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脚手架预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480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脚手架预埋环;解决现有固定钢筋套箍的材料不能循环使用以及使用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模板、钢板及成孔用圆钢,模板和钢板上均设有对称的两个圆孔,所述圆孔用于使成孔用圆钢穿过;所述成孔用圆钢的一端为上粗下细的锥形头,另一端设置有丝扣,模板通过其上的两个圆孔套置在两个所述的成孔用圆钢上并靠近锥形头的一端,钢板通过其上的两个圆孔套置在两个成孔用圆钢上并压在所述模板上,并通过螺母旋在丝扣上将钢板固定;本装置提前预制,并拆除方便,不会对混凝土楼板造成破坏,感观质量效果好,且预埋环可以循环周转使用。

A reusable embedded ring of scaff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脚手架预埋环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悬挑脚手架工字钢预埋件,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脚手架预埋环。
技术介绍
建造高层建筑物时,需在相应的楼层混凝土中预埋圆钢弯成的几字架,然后工字钢的一端插入几字架内被固定,工字钢的另一端伸出建筑物外墙面作为支撑外脚手架用,目前固定几字架的方式都是将圆钢制成的几字架预埋在楼板的混凝土中,然后工字钢的一端插入几字架内,这种传统几字架存在以下缺陷:采用预埋方式或着打穿楼板或者预埋PVC管再固定钢筋套箍并采用角铁垫片用双螺母固定与楼板进行有效连接作为工字钢的临时固定措施。悬挑工字钢预埋件的传统工艺存在以下的缺陷:1、预埋件必须位于混凝土楼板的下层钢筋下部,预埋件如果不用垫块垫起,后期拆模后楼板容易返锈,如果用垫块垫起,该部位钢筋保护层过大;2、临时固定的钢筋套箍不能周转使用,一次性报废,后期装修时必须割掉,浪费很大;3、穿楼板固定两道套箍如果采用后期打穿楼板方式,施工时对楼板破坏较大,且费时费工;4、如果采用预埋PVC套管方式,楼板混凝土底表面容易不平整或损坏,影响整体强度及观感质量,且PVC套管留下的的孔洞不易封堵严密,可能造成后期渗水隐患;增加修补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脚手架预埋环;解决现有固定钢筋套箍的材料不能循环使用以及使用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脚手架预埋环,包括模板、钢板及成孔用圆钢,所述模板和钢板上均设有对称的两个圆孔,所述两个圆孔的间距为所要固定工字钢的距离,所述圆孔用于使成孔用圆钢穿过;所述成孔用圆钢的一端为上粗下细的锥形头,另一端设置有丝扣,所述模板通过其上的两个圆孔套置在两个所述的成孔用圆钢上并靠近锥形头的一端,所述钢板通过其上的两个圆孔套置在所述的两个成孔用圆钢上并压在所述模板上,并通过螺母旋在所述丝扣上将钢板固定。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锥形头的长度大于现浇混凝土板面的厚度8-12cm。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对称的两个圆孔的间距为预埋工字钢的间距。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圆孔的孔径与成孔用圆钢的直径相同,用于将成孔用圆钢插入圆孔并与圆孔紧密贴合。本技术所述的预埋环主要用于成孔,成孔之后再使用圆形吊环穿过所成孔中将工字钢固定,将浇铸结束后,拆除圆形吊环后使用干硬性混凝土对所成的孔进行封堵。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本装置模板下的钢板可以将锥形的成孔用圆钢提前定位,提前预制,不会对工期和其他专业施工产生影响。2、预留成孔的模板与钢板与锥形的成孔用圆钢紧密贴合,不易漏浆,不影响楼板底等构件的外观质量。3、预留的圆孔使用完成后,可以使用干硬性混凝土进行封堵,并且封堵方便快捷。4、本装置拆除方便,成孔用圆钢与模板一并拆除,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不会对模板进行损坏,待脚手架拆除后,对混凝土楼板几乎没有破坏,加快了施工速度。5、采用本工法施工后,节约了后期待拆除模板后固定穿楼板套箍的施工工期。在外脚手架预埋件拆除施工完毕后,预埋件及吊环等均可以循环周转使用,同时对混凝土楼板破坏也较小,混凝土感观质量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预埋环安装于混凝土楼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拆除本技术所述的预埋环后固定工字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模板,2为钢板,3为成孔用圆钢,4为工字钢,5为丝扣,6为锥形头,7为混凝土板面,8为螺母,9为圆形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如图1所示,是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脚手架预埋环,包括模板1、钢板2及成孔用圆钢3,钢板2采用尺寸为22cm×5cm的3mm厚钢板,总模板被切割300*300mm的模板1,本装置所述的预埋环就设置在300*300mm模板1上,模板下方垫钢板2,钢板2和模板1设置有对称的两个直径为25mm的圆孔,所述两个圆孔的孔间距为15mm,成孔用圆钢3总长度370mm,成孔用圆钢3具有两部分结构,一部分是上部成上粗下细的锥形头6,下部是具有丝扣5的结构,锥形头6的顶端横截面直径为25mm,底部横截面直径为22mm,丝扣5长度为5cm,使成孔用圆钢3能够穿透钢板2及模板1,丝扣5的下口穿透模板1并超出模板1底部的钢板2,锥形头6的上口超过混凝土板面7的长度为10mm,钢板2下方的丝扣5通过螺母8固定,使钢板2位置固定,可使位置准确,不易偏位,以致模板1不会松动,所述两个预埋环的间距为200mm,浇筑混凝土时不会造成漏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终凝,上部敲击锥形头6可使预埋环脱落,可与模板1一并拆除,节省人工,不损坏模板1,以形成固定工字钢4的锥形的预留孔,如图2所示,之后再采用两道穿楼板Φ20圆钢吊环9,从所述形成的锥形的预留孔内穿过,锥形预留孔孔经上口为Φ25,下口为Φ22,Φ20圆钢吊环9可以穿过,双螺母固定。当拆除圆钢吊环9后,留下的圆孔使用干硬性混凝土进行封堵即可。且上述300*300的模板1、220*50mm的钢板2、成孔用圆钢3可重复使用,一层打好孔后,直接换到楼上安装即可。对照与常规做法,按1000个每批次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本装置按5次循环计,可节约成本45000元,结果如下:采用本预埋环施工后,节约了后期待拆除模板后固定穿楼板套箍的施工工期。该工程外脚手架施工时,采用本预埋环施工,待脚手架拆除后,对混凝土楼板几乎没有破坏,加快了施工速度。在外脚手架预埋件拆除施工完毕后,预埋环及吊环等均可以循环周转使用,同时对混凝土楼板破坏也较小,混凝土感观质量效果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脚手架预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钢板及成孔用圆钢,所述模板和钢板上均设有对称的两个圆孔,所述两个圆孔的间距为所要固定工字钢的距离,所述圆孔用于使成孔用圆钢穿过;所述成孔用圆钢的一端为上粗下细的锥形头,另一端设置有丝扣,所述模板通过其上的两个圆孔套置在两个所述的成孔用圆钢上并靠近锥形头的一端,所述钢板通过其上的两个圆孔套置在所述的两个成孔用圆钢上并压在所述模板上,并通过螺母旋在所述丝扣上将钢板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脚手架预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钢板及成孔用圆钢,所述模板和钢板上均设有对称的两个圆孔,所述两个圆孔的间距为所要固定工字钢的距离,所述圆孔用于使成孔用圆钢穿过;所述成孔用圆钢的一端为上粗下细的锥形头,另一端设置有丝扣,所述模板通过其上的两个圆孔套置在两个所述的成孔用圆钢上并靠近锥形头的一端,所述钢板通过其上的两个圆孔套置在所述的两个成孔用圆钢上并压在所述模板上,并通过螺母旋在所述丝扣上将钢板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邓海范小刚何浩唐韶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