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60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用车轮。在具有辐条部的车辆用车轮中,确保其刚性并提高外观性。车辆用车轮(1)具有:车轮主体(2),其具有盘部(4)、轮辋部(5)和辐条部(6);以及盖(3),其安装于车轮主体的盘部。辐条部(6)的车轴方向的外表面比盘部(4)的车轴方向的外表面靠车轴方向的外侧,因此刚性得以提高。盖具有形成为使辐条部向半径方向的内侧延长而成的形状的辐条延长部(17)。在辐条部(6)的车轴侧的端部及辐条延长部(17)、与在周向上相邻的其他辐条部(6)的车轴侧的端部及辐条延长部(17)之间,设置有车轴方向外侧的面形成为蹼状的凹形状的凹状连结部(20)。利用辐条延长部和凹状连结部来使辐条看起来变长,提高了外观性。

Wheels f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车轮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车轮,该车辆用车轮具有:车轮主体,该车轮主体具有绕车轴配置的盘部、供轮胎进行安装的轮辋部和连结盘部与轮辋部之间的辐条部;以及盖,其安装于盘部。
技术介绍
车轮中,有的车轮具有:盘部,其绕车轴配置;轮辋部,其供轮胎进行安装;以及辐条部,其将盘部与轮辋部之间连结起来。关于这样的车轮,通过将设置于轮毂的螺栓贯插到设置于盘部的紧固孔中并利用螺母进行紧固,或者,将螺栓贯插到设置于盘部的紧固孔中并紧固至设置于轮毂的螺母部,所述车轮被安装至轮毂。在这样的车轮中公知有这样的结构:在盘部安装盖以将螺栓和/或者螺母隐藏起来,从而提高了外观性(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轮在盘部的车轴方向的外侧具有收容螺栓的头部的凹部。盖以覆盖凹部及形成凹部的环状的周壁的方式安装于盘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91301号公报车轮被期望提高外观性。对于具有辐条部的车轮,通常是若辐条较长则外观性较高。作为用于增长辐条的手段之一,可以举出使形成盘部的凹部的周壁的外径减小的方式。但是,由于形成凹部的周壁的外径与通过紧固孔的位置确定的内径相对应,因此难以使周壁整体缩径而使外径变小。另外,若将周壁的厚度减小来使周壁的外径减小,则车轮的刚性会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辐条部的车辆用车轮,其目的在于,确保车辆用车轮的刚性,并且提高外观性。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车轮具有:盘部4,其将被安装至轮毂12,该盘部4形成为以车轴为中心的圆盘状,该盘部4在中央处具有朝向车轴方向的内侧凹陷设置的凹部9以及贯穿所述凹部的底壁7而形成的多个紧固孔11;轮辋部5,其供轮胎进行安装并形成为圆环状;多个辐条部6,它们将所述盘部与所述轮辋部彼此结合;以及盖3,其安装于所述盘部以覆盖所述盘部的所述凹部,该车辆用车轮1的特征在于,彼此相邻的所述辐条部在半径方向的内端侧通过辐条侧连结部19彼此连结,所述辐条侧连结部19具有面向所述车轴方向的外侧的凹面,所述盖具有多个辐条延长部17,该多个辐条延长部17形成为使所述辐条部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延长而成的形状,彼此相邻的所述辐条延长部之间形成与对应的所述辐条侧连结部连续的盖侧连结部18,该盖侧连结部18具有面向所述车轴方向的外侧的凹面。辐条部与盖相连续意味着辐条部与被盖覆盖的盘部相比向车轴方向的外侧突出,而因此,车轮的刚性得以提高。另外,盖具有辐条延长部,因此,使辐条看起来在半径方向上延长,外观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凹部的周缘具有比所述凹部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部分大的深度。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凹部的周缘的深度增大,使底壁的中央部增厚,从而在确保了盖的卡定所需的长度的基础上,能够提高车轮的刚性。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盖具有:多个卡定部22,它们设置于所述盖22的背面侧(车轴方向的内侧)并与所述凹部的内周面8a卡定;以及多个定位部23,它们设置于所述盖22的背面侧的所述盖侧连结部的附近,与周壁8的划分出所述内周面的所述车轴方向外侧的面抵接,所述辐条部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内端面构成与所述盖的外周缘抵接的盖接合部21。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定位部在盖内配置于刚性高的盖侧连结部附近,提高了盖的安装刚性。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在至少一个所述辐条延长部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外端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盖从所述盘部卸下的缺口部25,所述定位部的配置部位具有配置于所述盖侧连结部的周向中央的部位和配置于所述盖侧连结部的棱线附近的部位,位于所述缺口部的周向的两旁的所述定位部被配置于所述棱线附近。根据该结构,在缺口部的周边,盖侧连结部和定位部这样的刚性比较高的部分在侧视观察时未配置于同一部位,而是在周向上错开地配置,从而在卸下盖时,盖中的缺口部的周边比较容易变形,容易将盖卸下。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变更缺口部的结构,在至少一个所述辐条延长部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外端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盖从所述盘部卸下的缺口部25,所述卡定部中的至少一个卡定部设置于所述缺口部的附近。根据该结构,通过在缺口部附近设置卡定部,在为了卸下盖而插入工具时能够直接按压卡定部,并且卡定部与周边相比刚性较高,因此容易利用工具卸下盖。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缺口部仅设置于一个部位,在所述盖的背面配置有多个所述卡定部,在各个所述卡定部中,除了配置于所述缺口部的附近的卡定部和配置于在周向上与所述缺口部错开180°的位置的附近的卡定部以外,其余的卡定部被配置于所述盖侧连结部的附近。根据该结构,缺口部周边能够较大地变形,容易将盖卸下,在其他部分处,由于卡定部配置于刚性较高的盖侧连结部的附近,因此盖的安装刚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具有定位部的上述结构中,配置有偶数个所述定位部,在各个所述定位部中,存在在周向上错开180°地配置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彼此之间的周向间隔大致固定,在所述盖的背面设置有加强肋,该加强肋从各个所述定位部朝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根据该结构,利用彼此在周向上错开180°地配置的定位部,能够防止盖的车轴方向上的晃动、车轮主体和盖在车轴方向上的错位,能够通过加强肋提高盖的刚性。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具有卡定部以及定位部的上述结构中,配置有偶数个所述卡定部,在各个所述卡定部中,存在在周向上错开180°地配置的卡定部,所述卡定部分别配置于两条线所成的角的等分线上,该两条线各自通过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部中的一个定位部与所述车轴。根据该结构,通过彼此在周向上错开180°地配置的卡定部,能够防止盖和车轮主体安装时的侧视观察时的错位。另外,通过在彼此相邻的定位部所成的角的等分线上配置卡定部,能够防止卡定载荷在车轴方向偏移,能够防止正面观察时的错位。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任一者中,在侧视观察时,所述辐条部从所述车轴朝向所述轮辋部呈放射状延伸,所述辐条侧连结部的表面与所述辐条部的表面平滑地连接,所述紧固孔分别位于彼此相邻的所述辐条部的延长线所成的角的等分线上。根据该结构,作用于轮毂和盘部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力能够由两根辐条部均匀地分担,能够使施加于车轮主体的力高效地分散。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设所述辐条部的数量为n,所述辐条部以所述车轴为中心呈n重旋转对称形状地配置,在侧视观察时,所述辐条部各自相对于在所述半径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形状,配置有五个所述紧固孔以及十根所述辐条部,或者配置有四个所述紧固孔以及八根所述辐条部。根据该结构,通过以使四个或五个螺栓以及螺母各自的位置位于等分线上的方式配置八根或者十根辐条部,能够高效地分散上下方向的输入。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年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任一者中,在侧视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车轮,该车辆用车轮具有:/n盘部,其将被安装至轮毂,该盘部形成为以车轴为中心的圆盘状,在中央处具有朝向车轴方向的内侧凹陷设置的凹部以及贯穿所述凹部的底壁而形成的多个紧固孔;/n轮辋部,其供轮胎进行安装并形成为圆环状;/n多个辐条部,它们将所述盘部与所述轮辋部彼此结合;以及/n盖,其安装于所述盘部以覆盖所述盘部的所述凹部,/n该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n彼此相邻的所述辐条部在半径方向的内端侧通过辐条侧连结部而彼此连结,所述辐条侧连结部具有面向所述车轴方向的外侧的凹面,/n所述盖具有多个辐条延长部,该多个辐条延长部形成为使所述辐条部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延长而成的形状,/n彼此相邻的所述辐条延长部之间形成与对应的所述辐条侧连结部连续的盖侧连结部,该盖侧连结部具有面向所述车轴方向的外侧的凹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8 JP 2018-1596111.一种车辆用车轮,该车辆用车轮具有:
盘部,其将被安装至轮毂,该盘部形成为以车轴为中心的圆盘状,在中央处具有朝向车轴方向的内侧凹陷设置的凹部以及贯穿所述凹部的底壁而形成的多个紧固孔;
轮辋部,其供轮胎进行安装并形成为圆环状;
多个辐条部,它们将所述盘部与所述轮辋部彼此结合;以及
盖,其安装于所述盘部以覆盖所述盘部的所述凹部,
该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
彼此相邻的所述辐条部在半径方向的内端侧通过辐条侧连结部而彼此连结,所述辐条侧连结部具有面向所述车轴方向的外侧的凹面,
所述盖具有多个辐条延长部,该多个辐条延长部形成为使所述辐条部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延长而成的形状,
彼此相邻的所述辐条延长部之间形成与对应的所述辐条侧连结部连续的盖侧连结部,该盖侧连结部具有面向所述车轴方向的外侧的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周缘具有比所述凹部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部分大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具有:多个卡定部,它们设置于所述盖的背面侧并与所述凹部的内周面卡定;以及多个定位部,它们设置于所述盖的背面侧的所述盖侧连结部的附近,与周壁的划分出所述内周面的所述车轴方向的外侧的面抵接,
所述辐条部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内端面构成与所述盖的外周缘抵接的盖接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一个所述辐条延长部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外端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盖从所述盘部卸下的缺口部,
所述定位部的配置部位具有配置于所述盖侧连结部的周向中央的部位和配置于所述盖侧连结部的棱线附近的部位,位于所述缺口部的周向的两旁的所述定位部被配置于所述棱线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一个所述辐条延长部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外端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盖从所述盘部卸下的缺口部,
所述卡定部中的至少一个卡定部设置于所述缺口部的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部仅设置于一个部位,
在所述盖的背面配置有多个所述卡定部,
在各个所述卡定部中,除了配置于所述缺口部的附近的卡定部和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祐介杉山旅人佐原健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