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6820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及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和双排脚手架,所述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包括预埋螺栓套、螺杆和定型化连墙件,所述预埋螺栓套在靠近双排脚手架一侧设有螺杆,所述螺杆通过定型化连墙件固定连接于双排脚手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和双排脚手架配合,解决了钢管连墙件预埋的钢管和部分扣件无法再利用问题,实现了只与建筑物主体结构外侧连接,均不需穿越墙体,外墙的砌筑、粉刷、贴外墙砖等工序都能一步到位,渗水漏水等质量隐患现象大大减少。

A new type of fix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de wall connecting parts of beams with turnover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建筑市场飞速发展,高层民用建筑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开发越来越普及。目前,我国高层民用建筑外脚手架搭设仍然采用传统悬挑脚手架,该系统安装传统做法缺点明显。一是民用建筑造型越来越复杂,传统脚手架为悬挑脚手架及落地脚手架,脚手架连墙件布点数量较多。二是脚手架连墙件数量多,影响上一层的现浇楼盖支模、建筑垃圾及清理二次结构施工。连墙件穿越墙体,连墙件拆除后需要补砌墙洞、补粉刷等装饰。拆除传统悬挑脚手架后遗留的外墙洞口,影响外墙的砌筑、粉刷、贴外墙砖等工序。施工效率低,工期耽误。三是传统做法钢管连墙件预埋的钢管和部分扣件无法再利用,成本高;拆卸麻烦,需封堵洞口,有严重的渗水隐患,拆除时常用气割,不利于防火;且上下调解受限,影响围护体系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及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包括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和双排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包括预埋螺栓套、螺杆和定型化连墙件,所述预埋螺栓套在建筑主体结构外梁混凝土浇筑前与梁钢筋固定连接,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后固定于建筑主体结构外侧,所述预埋螺栓套在靠近双排脚手架一侧设有螺杆,所述螺杆通过定型化连墙件固定连接于双排脚手架。优选的,所述预埋螺栓套包括预埋塑胶套和高强螺母,高强螺母内置于预埋塑胶套内。优选的,所述定型化连墙件包括钢管、空心环状钢片和高强螺母,所述钢管靠近所述预埋螺栓套的一端与所述高强螺母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高强螺杆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空心环状钢片与所述高强螺母同轴焊接固定,且所述空心环状钢片内径为所述高强螺母内径的1.2倍。优选的,所述钢管直径为所述空心环状钢片厚度为3~6mm,所述空心环状钢片与所述钢管一端同轴满焊封头,使所述高强螺母置于所述钢管内侧,且焊缝高度为5~8mm。优选的,所述高强螺母规格为8.8级M16方形高强螺栓螺母。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步骤1:在楼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按施工方案中的埋件布置图和梁安装详图的要求加工预埋螺栓套。步骤2:楼层N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埋设预埋栓套和临时T型固定螺栓,预埋件埋设时将锚爪绑扎固定于框架梁钢筋骨架上;步骤3:楼层N层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等级,卸下所述步骤2中临时T型固定螺栓,将所述高强螺杆固定连接所述预埋螺栓套,且所述高强螺杆拧紧后突出建筑物主体结构外侧100mm;步骤4:将定型化连墙件与所述步骤3中高强螺杆固定连接,定型化连墙件钢管通过直角铸铁扣件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连接,所述直角铸铁扣件螺栓的扭矩值为40~65N·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和双排脚手架配合,解决了钢管连墙件预埋的钢管和部分扣件无法再利用问题,实现了只与建筑物主体结构外侧连接,均不需穿越墙体,外墙的砌筑、粉刷、贴外墙砖等工序都能一步到位,渗水漏水等质量隐患现象大大减少。2、该装置的钢管耗材少,安装和拆除方便快捷,降低火灾和渗水隐患周转材料可重复使用率高,且材料、杆件均为定制出厂,轻量化操作。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效果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A向局部放大图其中,1、预埋螺栓套,2、螺杆,3、定型化连墙件,4、墙体,5、双排脚手架,6、钢管,7、空心环状钢片,8、高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包括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和双排脚手架5,所述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包括预埋螺栓套1、螺杆2和定型化连墙件3,所述预埋螺栓套1在建筑主体结构外梁混凝土浇筑前与梁钢筋固定连接,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后固定于建筑主体结构外侧,所述预埋螺栓套1在靠近双排脚手架一侧设有螺杆2,所述螺杆2通过定型化连墙件3固定连接于双排脚手架5。其中:所述预埋螺栓套1包括预埋塑胶套和高强螺母8,高强螺母8内置于预埋塑胶套内;所述定型化连墙件3包括钢管6、空心环状钢片7和高强螺母8,所述钢管6靠近所述预埋螺栓套1的一端与所述高强螺母8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高强螺杆2螺纹连接;所述空心环状钢片7与所述高强螺母8同轴焊接固定,且所述空心环状钢片7内径为所述高强螺母8内径的1.2倍;所述钢管6直径为所述空心环状钢片7厚度为3mm,所述空心环状钢片7与所述钢管6一端同轴满焊封头,使所述高强螺母8置于所述钢管内侧,且焊缝高度为5mm;所述高强螺母8规格为8.8级M16方形高强螺栓螺母。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步骤1:在楼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按施工方案中的埋件布置图和梁安装详图的要求加工预埋螺栓套1。步骤2:楼层N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埋设预埋栓套1和临时T型固定螺栓,预埋件埋设时将锚爪绑扎固定于框架梁钢筋骨架上;步骤3:楼层N层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等级,卸下所述步骤2中临时T型固定螺栓,将所述高强螺杆2固定连接所述预埋螺栓套(1),且所述高强螺杆2拧紧后突出建筑物主体结构外侧100mm;步骤4:将定型化连墙件3与所述步骤3中高强螺杆2固定连接,定型化连墙件3钢管通过直角铸铁扣件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连接,所述直角铸铁扣件螺栓的扭矩值为40N·m。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使用的钢管耗材少,安装和拆除方便快捷,降低火灾和渗水隐患周转材料可重复使用率高,且材料、杆件均为定制出厂,轻量化操作,只与建筑物主体结构外侧连接,均不需穿越墙体,外墙的砌筑、粉刷、贴外墙砖等工序都能一步到位,渗水漏水等质量隐患现象大大减少。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包括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和双排脚手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包括预埋螺栓套(1)、螺杆(2)和定型化连墙件(3),所述预埋螺栓套(1)在建筑主体结构外梁混凝土浇筑前与梁钢筋固定连接,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后固定于建筑主体结构外侧,所述预埋螺栓套(1)在靠近双排脚手架一侧设有螺杆(2),所述螺杆(2)通过定型化连墙件(3)固定连接于双排脚手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包括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和双排脚手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侧预埋螺栓定型化连墙件包括预埋螺栓套(1)、螺杆(2)和定型化连墙件(3),所述预埋螺栓套(1)在建筑主体结构外梁混凝土浇筑前与梁钢筋固定连接,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后固定于建筑主体结构外侧,所述预埋螺栓套(1)在靠近双排脚手架一侧设有螺杆(2),所述螺杆(2)通过定型化连墙件(3)固定连接于双排脚手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螺栓套(1)包括预埋塑胶套和高强螺母(8),所述高强螺母(8)内置于预埋塑胶套内。


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化连墙件(3)包括钢管(6)、空心环状钢片(7)和高强螺母(8),所述钢管(6)靠近所述预埋螺栓套(1)的一端与所述高强螺母(8)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高强螺杆(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周转工具式梁侧连墙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环状钢片(7)与所述高强螺母(8)同轴焊接固定,且所述空心环状钢片(7)内径为所述高强螺母(8)内径的1.2倍。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刘忠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