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动筒分解装配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65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作动筒分解装配型架,属于航空装备技术领域。所述型架包括支架、导向杆、横梁、托架组件、滑轮组件、滑轮、绞轴组件、绞轴支架、作动筒固定接头、钢索、钢索松紧调节组件、钢索固定接头。所述型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维护;更重要的是,用惯了后能够积累一定经验,装配作动筒时就会有手感,能感觉到胶圈是否切坏,有助于保证产品修理质量。

A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type frame of actu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动筒分解装配型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装备
,涉及一种作动筒分解装配型架,主要是针对活塞杆移动摩擦力大的作动筒。
技术介绍
飞机上使用了大量的作动筒,用于收放起落架、操纵飞机舵面等。有些作动筒活塞截面直径较大,或者是活塞杆上密封胶圈数量多,导致活塞杆移动摩擦力很大(个别作动筒活塞杆移动力达到100kgf),常人不能将活塞杆拔出或者推进筒子里。因此,分解或者装配这种摩擦力大的作动筒,必须借助器械推拉移动活塞杆,才能将活塞杆拔出或推进筒子内。据考察,目前各修理工厂使用的器械多为液压式的。就是借助器械上的作动筒的液压力推拉被分解或装配的作动筒活塞杆。借助液压力驱动省人力,但是没有手感、不易控制,在分解时可以使用,装配时,切坏胶圈会感觉不到,对装配质量会有一定影响,控制不当还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另外,液压系统容易产生漏油现象,不方便维护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动筒分解装配型架,所述型架使作动筒活塞杆的摩擦力减少到不足原来的1/20,活塞杆移动变得轻松自如,一个人单手轻松操作,而且安全可靠,不会对作动筒和人员造成伤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作动筒分解装配型架,所述型架包括支架、导向杆、横梁、托架组件、滑轮组件、滑轮、绞轴组件、绞轴支架、作动筒固定接头、钢索、钢索松紧调节组件、钢索固定接头;支架有2件,分别为支架Ⅰ和支架Ⅱ,均呈中间窄、上下宽的漏斗形,支架上设计有长方孔、螺纹孔、圆孔和减重孔;导向杆共有4根,每根导向杆是两端带有螺纹、中间光滑的钢棒;横梁共1件,上面有螺纹孔、圆孔、沟槽、减重孔及方孔;托架组件共有3组,每件包括托架、V形件和调节螺栓;滑轮组件有3组,包括滑轮、滑轮支架;绞轴组件共1组,包括绞轴和手柄;绞轴支架由两块钢板拼成一个倒梯形,上面焊有两个装有轴承的耳片;作动筒固定接头有2件,一件是耳环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另一件是叉耳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钢索松紧调节组件包括两头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桩、耳环螺栓和两端内螺纹旋向相反的螺套;其连接关系如下:两个支架分置型架两端,四根导向杆两端固定在支架上,组成了型架的承力结构;一个可以沿导向杆滑动的横梁和三个可以沿导向杆移动的托架依次被串装在导向杆上;靠近横梁一端的支架Ⅰ内侧上面位置和中间位置各安装一组滑轮组,另一端支架Ⅱ外侧中间位置安装一组滑轮组;绞轴支架固定在支架Ⅱ外侧上部,绞轴组件安装在绞轴支架上;耳环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固定在横梁上,朝向支架Ⅱ;叉耳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固定在支架Ⅱ的内侧;在横梁上还安装有三个滑轮;钢索固定接头Ⅱ安装在支架Ⅰ的内侧;钢索松紧调节组件的一端固定在支架Ⅱ的内侧;钢索一端固定在钢索固定接头上,中间依次经过滑轮Ⅵ、滑轮Ⅰ、滑轮Ⅲ、滑轮Ⅱ,然后缠绕在绞轴上,离开绞轴后,再依次经过滑轮Ⅴ、滑轮Ⅳ,最后固定在钢索松紧调节组件的耳环螺栓上。这样就由钢索、滑轮以及绞轴组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减力机构。除滑轮和钢索外,其余组件材料均为钢;两个作动筒固定接头和三个托架组件要在一条直线上。工作原理分解作动筒时,将作动筒放在托架组件Ⅱ和托架组件Ⅲ上,筒子一端朝向叉耳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调节托架组件的调节螺栓,作动筒高度调节合适后,将作动筒的筒子一端连接在叉耳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上,活塞杆一端连接在耳环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上。逆时针转动绞轴组件的手柄,横梁在钢索的拉动下向一个方向移动,两个作动筒固定接头距离变远,活塞杆被拔出作动筒的筒子。调节托架组件Ⅰ到合适的高度,保证活塞杆离开作动筒时能正好掉到托架组件Ⅰ上。安装作动筒时,将作动筒的筒子连接在叉形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上,活塞杆连接在耳环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上,调节三个托架组件到合适的高度,让活塞杆对准筒子,顺时针转动绞轴组件的手柄,横梁在钢索的拉动下移动,两个作动筒固定接头距离缩短,将活塞杆推进作动筒的筒子内。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没有液压系统助力,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可以通过手感知道活塞杆上的胶圈是否被剪切坏。(2)本专利技术,没有采用液压系统,通过绞轴、钢索、动定滑轮等的传动,避免了液压油的跑冒滴漏,维护使用方便。(3)本专利技术,没有采用液压系统助力,而是通过绞轴、钢索、动定滑轮等的传动,把人手的作用力放大20倍,操作安全可靠,不会对产品和人造成伤害。(4)本专利技术所述作动筒分解装配型架,使作动筒活塞杆的移动变得轻松、便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个人就能很方便、安全地完成作动筒的分解、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作动筒分解装配型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横梁上各零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托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滑轮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钢索松紧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绞轴支架结构示意图;图7为绞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钢索固定接头示意图;图中,1—支架Ⅰ、2—滑轮支架、3—滑轮Ⅰ、4—钢索、5—导向杆、6—横梁、7—托架Ⅰ、8—托架Ⅱ、9—托架Ⅲ、10—支架Ⅱ、11—滑轮Ⅱ、12—滑轮Ⅲ、13—支架Ⅲ、14—滑轮Ⅳ、15—调节螺杆、16—V形件、17—耳环螺栓、18—螺套、19—双头螺桩、20—绞轴支架、21—绞轴、22—绞轴手柄、23—叉耳螺栓型作动筒接头、24—耳环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25—滑轮Ⅴ、26—滑轮Ⅵ、27—钢索固定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详述本专利技术,但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作动筒分解装配型架,所述型架包括两个支架、导向杆5和导向杆28、横梁组件、托架组件、滑轮组件、滑轮、绞轴组件、绞轴支架20、作动筒固定接头、钢索4、钢索松紧调节组件、钢索固定接头27;两个支架分别为支架Ⅰ1和支架Ⅱ10,均呈中间窄、上下宽的漏斗形,上面设计有长方孔、螺纹孔、圆孔和减重孔;导向杆5和导向杆28各有2根,均为两端带有螺纹、中间光滑的钢棒;横梁组件包括有横梁6、支架Ⅲ13、滑轮Ⅳ14、耳环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24、滑轮Ⅴ25、滑轮Ⅵ26,横梁6上面有螺纹孔、圆孔、沟槽、减重孔及方孔,支架Ⅲ13有减重槽、固定孔,如图2所示;托架组件共有3组,包括托架7、V形件16和调节螺栓15,如图3所示;滑轮组件共有3组,包括滑轮支架2、滑轮3,如图4所示;钢索松紧调节组件包括耳环螺栓17、螺套18和双头螺桩19,螺套18两端内螺纹旋向相反,螺桩19两头外螺纹旋向相反,如图5所示;绞轴支架20由两块钢板拼成一个倒梯形,上面焊有两个装有轴承的耳片,还有通过钢索的长方孔,如图6所示;绞轴组件共1组,包括绞轴21和手柄22,绞轴21上有缠绕钢索的螺旋槽;钢索固定接头27为耳环螺栓型,如图8所示;作动筒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动筒分解装配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架包括两个支架、导向杆(5)和导向杆(28)、横梁组件、托架组件、滑轮组件、滑轮、绞轴组件、绞轴支架(20)、作动筒固定接头、钢索(4)、钢索松紧调节组件、钢索固定接头(27);/n两个支架分别为支架Ⅰ(1)和支架Ⅱ(10),均呈中间窄、上下宽的漏斗形,上面设计有长方孔、螺纹孔、圆孔和减重孔;/n导向杆(5)和导向杆(28)各有2根,均为两端带有螺纹、中间光滑的钢棒;/n横梁组件包括有横梁(6)、支架Ⅲ(13)、滑轮Ⅳ(14)、耳环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24)、滑轮Ⅴ(25)、滑轮Ⅵ(26),横梁(6)上面有螺纹孔、圆孔、沟槽、减重孔及方孔,支架Ⅲ(13)有减重槽、固定孔,如图2所示;/n托架组件共有3组,包括托架(7)、V形件(16)和调节螺栓(15),如图3所示;/n滑轮组件共有3组,包括滑轮支架(2)、滑轮(3),如图4所示;/n钢索松紧调节组件包括耳环螺栓(17)、螺套(18)和双头螺桩(19),螺套(18)两端内螺纹旋向相反,螺桩(19)两头外螺纹旋向相反,如图5所示;/n绞轴支架(20)由两块钢板拼成一个倒梯形,上面焊有两个装有轴承的耳片,还有通过钢索的长方孔,如图6所示;/n绞轴组件共1组,包括绞轴(21)和手柄(22),绞轴(21)上有缠绕钢索的螺旋槽;/n钢索固定接头(27)为耳环螺栓型,如图8所示;/n作动筒固定接头有2件,分别为叉耳螺栓型作动筒接头(23)和耳环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24)。/n其连接关系如下:/n支架Ⅰ(1)和支架Ⅱ(10)分置型架两端,导向杆(5)和导向杆(28)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Ⅰ(1)和支架Ⅱ(10)上,组成了型架的承力结构;/n一个可以沿导向杆(5)和导向杆(28)滑动的横梁(6)和三个可以沿导向杆(5)和导向杆(28)移动的托架Ⅰ(7)、托架Ⅱ(8)、托架Ⅲ(9)依次被串装在导向杆(5)和导向杆(28)上;/nV形件(16)通过调节螺栓(15)安装在托架Ⅰ(7)、托架Ⅱ(8)和托架Ⅲ(9)上;/n靠近横梁(6)一端的支架Ⅰ(1)内侧上面位置安装滑轮(3),中间位置安装滑轮(12),另一端支架Ⅱ(10)外侧中间位置安装滑轮(11);/n绞轴支架(20)固定在支架Ⅱ(10)外侧上部,绞轴(21)安装在绞轴支架(20)上;/n耳环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24)固定在横梁(6)上,朝向支架Ⅱ(10);/n叉耳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23)固定在支架Ⅱ(10)的内侧;/n在横梁(6)上安装有滑轮(14)、滑轮(25)和滑轮(26),滑轮(14)、滑轮(25)和滑轮(26)分居横梁(6)两侧;/n钢索固定接头Ⅱ(27)安装在支架Ⅰ(1)的内侧;/n钢索松紧调节组件上的双头螺桩(19)固定在支架Ⅱ(10)的内侧;/n钢索(4)一端固定在钢索固定接头(27)上,中间依次经过滑轮Ⅵ(26)、滑轮Ⅰ(3)、滑轮Ⅲ(12)、滑轮Ⅱ(11),然后缠绕在绞轴上,离开绞轴后,再依次经过滑轮Ⅴ(25)、滑轮Ⅳ(14),最后固定在钢索松紧调节组件的耳环螺栓(17)上。这样就由钢索、滑轮以及绞轴组成了一个减力机构。/n除滑轮和钢索外,其余组件材料均为钢;/n两个作动筒固定接头和三个托架组件要在一条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动筒分解装配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架包括两个支架、导向杆(5)和导向杆(28)、横梁组件、托架组件、滑轮组件、滑轮、绞轴组件、绞轴支架(20)、作动筒固定接头、钢索(4)、钢索松紧调节组件、钢索固定接头(27);
两个支架分别为支架Ⅰ(1)和支架Ⅱ(10),均呈中间窄、上下宽的漏斗形,上面设计有长方孔、螺纹孔、圆孔和减重孔;
导向杆(5)和导向杆(28)各有2根,均为两端带有螺纹、中间光滑的钢棒;
横梁组件包括有横梁(6)、支架Ⅲ(13)、滑轮Ⅳ(14)、耳环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24)、滑轮Ⅴ(25)、滑轮Ⅵ(26),横梁(6)上面有螺纹孔、圆孔、沟槽、减重孔及方孔,支架Ⅲ(13)有减重槽、固定孔,如图2所示;
托架组件共有3组,包括托架(7)、V形件(16)和调节螺栓(15),如图3所示;
滑轮组件共有3组,包括滑轮支架(2)、滑轮(3),如图4所示;
钢索松紧调节组件包括耳环螺栓(17)、螺套(18)和双头螺桩(19),螺套(18)两端内螺纹旋向相反,螺桩(19)两头外螺纹旋向相反,如图5所示;
绞轴支架(20)由两块钢板拼成一个倒梯形,上面焊有两个装有轴承的耳片,还有通过钢索的长方孔,如图6所示;
绞轴组件共1组,包括绞轴(21)和手柄(22),绞轴(21)上有缠绕钢索的螺旋槽;
钢索固定接头(27)为耳环螺栓型,如图8所示;
作动筒固定接头有2件,分别为叉耳螺栓型作动筒接头(23)和耳环螺栓型作动筒固定接头(24)。
其连接关系如下:
支架Ⅰ(1)和支架Ⅱ(10)分置型架两端,导向杆(5)和导向杆(28)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Ⅰ(1)和支架Ⅱ(10)上,组成了型架的承力结构;
一个可以沿导向杆(5)和导向杆(28)滑动的横梁(6)和三个可以沿导向杆(5)和导向杆(28)移动的托架Ⅰ(7)、托架Ⅱ(8)、托架Ⅲ(9)依次被串装在导向杆(5)和导向杆(28)上;
V形件(16)通过调节螺栓(15)安装在托架Ⅰ(7)、托架Ⅱ(8)和托架Ⅲ(9)上;
靠近横梁(6)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西洋孙甲强赵晓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