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接模具的安装结构及压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束加工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压接模具的安装结构及压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线束领域中,接触端子压接在电缆上是线束生产工艺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大都是通过压接装置带动压接模具将电缆与接触端子压接在一起。相关技术中的压接模具与压接框架的安装方式大部分为螺丝旋紧结构,虽在安装后不易松脱,但是,在更换不同类型的压接模具时,需一个个零件进行拆换,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即提高压接模具的拆换效率,实现不同类型的压接模具的快换。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接模具的安装结构。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接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在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压接模具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模具支座;第一压接模具,所述第一压接模具在压接时位于端子的基底部侧,所述第一压接模具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一模具支座上;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在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一避让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接模具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模具支座;/n第一压接模具,所述第一压接模具在压接时位于端子的基底部侧,所述第一压接模具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一模具支座上;/n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在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一避让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模具支座上;在所述第一限位件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限制所述第一压接模具的滑动,在所述第一限位件移动至所述第一避让位置,所述第一限位件解除对所述第一压接模具的限制;/n第二模具支座,所述第二模具支座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支座的上方;/n第二压接模具,所述第二压接模具在压接时位于端子的竖直方向侧,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接模具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具支座;
第一压接模具,所述第一压接模具在压接时位于端子的基底部侧,所述第一压接模具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一模具支座上;
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在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一避让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模具支座上;在所述第一限位件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限制所述第一压接模具的滑动,在所述第一限位件移动至所述第一避让位置,所述第一限位件解除对所述第一压接模具的限制;
第二模具支座,所述第二模具支座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支座的上方;
第二压接模具,所述第二压接模具在压接时位于端子的竖直方向侧,所述第二压接模具可滑动地卡设在所述第二模具支座上;
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在第二限位位置和第二避让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模具支座上;在所述第二限位件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限制所述第二压接模具的滑动,在所述第二限位件移动至所述第二避让位置,所述第二限位件解除对所述第二压接模具的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模具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所述第一模具支座,当压缩所述弹性元件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从所述第一限位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避让位置,当释放所述弹性元件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从所述第一避让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模具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结构,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具支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模具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片和螺杆,所述第二限位件沿着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模具支座,所述第二限位件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弹片搭设在所述凹槽上,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弹片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普天,李稳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普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