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系统、成对的左前大灯和右前大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661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用灯具系统、成对的左前大灯和右前大灯,其能够解决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至少一个。左红外照明装置(220L)设置于车辆的左侧,照射出红外的左探测光(PRB_L)。右红外照明装置(220R)设置于车辆的右侧,照射出红外的右探测光(PRB_R)。左探测光(PRB_L)的照射区域和右探测光(PRB_R)的照射区域不同。

Vehicle lighting system, left and right front headlights in pai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灯具系统、成对的左前大灯和右前大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灯具系统。
技术介绍
在夜间或隧道内的安全的行驶时车辆用灯具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优先驾驶员的视觉识别性而将车辆前方大范围且明亮地照射,则存在下述问题,即,对在本车辆前方存在的前行车辆、逆向车辆的驾驶员、行人造成炫目。近年,提出了ADB(AdaptiveDrivingBeam)技术,该技术基于车辆的周围的状态,将前大灯的配光图案动态地、自适应地控制。ADB技术是对有无前方车辆、行人进行检测,将与前方车辆或者行人相对应的区域减光或者熄灯等,减少对前方车辆的驾驶员、行人造成的炫目。在ADB控制、自动驾驶中,前行车辆、逆向车辆、行人(下面,统称为目标)的检测是极其重要的。图1是示意地表示前大灯的配光的图。配光包含有向远方延伸的部分A和在左右方向扩展的部分B。左前大灯110L和右前大灯110R的配光PTN_L和PTN_R可以说基本上是相同的。图2是表示在直线路行驶的情形的图。前行车辆2由部分A照射,路肩的行人4由部分B照射。就部分A而言,为了对远方进行照射而照射强度相对高,就部分B而言,为了抑制向行人的炫目而照射强度相对低。通过利用照相机对车辆前方进行拍摄,进行图像处理,从而能够对前行车辆2及行人4进行检测并识别。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6087号公报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了将红外线的探测光向车辆前方照射,通过其反射光对前行车辆、逆向车辆、行人进行检测的方式,其结果,意识到下面几个问题。图3是对采用红外的探测光时的问题之一进行说明的图。假设为在左右各前大灯110L、110R中内置红外探测光的光源,分别通过左右的光源形成图1的配光。如图3所示在弯道行驶时,部分A能够对路肩的行人6进行照射。白色光的前大灯光能够由行人视觉识别,因此能够采取眯眼或转头等回避行动。但是,由于红外探测光无法由人类的眼睛视觉识别,所以行人无法注意到红外探测光,有可能将强红外光照射到行人,因此不优选。另外,在将红外探测光的光源内置于前大灯的情况下,有时没有余留对新的光学系统进行追加的空间。因此,有时仅通过单侧的光源难以形成包含部分A和部分B的图案。此外,不能将这些问题理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通常的认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该课题而提出的,其某方式的例示性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的车辆用灯具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某方式涉及车辆用灯具系统。车辆用灯具系统具有:左红外照明装置,其设置于车辆的左侧,照射出红外的左探测光;以及右红外照明装置,其设置于车辆的右侧,照射出红外的右探测光。左探测光的照射区域和右探测光的照射区域不同。此外,以上的结构要素的任意的组合是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对本专利技术的表现进行变换而得到的,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是有效的。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个。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前大灯的配光的图。图2是表示在直线路行驶的情形的图。图3是对采用红外的探测光时的问题之一进行说明的图。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系统的框图。图5是表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汽车在直线路行驶的情形的图。图6的(a)、(b)是对第1实施例中的照射图案PTN_F、PTN_S的动态的控制进行说明的图。图7的(a)、(b)是对基于转向操纵角的照射图案的控制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a)、(b)是表示容易引起事故的本车辆和行人的位置关系的图。图9是表示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汽车在直线路行驶的情形的图。图10的(a)、(b)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侧方照射图案的图。标号的说明200车辆用灯具系统210配光可变灯220红外照明装置220L左红外照明装置220R右红外照明装置230照相机100汽车110L左前大灯110R右前大灯110前大灯2前行车辆4、6行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概要)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车辆用灯具系统。车辆用灯具系统具有:左红外照明装置,其设置于车辆的左侧,照射出红外的左探测光;以及右红外照明装置,其设置于车辆的右侧,照射出红外的右探测光。左探测光的照射区域和右探测光的照射区域不同。使左右的红外照明装置分担不同的照射区域,由此能够将各红外照明装置的结构、构造简化。也可以是,左探测光和右探测光各自的强度和/或左红外照明装置和右红外照明装置各自的配光,根据行驶场景而独立地、自适应地被控制。由此,能够防止对行人照射强的红外光,或者能够可靠地检测远方的车辆。也可以是,作为左红外照明装置和右红外照明装置中的一者的远方照明装置,具有主要对远方进行照射的配光,作为左红外照明装置和右红外照明装置中的另一者的侧方照明装置,具有主要将侧方宽幅地照射的配光。对左右的红外照明装置分配远方用的照射区域和侧方用的照射区域,由此能够将红外照明装置的结构、构造简化。也可以是,远方照明装置照射出的探测光的强度,在直线路行驶时比在弯道行驶时高。由此在直线路行驶时,能够检测更远方的车辆,在弯道行驶时,能够防止对路肩的行人照射强的红外光。也可以是,侧方照明装置照射出的探测光的强度,在弯道行驶时比在直线路行驶时高。由此,在弯道行驶时,能够对更大范围扩散地照射,能够对行人、逆向车辆进行检测。也可以是,远方照明装置的配光和/或其照射出的探测光的强度,与车速相对应。也可以是,侧方照明装置的配光和/或其照射出的探测光的强度,与转向操纵角相对应。也可以是,侧方照明装置的配光,中央暗,在左右两侧具有比中央明亮的区域。在可见光的情况下,如果中央暗,则会对驾驶员造成不适感,因此需要将中央变得明亮。与此相对,在使用红外光的情况下,由于不会被驾驶员视觉识别,因此即使中央的照度低,也不会对驾驶员造成不适感。因此,对行人的存在概率高的路肩的部分相对强烈地照射,更容易检测行人。也可以是,左红外照明装置与配光可变灯一起内置于左前大灯,右红外照明装置与配光可变灯一起内置于右前大灯。侧方照明装置设置于逆向车道侧,将远方照明装置设置于与侧方照明装置相反侧即可。由此,能够对容易成为死角的范围强烈地照射,容易检测行人、自行车等。也可以是,车辆灯具系统还具有照相机,该照相机对红外线具有灵敏度。也可以是,配光可变灯的配光图案,是基于由照相机拍摄探测光得到的图像而被控制的。(实施方式)以上是车辆用灯具系统的概要。下面,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不对专利技术进行限定而是例示,在实施方式中记述的全部特征及其组合并不一定限于是专利技术的本质内容。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者等同的结构要素、部件、处理标注同一标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各图所示的各部的比例尺、形状,为了容易说明而方便地设定,只要没有特别言及,并不限定性地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灯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n左红外照明装置,其设置于车辆的左侧,照射出红外的左探测光;以及/n右红外照明装置,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右侧,照射出红外的右探测光,/n所述左探测光的照射区域和所述右探测光的照射区域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7 JP 2018-1584941.一种车辆用灯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左红外照明装置,其设置于车辆的左侧,照射出红外的左探测光;以及
右红外照明装置,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右侧,照射出红外的右探测光,
所述左探测光的照射区域和所述右探测光的照射区域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探测光和所述右探测光各自的强度和/或所述左红外照明装置和所述右红外照明装置各自的配光,根据行驶场景而独立地、自适应地被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左红外照明装置和所述右红外照明装置中的一者的远方照明装置,具有主要对远方进行照射的配光,
作为所述左红外照明装置和所述右红外照明装置中的另一者的侧方照明装置,具有主要对侧方宽幅地照射的配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方照明装置照射出的探测光的强度,在直线路行驶时比在弯道路行驶时高。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方照明装置照射出的探测光的强度,在弯道行驶时比在直线路行驶时高。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泽达磨向岛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