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78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包括食道覆膜支架和与食道覆膜支架固定连接的外挂线,还包括用于防止外挂线对患者造成切割伤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套设于外挂线外部与外挂线固定连接的软胶管、用于对鼻部进行整体封套的套座和用于对软胶管与套座进行可拆卸连接的锁扣机构,所述套座为顶部与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套座封套于患者鼻部通过锁扣机构与外挂线相固定形成对食道覆膜支架的固定拉力。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挂耳式固定器与外挂线容易对患者造成切割伤的问题,更进一步解决了传统挂耳式固定器存在容易脱落、不便于患者进行其他生活自理行为的问题。

A kind of esophageal membrane covered stent fix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食道覆膜支架主要应用于三种情况:1、食管早癌、贲门早癌内镜下治疗术后吻合口严重狭窄或吻合口癌肿复发狭窄,无再次手术指征者;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引起的食管、贲门狭窄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良性狭窄。2、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瘘、食管纵膈瘘、食管穿孔和破裂、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3、食管癌放疗前预先放置支架,防止放疗中因局部组织水肿形成食管狭窄、梗阻。由此可知,食道覆膜支架对于现代医学领域来说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食道覆膜支架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却存在一些弊端,传统的食道覆膜支架需利用挂线避免食道覆膜支架在食道使用时出现移位下滑的现象,其线的材质大多数都是耐腐蚀,高强度的细尼龙线,考虑到病人进食等客观因素,一般是利用传统的挂耳式固定器与外挂线相连接,外挂线经鼻腔到食道对食道覆膜支架进行固定,然而因为食道食管主要由环节肌层(内层)和纵行肌层(外层)组成,这两种肌肉存在收缩蠕动现象,有一定程度会造成食道支架移位,而我们的食道支架挂线在食道蠕动的作用下,会有一定的张力跟重力,传统的挂耳式固定器,因为长时间食道的蠕动还有挂耳式的牵拉,极易造成鼻腔部的外挂线对鼻翼形成切割伤,尼龙线经过食道入口反复牵拉摩擦也会对食道入口造成切割伤,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若如此,则直接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挂耳式固定器美观性较差且并不便于患者进行其他的生活自理行为,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挂耳式固定器容易出现滑脱的现象。因此,提出一种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来解决上述问题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外挂线容易对患者造成切割伤的问题,且进一步的解决传统挂耳式固定器存在容易脱落、不便于患者进行其他生活自理行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包括食道覆膜支架和与食道覆膜支架固定连接的外挂线,还包括用于防止外挂线对患者造成切割伤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套设于外挂线外部与外挂线固定连接的软胶管、用于对鼻部进行整体封套的套座和用于对软胶管与套座进行可拆卸连接的锁扣机构,所述套座为顶部与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套座封套于患者鼻部通过锁扣机构与外挂线相固定形成对食道覆膜支架的固定拉力;所述锁扣机构包括设置于套座后端的两个相邻隔板、通过铰链设置于两个隔板之间的压板、设置于压板表面的卡钉块和开设于软胶管厚度面上与卡钉块相卡合的卡孔,所述压板为一侧表面中部凹陷的开口结构,所述压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限位键,且两个隔板的厚度面上开设有与弹性限位键相卡合的限位孔,所述软胶管延伸至两个隔板之间通过压板转动构成卡钉块卡合至卡孔的内侧且进一步通过弹性限位键卡合至限位孔的内侧形成压板固定于两个隔板之间对软胶管的卡合力;还包括加强套座内侧与患者鼻部紧密相贴的膨胀组件,所述膨胀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套座内侧的充气囊和通过连接管与充气囊连通设置的弹性囊体。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单向阀。进一步,所述弹性囊体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进一步,所述食道覆膜支架包括第一固定块和通过铰链设置于第一固定块两侧的第二固定块。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块和两个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分别通过两个两个复位弹簧相连接。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相背的一侧均通过铰链设置有支撑板。进一步,所述支撑板顶部至靠中部位置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板底部至靠中部位置为实心结构。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绳,且两个连接绳相交构成对第二固定块施加拉力的勒紧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通过软胶管、套座、两个隔板、压板、卡钉块、弹性限位键、卡孔和限位孔的配合使用,医护人员将软胶管套设于外挂线外部并与外挂线固定连接后,利用食道支架推送器将食道覆膜支架推送至患者食道内壁处,接着将软胶管经患者鼻腔伸出,利用弹性限位键与限位孔的相互卡合以及卡孔与卡钉块的相互卡合构成压板与软胶管固定连接,并将套座套设于患者鼻部,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则利用软胶管的柔软性直接解决了外挂线容易对食道入口以及患者鼻翼造成切割伤的问题,更进一步利用在患者鼻部设置固定器摆脱传统挂耳式固定器的设计理念,从根本上避免了挂耳式固定器美观性较差、不便于患者自行进行其他生活自理行为的问题,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将固定器设置于鼻部相较于将固定器设置于耳部,则明显减少对软胶管以及软胶管内部外挂线的牵拉运动。2.该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通过充气囊和弹性囊体的配合使用,当套座套设于患者鼻部后,可根据患者鼻部的实际大小情况,通过弹性囊体对充气囊内部进行注气,使得套座与患者鼻部尽可能的相贴紧,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套座可能存在脱落、松动的现象。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挂耳式固定器与外挂线容易对患者造成切割伤的问题,更进一步解决了传统挂耳式固定器存在容易脱落、不便于患者进行其他生活自理行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囊体局部剖视图。图中:1、外挂线;2、食道覆膜支架;201、第二固定块;202、第一固定块;3、防护组件;301、软胶管;302、套座;4、锁扣机构;401、卡钉块;402、压板;403、隔板;5、膨胀组件;501、充气囊;502、弹性囊体;6、单向阀;7、支撑板;8、勒紧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包括食道覆膜支架和与食道覆膜支架固定连接的外挂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外挂线对患者造成切割伤的防护组件;/n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套设于外挂线外部与外挂线固定连接的软胶管、用于对鼻部进行整体封套的套座和用于对软胶管与套座进行可拆卸连接的锁扣机构,所述套座为顶部与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套座封套于患者鼻部通过锁扣机构与外挂线相固定形成对食道覆膜支架的固定拉力;/n所述锁扣机构包括设置于套座后端的两个相邻隔板、通过铰链设置于两个隔板之间的压板、设置于压板表面的卡钉块和开设于软胶管厚度面上与卡钉块相卡合的卡孔,所述压板为一侧表面中部凹陷的开口结构,所述压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限位键,且两个隔板的厚度面上开设有与弹性限位键相卡合的限位孔,所述软胶管延伸至两个隔板之间通过压板转动构成卡钉块卡合至卡孔的内侧且进一步通过弹性限位键卡合至限位孔的内侧形成压板固定于两个隔板之间对软胶管的卡合力;/n还包括加强套座内侧与患者鼻部紧密相贴的膨胀组件,所述膨胀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套座内侧的充气囊和通过连接管与充气囊连通设置的弹性囊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道覆膜支架固定器,包括食道覆膜支架和与食道覆膜支架固定连接的外挂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外挂线对患者造成切割伤的防护组件;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套设于外挂线外部与外挂线固定连接的软胶管、用于对鼻部进行整体封套的套座和用于对软胶管与套座进行可拆卸连接的锁扣机构,所述套座为顶部与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套座封套于患者鼻部通过锁扣机构与外挂线相固定形成对食道覆膜支架的固定拉力;
所述锁扣机构包括设置于套座后端的两个相邻隔板、通过铰链设置于两个隔板之间的压板、设置于压板表面的卡钉块和开设于软胶管厚度面上与卡钉块相卡合的卡孔,所述压板为一侧表面中部凹陷的开口结构,所述压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限位键,且两个隔板的厚度面上开设有与弹性限位键相卡合的限位孔,所述软胶管延伸至两个隔板之间通过压板转动构成卡钉块卡合至卡孔的内侧且进一步通过弹性限位键卡合至限位孔的内侧形成压板固定于两个隔板之间对软胶管的卡合力;
还包括加强套座内侧与患者鼻部紧密相贴的膨胀组件,所述膨胀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套座内侧的充气囊和通过连接管与充气囊连通设置的弹性囊体。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