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88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包括操作棚本体,操作棚本体包括一块用于弯折聚拢并在边沿处可拆对接而形成封闭腔室的防尘布,或者操作棚本体包括两块以上于边沿处相互可拆拼接而形成封闭腔室的防尘布,所述防尘布配置有用于将防尘布撑起而使封闭腔室形成供人进入的操作间的充气腔,所述操作棚本体还包括设置在防尘布的相应边沿处以供管线穿过的穿孔,所述防尘布上还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充气接口,在拆装的过程中,不需要持续充放气,仅仅需要将防尘布的可拆连接的边沿处拆开即可实现防尘操作棚从管线上取下,结构比较简单,操作非常方便。

An inflatable dustproof operation s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防尘操作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防尘操作棚。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架空线路通道走廊限制问题开始凸显,特高压输电线路长江大跨越即遇到了与海事、航空、地方政府规划等相冲突的难题,考虑采用一段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transmissionline,简称GIL)。与GIS母线相比,GIL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灵活、单位造价低的优势,是特殊环境下替代架空输电线路的首选方案。内部清洁度对于GIL的安装运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影响电网的整体运行,因此GIL安装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确保内部的清洁,加强对GIL设备的安装质量控制。电力行业标准DL/T978-2005第12.1规定:在洁净的条件下连接GIL单元(配备有干燥空气、温度调节及正微压力的密闭安装间);安装时出现的敞口应用防尘罩和盖板临时盖住。目前,室外安装GIL通常采用防尘房或现场临时搭建防尘棚,对周围的安装环境要求较高,且搭建和移动便利性有所欠缺,尤其难于适用于隧道内的安装环境,这就导致在安装过程中搭建过程复杂、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防尘操作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尘操作棚搭建过程复杂、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充气式防尘操作棚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包括操作棚本体,操作棚本体包括一块用于弯折聚拢并在边沿处可拆对接而形成封闭腔室的防尘布,或者操作棚本体包括两块以上于边沿处相互可拆拼接而形成封闭腔室的防尘布,所述防尘布配置有用于将防尘布撑起而使封闭腔室形成供人进入的操作间的充气腔,所述操作棚本体还包括设置在防尘布的相应边沿处以供管线穿过的穿孔,所述防尘布上还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充气接口。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制作,而且整体性较好,所述防尘布为两层布结构,两层布中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充气腔。这样能够通过向充气腔内充气而将整个防尘布充气,类似充气垫的结构。进一步的,为了使充气量较少,节省能耗,所述防尘布包括气柱框架和铺设在气柱框架的外侧的棚布,所述气柱框架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充气腔。通过设置气柱框架和棚布,在实际的搭建过程中,仅仅需要向气柱框架中充入气体即可实现将棚布撑起。进一步的,为了比较方便安装和取卸管线,所述防尘布的相对连接边沿的对应位置处均设有槽口,相对的两个槽口合围而构成所述穿孔。直接将穿孔设置在相对连接的边沿处,比较方便加工。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安装效率,所述穿孔有两个以上,各个穿孔沿防尘布的边沿延伸方向间隔布置。能够实现多个管线的安装。进一步的,为了连接比较方便,防尘布有两块,防尘布充气后形成为带有开口的盒状结构。通过两块盒状结构的防尘布对拼形成操作间,结构比较简单。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管线拆卸,防尘布的盒状开口的边沿处设置有槽口,相对的两个槽口合围而构成所述穿孔,这样能够直接将两个对扣的盒状结构分开,通过两个槽口径向分离即可实现操作棚的拆卸。进一步的,为了适配隧道的安装环境,防尘棚在充气后具有用于与管线安装隧道的弧形面尺寸适配的弧面段,所述弧面段由两块防尘布的对应侧面连接形成。这样在充气时能够将弧面段与隧道的对应拱形结构匹配,方便安装。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工人进入操作管线对接,所述操作棚本体上设有供人穿过的操作门。工人可以直接通过操作门进入操作棚内部。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连接和拆装置,防尘布的相对连接的边沿处通过粘扣实现可拆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将操作棚本体设计为通过一块沿边沿处弯折聚拢可拆连接或两块以上相对靠近可拆拼接的防尘布,同时在防尘布上设置与防尘布的连接边沿处连通的穿孔,并在操作棚本体上配置充气腔和充气接口,这样设置的形式在实际的搭建过程中,仅仅需要将防尘布的穿孔套设在相应的管线中,通过充气接口向充气腔内充气,并将对应的防尘布的边沿可拆连接,从而将防尘布形成的封闭腔室撑开而形成操作间,工人可以在操作间内完成管线的安装对接工作;在对接完成后,将可拆连接的边沿处拆开,穿孔通过与防尘布边沿连通而能够与管线分离,进而能够将防尘操作棚从管线上移出,移动到下一个安装点进行作业。结构比较简单,而且其不需要支撑骨架,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环境设计为任意形成,而且仅仅通过简单的充放气操作即可完成搭建拆解工作,搭建方便,操作效率高。同时,在拆装的过程中,不需要持续充放气,仅仅需要将防尘布的可拆连接的边沿处拆开即可实现防尘操作棚从管线上取下,结构比较简单,操作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式防尘操作棚的实施例1的隧道安装环境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式防尘操作棚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式防尘操作棚的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隧道;2-GIL管线;3-运输尺寸校验框;4-支架;5-操作棚;51-防尘布;52-粘扣;53-穿孔;54-充气接口;55-操作门;56-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式防尘操作棚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该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应用于GIL管线2的对接安装过程中,GIL管线2对接的安装环境如图1所示,GIL管线2布置在前后延伸的隧道1内,隧道1为拱形结构,隧道1内设置有用于运输GIL管线2的运输设备,运输设备具有运输尺寸校验框3,同时,GIL管线2有左右间隔布置的两组,每一组中具有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三根,且在隧道1内还设有用于支撑GIL管线2的支架4,用于将三根GIL管线2分别支撑。为了适配隧道1的安装环境,在本实施例中,充气式防尘操作棚设计为与隧道1的对应位置的尺寸一致的结构形式。当然,在其他安装环境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任意设计其外形尺寸。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包括操作棚本体,操作棚本体包括两块相对靠近并于边沿处可拆拼接而构成操作间的防尘布51,在本实施例中,两块防尘布51拼接并充满气体后其外形为斜面呈弧形的近似直角三角形的结构,且斜边的弧面尺寸与隧道1的对应位置处的弧面尺寸一致,这样能够使操作棚5适配隧道1安装环境。上述的两块防尘布51的连接边沿处均设置有可拆连接结构,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能够将两块防尘部合围后相对固定,内部形成操作腔室,在本实施例中,可拆连接结构为分别沿防尘部的合围边沿的延伸方向贴设在两块防尘布51上的粘扣52,在两块防尘布51合围后,通过粘扣52的相互粘接实现二者的密封连接。同时,在防尘布51的连接边沿处还设置有槽口56,且两块防尘布51上的槽口56一一对应,在两块防尘布51相对合围时,对应的两个槽口56也相对合围构成了供GIL管线2穿过的穿孔53,同时,在穿孔53上还设有密封袖口,上述的粘扣52设置在避让于槽口56的合围边沿上。对于防尘布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其为双层布结构,双层布结构的中间的空间形成了供气体充入而将防尘布撑起的充气腔,在防尘布51上还设有用于向充气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棚本体,操作棚本体包括一块用于弯折聚拢并在边沿处可拆对接而形成封闭腔室的防尘布,或者操作棚本体包括两块以上于边沿处相互可拆拼接而形成封闭腔室的防尘布,所述防尘布配置有用于将防尘布撑起而使封闭腔室形成供人进入的操作间的充气腔,所述操作棚本体还包括设置在防尘布的相应边沿处以供管线穿过的穿孔,所述防尘布上还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充气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棚本体,操作棚本体包括一块用于弯折聚拢并在边沿处可拆对接而形成封闭腔室的防尘布,或者操作棚本体包括两块以上于边沿处相互可拆拼接而形成封闭腔室的防尘布,所述防尘布配置有用于将防尘布撑起而使封闭腔室形成供人进入的操作间的充气腔,所述操作棚本体还包括设置在防尘布的相应边沿处以供管线穿过的穿孔,所述防尘布上还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充气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布为两层布结构,两层布中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充气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布包括气柱框架和铺设在气柱框架的外侧的棚布,所述气柱框架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充气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式防尘操作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布的相对连接边沿的对应位置处均设有槽口,相对的两个槽口合围而构成所述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三排金光耀郭煜敬姚永其柏长宇王志刚李丽娜裴涛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