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耐灰尘载荷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623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耐灰尘载荷测试装置,包括风管,风管的其中一端与轴流风机的出口端连接,风管的另外一端与支管二的其中一端连接,支管二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一连接,轴流风机的进口端与投料风管的其中一端连接,投料风管的另外一端与测速风管的其中一端连接,测速风管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二连接,投料风管与测速风管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支管一与风管的中部连接,支管一和支管二上分别设置有调节阀;测速风管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测速仪器的测速口,投料风管上形成有投料口,在投料口处安装有投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模拟和调节测试环境及条件,测试阀门的效果好,有效提高对阀门产品的测试准确性,保证阀门产品的出厂质量。

A test device for dust load resistance of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耐灰尘载荷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阀门耐灰尘载荷测试装置,属于阀门测试

技术介绍
目前通风系统上的各类阀门产品在出厂之前,需要抽检阀门并进行耐灰尘载荷能力测试,验证阀门的功能性是否完整,以确定阀门能否通过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运行性能测试,但是目前的测试装置并不能模拟和调节测试环境及条件,测试阀门的效果差,效率低,只能实现初步检测,而不能保证阀门产品出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阀门耐灰尘载荷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模拟和调节测试环境及条件,测试阀门的效果好,效率高,有效提高对阀门产品的测试准确性,保证阀门产品的出厂质量。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阀门耐灰尘载荷测试装置,包括风管、支管一、支管二、连接管一、连接管二、测速风管、投料风管以及轴流风机,所述风管的其中一端与轴流风机的出口端连接,所述风管的另外一端与支管二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支管二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一连接,所述轴流风机的进口端与投料风管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投料风管的另外一端与测速风管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测速风管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二连接,待测设备安装连接在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之间,投料风管与测速风管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支管一与风管的中部连接,所述支管一和支管二上分别设置有调节阀,所述测速风管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测速仪器的测速口,所述投料风管上形成有投料口,在投料口处安装有投料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轴流风机的出口端和进口端分别连接有辅助连接组件,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帆布软接管二、天圆地方管以及弯头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支管一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三通管一和三通管二,所述支管一的其中一端通过三通管一与风管的中部连接,所述支管一的另外一端通过三通管二与投料风管和测速风管之间的连接处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管二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一之间依次连接有弯头管和帆布软接管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投料斗底部安装有插板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模拟和调节测试环境及条件,测试阀门的效果好,效率高,有效提高对阀门产品的测试准确性,保证阀门产品的出厂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投料口处的侧视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风管,2-三通管一,3-弯头管,4-支管一,5-支管二,6-调节阀,7-帆布软接管一,8-天圆地方管,9-帆布软接管二,10-轴流风机,11-连接管一,12-连接管二,13-测速风管,14-测速口,15-三通管二,16-投料风管,17-投料口,18-投料斗,19-插板阀,20-待测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的介绍。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阀门耐灰尘载荷测试装置,包括风管1、支管一4、支管二5、连接管一11、连接管二12、测速风管13、投料风管16以及轴流风机10,风管1的其中一端与轴流风机10的出口端连接,风管1的另外一端与支管二5的其中一端连接,支管二5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一11连接,轴流风机10的进口端与投料风管16的其中一端连接,投料风管16的另外一端与测速风管13的其中一端连接,测速风管13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二12连接,待测设备20安装连接在连接管一11和连接管二12之间,投料风管16与测速风管13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支管一4与风管1的中部连接,支管一4和支管二5上分别设置有调节阀6,测速风管13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测速仪器的测速口14,投料风管16上形成有投料口17,在投料口17处安装有投料斗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轴流风机10的出口端和进口端分别连接有辅助连接组件,辅助连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帆布软接管二9、天圆地方管8以及弯头管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管一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三通管一2和三通管二15,支管一4的其中一端通过三通管一2与风管1的中部连接,支管一4的另外一端通过三通管二15与投料风管16和测速风管13之间的连接处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管二5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一11之间依次连接有弯头管3和帆布软接管一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投料斗18底部安装有插板阀19,用于控制灰尘投放量。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待测设备20安装在连接管一11和连接管二12之间,待测设备20即待测阀门,连接管一11和连接管二12均带有法兰,可与待测设备20的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启动轴流风机10,测试装置内空气开始循环,从投料口17处按照模拟环境条件下的计算量投入灰尘或沙石等,使灰尘在测试装置内随空气流动循环,通过调整两个调节阀6的开度,使通过测速风管13的风速达到所需的速度值,然后保持测试装置内的空气循环,此时,测试装置内部流动的空气夹杂着灰尘流经待测设备20,对待测设备20进行耐灰尘载荷测试,直至达到测试要求的时间后,关闭轴流风机10,待测试装置内的灰尘静置后,移除待测设备20,然后检查待测设备20的功能性参数是否依然满足要求;完成检测过程;最后,在连接管一11处套上储尘袋,启动轴流风机10,储尘袋收集测试装置内的灰尘后,关闭轴流风机10,工作结束。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模拟和调节测试环境及条件,测试阀门的效果好,效率高,有效提高对阀门产品的测试准确性,保证阀门产品的出厂质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耐灰尘载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支管一、支管二、连接管一、连接管二、测速风管、投料风管以及轴流风机,所述风管的其中一端与轴流风机的出口端连接,所述风管的另外一端与支管二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支管二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一连接, 所述轴流风机的进口端与投料风管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投料风管的另外一端与测速风管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测速风管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二连接,待测设备安装连接在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之间,投料风管与测速风管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支管一与风管的中部连接,所述支管一和支管二上分别设置有调节阀,所述测速风管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测速仪器的测速口,所述投料风管上形成有投料口,在投料口处安装有投料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耐灰尘载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支管一、支管二、连接管一、连接管二、测速风管、投料风管以及轴流风机,所述风管的其中一端与轴流风机的出口端连接,所述风管的另外一端与支管二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支管二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一连接,所述轴流风机的进口端与投料风管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投料风管的另外一端与测速风管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测速风管的另外一端与连接管二连接,待测设备安装连接在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之间,投料风管与测速风管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支管一与风管的中部连接,所述支管一和支管二上分别设置有调节阀,所述测速风管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测速仪器的测速口,所述投料风管上形成有投料口,在投料口处安装有投料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耐灰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尚贵赵虎王泽超赵雯莲吴桂章康斌马屹松田鹏林兆娣李百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洋新思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