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阻抗板后制程阻抗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641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阻抗板后制程阻抗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底座顶部设置的阻抗检测表,所述阻抗检测表下端面电性连接有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所述第一隔板下端面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底座上端面弹性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内部中心轴处滑动连接有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传达螺纹柱中点两个方向的螺纹的反向,实现了传动螺纹柱上下两侧的反向螺旋,又由于采用了第二隔板上端面的锥形槽,实现了对于阻抗板的水平放置,避免阻抗板背面受到挤压,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三隔板下端面焊接的卡扣和第二隔板内部开设的卡槽之间的卡接,实现了对于阻抗板的固定,方便精准测量阻抗。

A kind of high precision impedance board post process impedance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阻抗板后制程阻抗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阻抗板阻抗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阻抗板后制程阻抗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阻抗板,一种好的叠层结构就能够起到对印制电路板特性阻抗的控制,其走线可形成易控制和可预测的传输线结构叫做阻抗板,据信号的传输理论,信号是时间、距离变量的函数,因此信号在连线上的每一部分都有可能变化,因此确定连线的交流阻抗,即电压的变化和电流的变化之比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只与信号连线本身的特性相关。现在阻抗板在电路中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阻抗板在阻抗检测时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阻抗板的背面结构使其难以被固定,容易损坏背面结构,其次,阻抗板形状大小存在差异,难以统一固定;最后,接触测量阻抗容易引起冲击损坏划伤阻抗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阻抗板背面难以固定和大小不同以及测量冲击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精度阻抗板后制程阻抗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阻抗板后制程阻抗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底座顶部设置的阻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阻抗板后制程阻抗检测装置,包括底座(6)以及底座(6)顶部设置的阻抗检测表(1),所述阻抗检测表(1)下端面电性连接有第一触头(17)和第二触头(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端面中心轴处焊接有反光镜(5),且反光镜(5)四周设置有四个第一支杆(3),所述四个第一支杆(3)远离反光镜(5)的一侧设置有四个第二支杆(8),所述第一支杆(3)下端面与底座(6)上端面焊接,所述四个第一支杆(3)侧表壁由下而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隔板(9)、第三隔板(10)以及第一隔板(2),所述四个第一支杆(3)侧表壁底部均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4),所述第二隔板(9)下端面通过第一压缩弹簧(4)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阻抗板后制程阻抗检测装置,包括底座(6)以及底座(6)顶部设置的阻抗检测表(1),所述阻抗检测表(1)下端面电性连接有第一触头(17)和第二触头(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端面中心轴处焊接有反光镜(5),且反光镜(5)四周设置有四个第一支杆(3),所述四个第一支杆(3)远离反光镜(5)的一侧设置有四个第二支杆(8),所述第一支杆(3)下端面与底座(6)上端面焊接,所述四个第一支杆(3)侧表壁由下而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隔板(9)、第三隔板(10)以及第一隔板(2),所述四个第一支杆(3)侧表壁底部均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4),所述第二隔板(9)下端面通过第一压缩弹簧(4)与底座(6)上端面弹性连接,所述四个第二支杆(8)侧表壁均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7),所述第一隔板(2)下端面通过第二压缩弹簧(7)与底座(6)上端面弹性连接,所述第一隔板(2)内部中心轴处滑动连接有顶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阻抗板后制程阻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第一支杆(3)两两之间间距相等,所述四个第二支杆(8)两两之间间距相等,所述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8)相邻的两个分别与底座(6)中心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呈45°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阻抗板后制程阻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9)内部中心轴处开设有贯穿第二隔板(9)上下端面的锥形槽(15),且锥形槽(15)半径较大的一侧与第二隔板(9)上端面贴合,所述锥形槽(15)内部开设有方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常刘腾潘江国卢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展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