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机、硬盘支架组件、硬盘支架及硬盘架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686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控机、硬盘支架组件、硬盘支架及硬盘架托,硬盘支架包括主体,主体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于两个侧板同一侧之间的连接板;两个侧板及连接板之间共同围设形成一端具有入口的硬盘安装空间,每个侧板具有远离连接板的悬空端,两个侧板的两个悬空端可在外力作用下向相互靠近和远离的方向弯曲形变,以自由调节侧板与硬盘安装空间内硬盘之间的间隙,使硬盘与侧板之间的间隙符合正常安装需求。并且,至少一个悬空端上开设有允许紧固件通过并固定硬盘的安装孔,保持侧板与硬盘之间的合适装配间隙,并通过紧固件固定硬盘,防止硬盘损坏。

Industrial computer, hard disk bracket component, hard disk bracket and hard disk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控机、硬盘支架组件、硬盘支架及硬盘架托
本技术涉及工控机
,特别是涉及工控机、硬盘支架组件、硬盘支架及硬盘架托。
技术介绍
工控机,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工控机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通常具有较高计算能力,能够提供给多个用户使用。硬盘作为工控机中的存储部分,非常关键,一般通过硬盘支架安装硬盘。在组装硬盘支架和硬盘时,先将硬盘放置于硬盘支架中,然后使螺钉穿过硬盘支架中侧板上的孔位与硬盘连接,以固定硬盘。在此过程中,需要侧板与硬盘之间的间隙非常精确,若间隙过小,在安装时硬盘两侧与硬盘支架摩擦会对硬盘造成损伤;若间隙过大,在固定螺钉时,硬盘会受到两侧螺钉的拉力而损坏。所以,装配于硬盘支架上的硬盘可能会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装配于在硬盘支架上的硬盘可能会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硬盘损坏的硬盘支架。一种硬盘支架,所述硬盘支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同一侧之间的连接板;两个所述侧板及所述连接板之间共同围设形成一端具有入口的硬盘安装空间,每个所述侧板具有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悬空端,两个所述侧板的两个所述悬空端可在外力作用下向相互靠近和远离的方向弯曲形变,至少一个所述悬空端上开设有允许紧固件通过并固定硬盘的安装孔。上述硬盘支架中,每个侧板远离连接板的端部为悬空端,每个侧板的悬空端可以在两个侧板中一者指向另一者的方向上,不受约束的弯曲形变,进而通过两个悬空端的弯曲形变便可调节两个侧板之间的间距,以自由调节侧板与硬盘安装空间内硬盘之间的间隙,使硬盘与侧板之间的间隙符合正常安装需求。并且,至少一个悬空端上开设有允许紧固件通过并固定硬盘的安装孔,通过紧固件对悬空端施加外力使悬空端保持在合适的装配位置。如此,在安装硬盘的过程中可以调节两个侧板的悬空端之间的距离,以调节侧板与硬盘之间的间隙至合适的宽度并通过紧固件固定硬盘,防止硬盘损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侧板在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所述悬空端,两个所述侧板和所述连接板连接形成U型框架;和/或所述侧板包括主板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板相交连接,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主板和/或所述弯折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隐形拉手组件,所述隐形拉手组件包括外壳及拉手,所述外壳设于所述主体,所述拉手相对所述外壳具有伸出所述外壳外用于移动所述硬盘支架的使用状态、及缩入所述外壳内的收纳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形成有装配空间,所述拉手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装配空间,所述装配空间在垂直所述硬盘支架移动方向的方向上与所述硬盘安装空间层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隐形拉手组件还包括拨钮,所述拨扭具有与所述拉手卡持的锁定位置、及与所述拉手脱离的解锁位置,所述拨扭相对所述外壳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滑动;所述拉手枢接于所述外壳,所述拉手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拨扭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所述拉手由所述收纳状态切换至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拨扭由所述锁定位置切换至所述解锁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隐形拉手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拉手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储蓄弹性势能,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拉手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释放所述弹性势能;和/或所述隐形拉手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所述拨扭提供锁定所述拉手的预紧力;和/或所述隐形拉手组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拉手的转动路径上,并与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的所述拉手抵接限位。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硬盘架托,所述硬盘架托形成有具有开口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允许由所述开口伸入的硬盘支架滑动,且所述硬盘架托包括形成所述收容槽部分内壁的支撑导轨,所述支撑导轨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方向弯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连接于所述收容槽的侧壁并朝向收容槽内部凸出设置,且可在外力挤压下弹性形变;和/或所述硬盘架托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相对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限位部与滑动至极限位置的所述硬盘支架抵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硬盘支架组件,包括上述硬盘支架及上述硬盘架托,所述硬盘支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硬盘架托的所述收容槽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工控机,包括机箱及上述硬盘支架组件,所述硬盘支架组件安装于所述机箱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硬盘支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硬盘支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硬盘支架与硬盘装配后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硬盘支架与硬盘装配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硬盘支架及硬盘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硬盘支架中隐藏拉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硬盘支架组件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硬盘支架组件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硬盘支架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图7所示硬盘支架组件中硬盘架托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硬盘架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所示硬盘架托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硬盘架托的截面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工控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硬盘支架20,包括主体10,主体10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侧板12以及连接于两个侧板12同一侧之间的连接板14。两个侧板12及连接板14之间共同围设形成一端具有入口的硬盘安装空间,硬盘230通过入口收纳并安装于硬盘安装空间内。其中,每个侧板12具有远离连接板14(即靠近硬盘安装空间的入口)的悬空端121,两个侧板12的两个悬空端121可在外力作用下向相互靠近和远离的方向弯曲形变,进而通过两个悬空端121的弯曲形变便可调节两个侧板12之间的间距,以自由调节侧板12与硬盘安装空间内硬盘230之间的间隙,使硬盘230与侧板12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支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同一侧之间的连接板;/n两个所述侧板及所述连接板之间共同围设形成一端具有入口的硬盘安装空间,每个所述侧板具有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悬空端,两个所述侧板的两个所述悬空端可在外力作用下向相互靠近和远离的方向弯曲形变,至少一个所述悬空端上开设有允许紧固件通过并固定硬盘的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支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同一侧之间的连接板;
两个所述侧板及所述连接板之间共同围设形成一端具有入口的硬盘安装空间,每个所述侧板具有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悬空端,两个所述侧板的两个所述悬空端可在外力作用下向相互靠近和远离的方向弯曲形变,至少一个所述悬空端上开设有允许紧固件通过并固定硬盘的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侧板在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所述悬空端,两个所述侧板和所述连接板连接形成U型框架;和/或
所述侧板包括主板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板相交连接,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主板和/或所述弯折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隐形拉手组件,所述隐形拉手组件包括外壳及拉手,所述外壳设于所述主体,所述拉手相对所述外壳具有伸出所述外壳外用于移动所述硬盘支架的使用状态、及缩入所述外壳内的收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形成有装配空间,所述拉手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装配空间,所述装配空间在垂直所述硬盘支架移动方向的方向上与所述硬盘安装空间层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拉手组件还包括拨扭,所述拨扭具有与所述拉手卡持的锁定位置、及与所述拉手脱离的解锁位置,所述拨扭相对所述外壳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滑动;
所述拉手枢接于所述外壳,所述拉手处于所述收纳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婉冰朱家亮郭煜
申请(专利权)人: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