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隔离结构的婴儿护理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42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隔离结构的婴儿护理垫,包括可分离的一次性替换层以及护理垫层,其中,护理垫层在外缘内翻,并在内翻边的内表面上成型有连接结构,并与一次性替换层进行连接固定;所述一次性替换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亲肤层、面层、吸收层以及主隔离层;而所述护理垫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尼龙织物层、辅助隔离层、聚酰胺纤维夹层以及弹性织物层;其主隔离层与辅助隔离层均为隔水薄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婴儿护理过程中较好的解决抑菌和污物污染的问题,并能兼顾婴儿的舒适性和保护性。

A baby care pad with iso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隔离结构的婴儿护理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垫
,具体为一种在婴儿车、婴儿床或者婴儿护理台上使用的带隔离结构的婴儿护理垫。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医院或者家庭中对婴儿进行护理时通常会使用护理垫垫放在操作区域,以对婴儿进行换衣服、清洗、抚摸等护理操作。这种护理垫能有效保证婴儿身体接触部位的清洁度,减少身体接触位置,特别是臀部的感染风险。但是这一类的护理垫相对于纸尿裤,其通常结构简单,仅仅是单层或者多层的织物垫,单薄、透气吸湿性差,也往往只有单一的铺垫功能,而护理垫在使用时,伴随着会有一些婴儿排泄物、食物、体液等液体,这些一方面不利于婴儿皮肤的健康保持,另一方面也容易污染护理床、护理台等操作区域,给其他使用者造成不适和不方便。因而,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接触面干净整洁、舒适度高、吸收隔离性好,且整体厚度能进行控制的婴儿护理垫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隔离结构的婴儿护理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隔离结构的婴儿护理垫,包括一次性替换层以及护理垫层,所述护理垫层在外缘内翻,并在内翻边的内表面上成型有连接结构,用以与所述一次性替换层的外缘对应位置进行连接固定;其中,所述一次性替换层包括面层,所述面层表面成型有一层亲肤层,而在所述面层的底面上则成型有吸收层,并在吸收层的下表面上成型有一层隔水薄膜层作为主隔离层,所述亲肤层为多层棉纤维水刺无纺布通过热压方式复合成型,并在棉纤维水刺无纺布表面还设置有一层牛奶纤维织物层;所述护理垫层为多层复合织物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尼龙织物层、聚酰胺纤维夹层以及弹性织物层,且在尼龙织物层与聚酰胺纤维夹层之间成型有一层隔水薄膜层作为辅助隔离层。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结构的按扣、钮扣、魔术贴、拉链中的一种或者组合。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亲肤层的多层棉纤维水刺无纺布之间填充有薄荷纤维或者竹炭纤维以增加亲肤性和舒适度。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亲肤层的表面压制有网纹压痕以提高婴儿使用时的舒适度。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面层为棉织物层或者棉麻混纺织物层。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吸收层为高分子吸水材料填充成型,所述高分子吸水材料优选为SAP树脂,且所述SAP树脂通过粘接方式成型在所述面层的底面上。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面层与亲肤层之间还设置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为粘胶纤维织物层或者竹炭纤维织物层,并在所述基材表面均匀喷涂有银离子。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亲肤层的厚度为0.3~0.5mm,所述面层的厚度为0.1~0.2m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婴儿护理垫通过可分离的一次性替换层以及护理垫层来进行组合成型,其中,一次性替换层中内置抑菌结构层,能为护理垫带来优异的抑菌防护效果,同时通过两层隔离结构的设置配合吸收层以及面层、亲肤层的结构设计,能使得护理垫在使用过程中兼顾吸附性、透气性和舒适性,较好的解决抑菌和污物污染的问题,而翻边设计的护理垫层也能有效阻止排泄物或分泌物渗透到护理床、护理台等操作区域上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细节示意图。其中:1、牛奶纤维织物层;2、网纹压痕;3、多层棉纤维水刺无纺布热压层;4、抑菌层;5、面层;6、吸收层;7、主隔离层;8、弹性织物层;9、聚酰胺纤维夹层;10、辅助隔离层;11、尼龙织物层;12、第一魔术贴;13、第二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的一种带隔离结构的婴儿护理垫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可分离的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包括一次性替换层以及护理垫层,其中,一次性替换层为耗材,一次性替换层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护翼形状等其他方便进行婴儿护理的形状,其在外缘通过第二魔术贴13与护理垫层内侧的第一魔术贴12作为相配合的连接结构进行粘连固定。一次性替换层可在使用之后在魔术贴位置进行分离并丢弃,一次性替换层为多层复合结构,包括作为婴儿体表接触层的亲肤层,该亲肤层厚度为0.3mm,包括牛奶纤维织物层1以及多层棉纤维水刺无纺布热压层3,其中,牛奶纤维织物层1表面通过热压成型方式压制有网纹压痕以提高婴儿接触使用时的舒适度,而多层棉纤维水刺无纺布热压层3成型于牛奶纤维织物层1的下表面,且在多层棉纤维水刺无纺布热压层3在热压之前在堆叠的棉纤维水刺无纺布表面填充有薄荷纤维再进行热压成型,可有效增加亲肤性和舒适度;而在多层棉纤维水刺无纺布热压层3下成型有面层5以及吸收层6,其面层5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层厚度为0.2mm的棉织物层,且在棉纤维水刺无纺布热压层3与面层5之间成型有抑菌层4,该抑菌层4以粘胶纤维织物为基材,并在该基材表面均匀喷涂有银离子制剂进行处理;而吸收层6以SAP树脂作为高分子吸水材料进行填充成型,且整个吸收层6在上表面通过粘接方式成型在面层5的底面上,且在吸收层6的下表面上则成型有一层隔水薄膜层作为主隔离层7。而护理垫层的尺寸和形状与一次性替换层相匹配,其外缘内翻,并在内翻边上设置有若干与一次性替换层上第二魔术贴13组合使用的第一魔术贴12。护理垫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尼龙织物层11、辅助隔离层10、聚酰胺纤维夹层9以及弹性织物层8,其中,辅助隔离层10为隔水薄膜层,用于对一次性替换层中的渗漏物在护理垫层表面进行保护性隔离,护理垫层用于放置在婴儿护理位置,来防止婴儿皮肤直接接触物体表面,并进行隔温和隔菌保护,该护理垫层可定期进行清洗,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隔离结构的婴儿护理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性替换层以及护理垫层,所述护理垫层在外缘内翻,并在内翻边的内表面上成型有连接结构,用以与所述一次性替换层的外缘对应位置进行连接固定;/n其中,所述一次性替换层包括面层,所述面层表面成型有一层亲肤层,而在所述面层的底面上则成型有吸收层,并在吸收层的下表面上成型有一层隔水薄膜层作为主隔离层,所述亲肤层为多层棉纤维水刺无纺布通过热压方式复合成型,并在棉纤维水刺无纺布表面还设置有一层牛奶纤维织物层;/n所述护理垫层为多层复合织物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尼龙织物层、聚酰胺纤维夹层以及弹性织物层,且在尼龙织物层与聚酰胺纤维夹层之间成型有一层隔水薄膜层作为辅助隔离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隔离结构的婴儿护理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性替换层以及护理垫层,所述护理垫层在外缘内翻,并在内翻边的内表面上成型有连接结构,用以与所述一次性替换层的外缘对应位置进行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一次性替换层包括面层,所述面层表面成型有一层亲肤层,而在所述面层的底面上则成型有吸收层,并在吸收层的下表面上成型有一层隔水薄膜层作为主隔离层,所述亲肤层为多层棉纤维水刺无纺布通过热压方式复合成型,并在棉纤维水刺无纺布表面还设置有一层牛奶纤维织物层;
所述护理垫层为多层复合织物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尼龙织物层、聚酰胺纤维夹层以及弹性织物层,且在尼龙织物层与聚酰胺纤维夹层之间成型有一层隔水薄膜层作为辅助隔离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离结构的婴儿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的按扣、钮扣、魔术贴、拉链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离结构的婴儿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的多层棉纤维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贝恩叮当猫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