具有:
第1棱镜,其具有所述第1反射面;
第2棱镜,其具有所述第2反射面;以及
玻璃块,其设置在所述第1棱镜与所述第2棱镜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装置还具有第3波长转换部,该第3波长转换部包含第3荧光体,射出具有与所述第1波段以及所述第2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荧光,
所述第3波长转换部具有相互对置的第5端面和第6端面、以及与所述第5端面以及所述第6端面交叉的第5侧面,
所述第1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3波长转换部的所述第5侧面相互对置,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田秀文铃木淳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