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秧盘分区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602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用水稻秧盘分区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盘、播种分区隔板、播种挡板和秧盘,所述播种盘下表面设有播种挡板,播种挡板下设有秧盘,所述播种分区隔板置于播种盘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组装方便,方便快捷且准确实现一个秧盘播种多个类型水稻品种。

A device of rice seedling plate division so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秧盘分区播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用水稻秧盘分区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稻育种科学研究时,经常出现单一类的种子只有几十粒、几百粒,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秧盘5000粒/盘的标准,考虑到育苗成本和育苗空间问题,一个秧盘播种多个类型品种应运而生了,但对水稻种子分区漏种的准确性要求十分高,为了满足一盘多类播种的需要,制定了试验用水稻秧盘内分区播种装置,本技术可在一个秧盘中均匀准确的播种多个品种,且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稻秧盘分区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盘、播种分区隔板、播种挡板和秧盘,所述播种盘下表面设有播种挡板,播种挡板下设有秧盘,所述播种分区隔板置于播种盘内。所述播种分区隔板分为两种,分别为播种分区隔板A、播种分区隔板B;所述播种挡板的两面分为A面和B面,所述播种盘包括稳定播种盘支架、播种挡板滑道和播种盘面,所述稳定播种盘支架由相互垂直的两角铁构成,稳定播种盘支架设置在播种盘上端四周及盘框四边角;播种挡板滑道位于播种盘面下部纵向两侧,滑道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开端,以便播种挡板进入;所述播种分区隔板A置于播种盘面内可将盘面分成4个区域;所述播种分区隔板B置于播种盘面内可将盘面分成8个区域。所述播种盘为内壁长、宽、高为58cm×28cm×2cm的上方敞开的长方体,播种盘底面均匀地横向的分布着漏种孔,所述漏种孔的长宽为28cm×0.4cm,数量为55-60个;所述播种分区隔板A是高度为2cm长为28cm的一条横向隔板、一条长为58cm纵向隔板以及交叉点加固装置,其置于播种盘面内可将盘面分成4个区域;所述播种分区隔板B是高度为2cm长度为28cm的三条横向隔板、一条长度为58cm的纵向隔板和三个交叉点加固装置,其置于播种盘面内可将盘面分成8个区域。所述的播种挡板为58cm×28cm长方形板面,分A、B两面,其中播种挡板A面为C1-C4四个区域,分别涂抹四种颜色用于配合播种分区隔板A使用;播种挡板B面为C1-C8八个区域,分别涂抹八种颜色用于配合播种分区隔板B使用。所述播种盘直接稳定准确固定在秧盘上,播种盘面正对于秧盘,漏种准确。所述播种分区隔板A能够满足一个秧盘播种四类水稻品种的需要,分区准确,漏种顺畅。所述播种分区隔板B能够满足一个秧盘播种八类水稻品种的需要,分区准确,漏种顺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组装方便,方便快捷且准确实现一个秧盘播种多个类型水稻品种。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播种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播种挡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沿着挡板滑道抽出挡板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播种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播种挡板滑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试验用水稻秧盘分区播种装置,其包括播种盘、播种分区隔板A2、播种分区隔板B3、播种挡板4(A面和B面);所述播种盘12分为稳定播种盘支架11、播种挡板滑道和播种盘面;所述稳定播种盘支架11由相互垂直的两角铁构成,稳定播种盘支架11设置在播种盘12上端四周及盘框四边角,用于将播种盘固定在秧盘上方;播种挡板滑道6位于播种盘面下部纵向两侧,滑道6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开端,以便播种挡板4进入;播种盘12为内壁长、宽、高为58cm×28cm×2cm的上方敞开的长方体,播种盘面均匀地横向的分布着漏种孔13(内壁28cm×0.4cm),约57个;所述的播种分区隔板A2为高度为2cm的一条横向隔板(28cm)、一条纵向隔板(58cm)和交叉点加固装置,其置于播种盘面内可将盘面分成4个区域;所述的播种分区隔板B为高度为2cm的三条横向隔板(28cm)、一条纵向隔板(58cm)和三个交叉点加固装置,其置于播种盘面内可将盘面分成8个区域;所述的播种挡板为58cm×28cm长方形板面,分A、B两面,其中播种挡板A面为C1-C4四个区域,分别涂抹四种颜色用于配合播种分区隔板A使用;播种挡板B面为C1-C8八个区域,分别涂抹八种颜色用于配合播种分区隔板B使用。所述播种盘12可直接稳定准确固定在秧盘上,播种盘面正对于秧盘,漏种准确。所述播种分区隔板A为高度为2cm的一条横向隔板(28cm)、一条纵向隔板(58cm)和交叉点加固装置5,可满足一个秧盘播种四类水稻品种的需要,分区准确,漏种顺畅。所述播种分区隔板B为高度为2cm的三条横向隔板(28cm)、一条纵向隔板(58cm)和三个交叉点加固装置,可满足一个秧盘播种八类水稻品种的需要,分区准确,漏种顺畅。所述播种挡板A面分为C1-C4四个区域,分别涂抹四种颜色用于配合播种分区隔板A使用;依靠颜色变化方便准确进行四个水稻品种区域分类播种。所述播种挡板B面分为C1-C8四个区域,分别涂抹四种颜色用于配合播种分区隔板B使用;依靠颜色变化方便准确进行八个水稻品种区域分类播种。水稻秧盘规格标准为58cm×28cm,将本装置4个稳定秧盘支架置于秧盘上,开始播种。以4个分区为例,播种前将播种挡板A沿滑道,置入播种盘12下方,这时播种盘面于播种挡板紧密接触,将分区隔板A只有播种盘面内,播种挡板对应的4个颜色正对分区隔板的4个分区,将4个类型的种子分别倒入4个分区内均匀摊开,种子将通过漏种孔13掉落在下端的播种挡板4处,沿着挡板滑道抽出挡板,种子均匀掉落在秧盘内,实现分区播种;8个分区同理。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秧盘分区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盘、播种分区隔板、播种挡板和秧盘,所述播种盘下表面设有播种挡板,播种挡板下设有秧盘,所述播种分区隔板置于播种盘内,/n所述播种分区隔板分为两种,分别为播种分区隔板A、播种分区隔板B;所述播种挡板的两面分为A面和B面;所述播种盘包括稳定播种盘支架、播种挡板滑道和播种盘面,所述稳定播种盘支架由相互垂直的两角铁构成,稳定播种盘支架设置在播种盘上端四周及盘框四边角;播种挡板滑道位于播种盘面下部纵向两侧,滑道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开端,以便播种挡板进入;所述播种分区隔板A置于播种盘面内可将盘面分成4个区域;所述播种分区隔板B置于播种盘面内可将盘面分成8个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秧盘分区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盘、播种分区隔板、播种挡板和秧盘,所述播种盘下表面设有播种挡板,播种挡板下设有秧盘,所述播种分区隔板置于播种盘内,
所述播种分区隔板分为两种,分别为播种分区隔板A、播种分区隔板B;所述播种挡板的两面分为A面和B面;所述播种盘包括稳定播种盘支架、播种挡板滑道和播种盘面,所述稳定播种盘支架由相互垂直的两角铁构成,稳定播种盘支架设置在播种盘上端四周及盘框四边角;播种挡板滑道位于播种盘面下部纵向两侧,滑道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开端,以便播种挡板进入;所述播种分区隔板A置于播种盘面内可将盘面分成4个区域;所述播种分区隔板B置于播种盘面内可将盘面分成8个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秧盘分区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盘为内壁长、宽、高为58cm×28cm×2cm的上方敞开的长方体,播种盘底面均匀地横向的分布着漏种孔,所述漏种孔的长宽为28cm×0.4cm,数量为55-60个;所述播种分区隔板A是高度为2cm长度为28cm的一条横向隔板、一条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董立强商文奇旁秀李小婉王铮王先俱马秀芳吕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