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81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龙门机利用钢带提升抓取机构时,抓取机构会在空中晃动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提升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远离第一连接臂的端部与抓取机构转动连接,提升机构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接臂平行,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有同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抓取机构在钢带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时,抓取机构能够沿直线上下移动,避免抓取机构使用过程中产生晃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运行稳定,方便检修,维护方便。

A folding mechanism of gantry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龙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龙门机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设备,其一般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和设置在横梁两侧的立柱。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0153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龙门机构。这种龙门机构是一种用于汽车清洗的设备。然而在家具加工行业中,经常使用龙门机对板材进行搬运。家具行业的这种龙门机的横梁上安装有滑移机构和提升机构,滑移机构使提升机构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提升机构的底部安装有拥有抓取板材的抓取机构。这种龙门机使用时,通过抓取机构对板材进行抓取,然后通过提升机构对板材进行提升。传统的提升机构一般通过齿轮和齿条相互配合,再通过电机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上下移动,最终带动抓取机构和板材上下移动。然而由于龙门机本身的体积比较高,再加上提升机构使用时齿条向上移动的高度,因此对厂房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当厂房的高度不够时龙门机无法正常使用。目前也有通过将齿条更换为柔性的钢带,但是利用钢带对板材进行提升时,由于钢带的柔性特性,板材在半空中会晃动,不利于板材的搬运,此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具有防止利用钢带提升板材时抓取机构晃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包括长度相等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提升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第一连接臂的端部与抓取机构转动连接,提升机构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接臂平行,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有使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同步转动的同步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使用时钢带自然下垂,钢带、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钢带带动抓取机构向上移动时,由于第一连接臂通过同步装置与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因此第一连接臂转动的同时第二连接臂以同样的速率转动,使钢带、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始终保持等腰三角形的状态,又因为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提升机构和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接臂平行,所以钢带在带动抓取机构上下移动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整体无法发生摆动,进而使抓取机构在上下移动时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防止抓取机构晃动,使搬运工作更加稳定,保证工作效率。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抓取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连接臂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杆能够进一步对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起到支撑作用,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配合,使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转动时更加稳定,进而能够进一步保证抓取机构移动时稳定地沿直线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一支撑杆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臂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单根第一支撑杆的支撑能力不足,同时使第二连接臂上受力更加均匀,有助于设备稳定运转。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二支撑杆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臂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单根第二支撑杆的支撑能力不足,同时使第一连接臂上受力更加均匀,有助于设备稳定运转。作为优选,所述同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连接处的壳体,所述壳体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臂、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三者之间无法发生相对转动,同样的,第二连接臂、第二转轴和第二齿轮三者之间无法发生相对转动,又因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因此第二连接臂在转动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能够带动第一连接臂同时转动,且两者转动的速率相同,同时两者转动的方向相反,最终达到使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同步转动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C字型,所述壳体朝向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开口,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三面开口便于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转动,同时壳体对同步装置内部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起保护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透明盖板,所述壳体靠近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一侧也设置有透明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盖板能够起到防尘作用,减少进入壳体内部的灰尘,进而防止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因为灰尘的干扰而发生故障,同时使用者能够从透明盖板中观察到壳体内部的情况,进而便于对同步装置进行检查。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侧面靠近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贯穿开设有注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注油孔向壳体内注射润滑油,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能够正常运转,便于维护。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抓取机构在钢带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时,抓取机构能够沿直线上下移动,避免抓取机构使用过程中产生晃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运行稳定,方便检修,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折叠机构的侧视图;图2是实施例中同步装置的正视图;图3是实施例中同步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中同步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提升机构;11、抓取机构;12、钢带;2、第一连接臂;21、第二连接臂;3、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4、同步装置;41、壳体;42、透明盖板;43、注油孔;44、第一转轴;45、第二转轴;46、第一齿轮;47、第二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如图1所示,提升机构1上安装有钢带12,钢带12的下端与抓取机构11连接。提升机构1中安装有用于驱动钢带12上下移动的电机和传动机构。提升机构1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臂2,第一连接臂2远离提升提升机构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臂21。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21能够沿竖直平面运动。第一连接臂2与第二连接臂21连接的位置处安装有同步装置4,同步装置4能够使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21以相同的速率同时转动,且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21的转动方向相反。提升机构1上转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臂2平行的第一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3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提升机构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21转动连接,使第一支撑杆3能够沿竖直平面运动。抓取机构11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臂2平行的第二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抓取机构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杆3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度相等的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21),所述第一连接臂(2)的一端与提升机构(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21)远离第一连接臂(2)的端部与抓取机构(11)转动连接,提升机构(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一连接臂(2)平行,所述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21)的端部设置有使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21)同步转动的同步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度相等的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21),所述第一连接臂(2)的一端与提升机构(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21)远离第一连接臂(2)的端部与抓取机构(11)转动连接,提升机构(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一连接臂(2)平行,所述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21)的端部设置有使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21)同步转动的同步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杆(31),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一端与抓取机构(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1)与第一连接臂(2)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一支撑杆(3)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臂(21)宽度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门机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二支撑杆(31)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优和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冠创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