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废铁屑和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联合降解水体底泥中有机质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00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5:54
一种利用废铁屑和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联合降解水体底泥中有机质的装置及方法,它涉及有机质的降解装置及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底泥有机质去除方法的去除率低的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容器、密封盖、碳纤维刷阳极、碳纤维刷阴极、电池、表面曝气器、潜水电机和开关;碳纤维刷阳极和阴极分别置于容器的底部和上部并分别与电池相连接;曝气头置于阴极下方;潜水电机的旋转中轴与碳纤维刷阳极连接,潜水电机与开关串联后接在电池上。方法:将水体中受有机质污染的底泥和相应的上覆水添加到容器中,并向底泥中投加废铁屑;向上覆水中曝气,进行降解处理。运行120天后有机质去除率达80.6%以上,是自然降解的近3倍。可用于水体底泥修复领域。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water sediment by using scrap iron and 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废铁屑和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联合降解水体底泥中有机质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质的降解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有机废水排入水体,导致水体受有机质污染严重。污染物在水体和底泥中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底泥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扩散作用释放到上层水体中。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治理水体污染,一定要解决底泥中有机质的污染问题。由于底泥中缺少合适的电子受体,因此它的自然降解过程十分缓慢。现有的水体底泥处理技术存在耗资大、不环保、治理不彻底等问题。申请号为20131015009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原位处理底泥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阴极、不锈钢多孔板阳极和能量管控系统,将阳极置入底泥中,阴极置于水中,利用底泥中的有机物质作为电子供体,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最终的电子受体,实现底泥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但该装置运行120天后,底泥中有机质的去除率仅能达到35%,有机质的去除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水体底泥有机质降解方法去除率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废铁屑和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联合降解底泥中有机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容器(1)、密封盖(2)、碳纤维刷阳极(3)、碳纤维刷阴极(4)、电能收集存贮装置(5)、表面曝气器(6)、潜水电机(7)、开关(8);/n其中密封盖(2)设置在容器(1)顶部;/n碳纤维刷阳极(3)置于容器(1)的底部,碳纤维刷阴极(4)置于容器(1)的上部,碳纤维刷阳极(3)与电能收集存贮装置(5)的正极相连接;碳纤维刷阴极(4)与电能收集存贮装置(5)的负极相连接;/n表面曝气器(6)与曝气头6-1相连接,曝气头6-1置于碳纤维刷阴极(4)的下方;/n潜水电机(7)的旋转中轴与碳纤维刷阳极(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废铁屑和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联合降解底泥中有机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容器(1)、密封盖(2)、碳纤维刷阳极(3)、碳纤维刷阴极(4)、电能收集存贮装置(5)、表面曝气器(6)、潜水电机(7)、开关(8);
其中密封盖(2)设置在容器(1)顶部;
碳纤维刷阳极(3)置于容器(1)的底部,碳纤维刷阴极(4)置于容器(1)的上部,碳纤维刷阳极(3)与电能收集存贮装置(5)的正极相连接;碳纤维刷阴极(4)与电能收集存贮装置(5)的负极相连接;
表面曝气器(6)与曝气头6-1相连接,曝气头6-1置于碳纤维刷阴极(4)的下方;
潜水电机(7)的旋转中轴与碳纤维刷阳极(3)连接,潜水电机(7)的旋转中轴可带动碳纤维刷阳极(3)旋转;潜水电机(7)与开关(8)串联后接在电能收集存贮装置(5)的正负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废铁屑和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联合降解底泥中有机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电能数据采集器(9)和电阻(10),电能数据采集器(9)和电阻(10)串联后接在电能收集存贮装置(5)的正负极上。


3.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一种利用废铁屑和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联合降解底泥中有机质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勋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