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76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包括管壁、肾盂端和膀胱端,所述管壁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微型摄像设备,所述管壁的一端设置有肾盂端,所述管壁的另一端设置有膀胱端,所述管壁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引流侧孔,所述管壁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设置挡板、弹性膜以及活瓣,起到防止尿液反流的作用,避免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肾脏,而引起肾绞痛、上尿路感染、肾积水等,通过设置在肾盂端及膀胱端分别连有微型摄像设备,通过无线传输与外界显示屏相连,便于医生及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都可通过与其相连的显示屏观察肾盂及膀胱内有无病变,通过设置在膀胱端及肾盂端两端的多个引流侧孔,使尿液得到充分引流。

A new type of visible and anti backflow ureteral s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
技术介绍
泌尿系结石、肿瘤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输尿管狭窄患者,术后都需置入输尿管支架管,以此来实现支撑输尿管,引流尿液的作用,防止患者术后泌尿道梗阻。而临床上现使用的输尿管支架管多为双向引流,当患者处于平卧位或膀胱压力增加时,尿液易从膀胱反流至肾脏,从而引起肾绞痛、上尿路感染、肾积水等,严重时损害肾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当患者出现术后血尿时,由于无法直视泌尿道内病变状况,医生往往不易及时确定泌尿系具体出血位置,从而不能有效制定止血方案,可能延误治疗,加重病情CN207545620U王志强等人所专利技术输尿管支架管无肾盂端及膀胱端可视装置,无法在置管后观察肾盂及膀胱内出血、炎症、瘢痕等不良状况,且防逆流装置较为复杂,不利于制定及生产。CN106137478B马英祥等人所专利技术输尿管,在置管后,不能及时有效观察肾盂及膀胱内各种不良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包括管壁、肾盂端和膀胱端,所述管壁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微型摄像设备,所述管壁的一端设置有肾盂端,所述管壁的另一端设置有膀胱端,所述管壁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引流侧孔,所述管壁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管壁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活瓣,所述活瓣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膜。优选的,所述微型摄像设备为无线微型摄像机,所述微型摄像设备分别在监控肾盂端和膀胱端两端均有设置,所述微型摄像设备通过无线传输与外界显示屏相连。优选的,所述引流侧孔为带有凹槽的椭圆状孔洞,所述引流侧孔均匀分布在肾盂端和膀胱端两端附近。优选的,所述挡板和管壁为一体式,所述挡板位于靠近肾盂端的一端。优选的,所述活瓣为活动式,所述活瓣受到弹性膜的支撑,所述活瓣位于靠近膀胱端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弹性膜一端固定在管壁上,所述弹性膜另一端位于活瓣的一侧,所述弹性膜位于靠近膀胱端的一端。(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装置通过设置挡板、弹性膜以及活瓣,起到防止尿液反流的作用,避免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肾脏,而引起肾绞痛、上尿路感染、肾积水等,通过设置在肾盂端及膀胱端分别连有微型摄像设备,通过无线传输与外界显示屏相连,便于医生及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都可通过与其相连的显示屏观察肾盂及膀胱内有无病变,通过设置在膀胱端及肾盂端两端的多个引流侧孔,使尿液得到充分引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膀胱端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活瓣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管壁;2、肾盂端;3、微型摄像设备;4、引流侧孔;5、挡板;6、活瓣;7、膀胱端;8、弹性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包括管壁1、肾盂端2和膀胱端7,所述管壁1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微型摄像设备3,所述管壁1的一端设置有肾盂端2,所述管壁1的另一端设置有膀胱端7,所述管壁1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引流侧孔4,所述管壁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管壁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活瓣6,所述活瓣6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膜8。其中,所述微型摄像设备3为无线微型摄像机,所述微型摄像设备3分别在监控肾盂端2和膀胱端7两端均有设置,所述微型摄像设备3通过无线传输与外界显示屏相连,便于医生及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都可通过与其相连的显示屏观察肾盂及膀胱内有无病变,其膀胱端7与肾盂端2微型摄像设备3开始工作,可24小时无间断监控肾盂及膀胱内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泌尿系状况。其中,所述引流侧孔4为带有凹槽的椭圆状孔洞,所述引流侧孔4均匀分布在肾盂端2和膀胱端7两端附近,通过在膀胱端7及肾盂端2设的多个引流侧孔4,使尿液得到充分引流。其中,所述挡板5和管壁1为一体式,所述挡板5位于靠近肾盂端2的一端,当尿液从肾盂流向膀胱时,活瓣6由于水流的作用,向膀胱端7打开,使尿液可以顺畅通过。当平卧位或者膀胱内压力过大时,尿液从膀胱反流向肾盂,此时活瓣6受到水流作用,向肾盂端2活动,由于设有挡板5,活瓣6活动受阻,相互重叠,水流受阻,起到防止尿液反流的作用。其中,所述活瓣6为活动式,所述活瓣6受到弹性膜8的支撑,所述活瓣6位于靠近膀胱端7的一端。其中,所述弹性膜8一端固定在管壁1上,所述弹性膜8另一端位于活瓣6的一侧,所述弹性膜8位于靠近膀胱端7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在使用过程中,手术后,医生将肾盂端2固定在肾盂内,沿着输尿管将本装置伸入入,最后安装好膀胱端7,当尿液从肾盂流向膀胱时,活瓣6由于水流的作用,弹性膜8控制活瓣6活动范围,向膀胱端7打开,使尿液可以顺畅通过。当平卧位或者膀胱内压力过大时,尿液从膀胱反流向肾盂,此时活瓣6受到水流作用,向肾盂端2活动,由于设有挡板5,活瓣6活动受阻,相互重叠,水流受阻,起到防止尿液反流的作用,微型摄像设备3开始工作,可24小时无间断监控肾盂及膀胱内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泌尿系状况,该装置装置便捷,结构简单,制作经济成本低,减轻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可减少尿液反流,降低上尿路感染发病风险,防止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身体状况,并且能向医生及患者及时反馈肾盂、膀胱内病变情况,提示指导医生处理患者病情,对医患和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包括管壁(1)、肾盂端(2)和膀胱端(7),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1)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微型摄像设备(3),所述管壁(1)的一端设置有肾盂端(2),所述管壁(1)的另一端设置有膀胱端(7),所述管壁(1)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引流侧孔(4),所述管壁(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管壁(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活瓣(6),所述活瓣(6)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膜(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包括管壁(1)、肾盂端(2)和膀胱端(7),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1)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微型摄像设备(3),所述管壁(1)的一端设置有肾盂端(2),所述管壁(1)的另一端设置有膀胱端(7),所述管壁(1)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引流侧孔(4),所述管壁(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管壁(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活瓣(6),所述活瓣(6)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膜(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视、防倒流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摄像设备(3)为无线微型摄像机,所述微型摄像设备(3)分别在监控肾盂端(2)和膀胱端(7)两端均有设置,所述微型摄像设备(3)通过无线传输与外界显示屏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视、防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梁胡良聪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