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河湖水下森林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河湖水下森林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河湖水受到污染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水域内进水水质不达标、大量污染物排放、水体滞留、清洁水源的减少等多方面原因,河湖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微生物种群优势种由好养微生物变为厌氧微生物,造成水质变黑、有异味、富营养化。另一方面,水生植物由于水体色度加深,水体透光性下降,使得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下降,植物缺乏营养从而死亡,形成腐殖质,加剧了水体营养化。泥沙吸附大量污染物沉降在水体底部,与腐殖质一起堆积形成底泥,其表层15-20cm为重污染区,富含重污染有机物、重金属及毒性物质等,受水温、扰动等外界影响易于向水体释放污染物,造成持续性、不可预测性污染,表现为底泥上涌、水质发黑、有异味、水体中无水生生物或仅有少量水生生物生存,从而形成黑臭水体,进而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生态河湖水下森林构建方法。具体的,生态河湖 ...
【技术保护点】
1.生态河湖水下森林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底泥的治理:/nS11:将重金属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和酸碱污染水域水底表面3-5cm的腐质底泥剥离;/nS12:剥离河湖水底10-20cm未处理的底泥,在此底泥中掺入砂石及砾石,其体积比为底泥:砂石及砾石=(2-3):1;/nS13:在掺有砂石及砾石的底泥混合物中加入微生物菌剂后,将其重新覆盖在水体底部;/nS2:构建水下生态系统:利用植物对不同物质的吸收速率,将易吸收重金属的植物、易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的植物和易吸收营养物的植物进行区域性的交错种植,且暖季型和冷季型植物间隔种植。/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态河湖水下森林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底泥的治理:
S11:将重金属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和酸碱污染水域水底表面3-5cm的腐质底泥剥离;
S12:剥离河湖水底10-20cm未处理的底泥,在此底泥中掺入砂石及砾石,其体积比为底泥:砂石及砾石=(2-3):1;
S13:在掺有砂石及砾石的底泥混合物中加入微生物菌剂后,将其重新覆盖在水体底部;
S2:构建水下生态系统:利用植物对不同物质的吸收速率,将易吸收重金属的植物、易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的植物和易吸收营养物的植物进行区域性的交错种植,且暖季型和冷季型植物间隔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湖水下森林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水处理步骤,对腐质底泥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含水率低于60%,然后送至水泥窑进行协同处置或送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廷林,孔云,刘东能,严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达沃斯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