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铝模板时用的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26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磨铝模板时用的工作台,其包括架体、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架体远离地面一侧的边沿处水平滑动装配有第一直角板,架体远离地面一侧的边沿处亦水平滑动装配有第二直角板,第一直角板的滑动轨迹与第二直角板的滑动轨迹呈直角状,第一直角板的内角侧和第二直角板的内角侧相对;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架体上,并用于驱动第一直角板的水平滑动;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架体上,并用于驱动第二直角板的水平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利于对铝模板进行打磨的效果。

Worktable for grinding aluminum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磨铝模板时用的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铝模板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打磨铝模板时用的工作台。
技术介绍
目前,铝模板全称为建筑用铝合金模板。是继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模板系统。铝模板按模数设计,由专用设备挤压成型,可按照不同结构尺寸自由组合。铝模板的设计研发及施工应用,是建筑行业一次大的发展。铝模板系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包括在建筑材料,人工安排上都大大的节省很多。现有技术中,铝模板通常为长条形的矩形体,铝模板在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表面进行打磨,在实际打磨的过程中,将铝模板放在工作台上,由人工手持小型打磨设备(砂轮)对铝模板上需要打磨的地方进行打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铝模板直接放在工作台上,不对铝模板进行固定,但是在对铝模板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在砂轮的作用下,铝模板会产生轻微的晃动,进而导致铝模板正在打磨的地方会产生偏移,从而不利于对铝模板进行打磨,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对铝模板进行打磨的打磨铝模板时用的工作台。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打磨铝模板时用的工作台,包括架体、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架体远离地面一侧的边沿处水平滑动装配有第一直角板,架体远离地面一侧的边沿处亦水平滑动装配有第二直角板,第一直角板的滑动轨迹与第二直角板的滑动轨迹呈直角状,第一直角板的内角侧和第二直角板的内角侧相对;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架体上,并用于驱动第一直角板的水平滑动;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架体上,并用于驱动第二直角板的水平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铝模板进行固定时,首先根据铝模板的长度,对第一直角板与第二直角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即:第一驱动机构工作,驱动第一直角板朝向第二直角板运动,直至第一直角板一直角边与第二直角板一直角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铝模板的长度,此处第一直角板上的一直角边与第二直角板上的一直角边平行,且两直角边均垂直于第一直角板的滑动轨迹;其次,根据铝模板的宽度,对第二直角板与第一直角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即:第二驱动机构工作,驱动第二直角板朝向第一直角板运动,直至第一直角板一直角边与第二直角板一直角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铝模板的长度,此处第一直角板上的一直角边与第二直角板上的一直角边平行,且两直角边均垂直于第二直角板的滑动轨迹;最终,将铝模板卡接在两相对设置的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之间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利于对铝模板进行打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块以及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水平开设在架体上表面;第一滑块设于第一直角板朝向架体的一侧,第一滑块滑动装配于第一滑槽中;第一丝杆置于第一滑槽内,第一丝杆的一端转动装配于第一滑槽内壁上,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相连,第一电机设于滑槽内壁上,第一丝杆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工作,其输出轴的正反带动第一丝杆的正反转,第一丝杆的正反转带动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朝向或背向第二直角板运动,进而带动第一直角板朝向或背向第二直角板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滑块以及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水平开设在架体上表面;第二滑块设于第二直角板朝向架体的二侧,第二滑块滑动装配于第二滑槽中;第二丝杆置于第二滑槽内,第二丝杆的二端转动装配于第二滑槽内壁上,第二丝杆的另二端与第二电机相连,第二电机设于滑槽内壁上,第二丝杆与第二滑块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工作,其输出轴的正反带动第二丝杆的正反转,第二丝杆的正反转带动第二滑块沿第二滑槽朝向或背向第一直角板运动,进而带动第二直角板朝向或背向第一直角板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包括水平设置的面板以及设于面板朝向地面一侧端角处的支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滑槽、第三滑块、第一拉绳、第二拉绳、滚筒以及第三电机;第三滑槽水平开设于面板背向支柱的一侧;第三滑块滑动装配于第三滑槽内;第三电机设于面板朝向地面一侧且轴线水平;滚筒设于第三电机输出轴上;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在第三滑块的两侧相对安装,第一拉绳从第三滑槽的一端穿出并设于滚筒上,第二拉绳从第三滑槽的另一端穿出并设于滚筒上,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间隔缠绕在滚筒上,第一拉绳的缠绕方向与第二拉绳的缠绕方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第一直角板朝向或背向第二直角板进行运动时,则为第三滑块在第三滑槽中往返滑动;此过程中,第三电机工作,第三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一拉绳缠绕在滚筒上同时第二拉绳松弛,第一拉绳进而带动第三滑块沿第三滑槽滑动,同时将第二拉绳拉直,实现第三滑块在第三滑槽中一个方向的滑动;第三电机输出轴度反向转动,带动第二拉绳缠绕在滚筒上同时第一拉绳松弛,进而带动第三滑块沿第三滑槽滑动,同时将第一拉绳拉直,实现第三滑块在第三滑槽中另一方向的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滚筒的外壁上环设有隔板,隔板将滚筒分为两个相对称的收卷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缠绕在滚筒上时,将二者隔离开,以避免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缠绕在一起难以解开的情况出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面板供第一拉绳穿出的一侧与面板下表面的连接处设有定滑轮,面板供第二拉绳穿出的一侧与面板下表面的连接处亦设有定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拉动;另一方面避免第一拉绳以及第二拉绳和面板直接产生摩擦,以减少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拉绳和所述第二拉绳均设为弹性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均具有一定的形变量,进而利于第一拉绳或第二拉绳的拉直或松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直角板包括第一板以及与第一板相垂直的第二板,第二直角板包括第三板以及与第三板相垂直的第四板,第一板与第三板平行,第二板与第四板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的组成构建基础,对铝模板进行固定时,第一板和第三板在铝模板的两相对的竖直侧对铝模板进行抵接固定,第二板和第四板在铝模板的另两相对的竖直侧对铝模板进行抵接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当对铝模板进行固定时,首先根据铝模板的长度,对第一直角板与第二直角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即:第一驱动机构工作,驱动第一直角板朝向第二直角板运动,直至第一直角板一直角边与第二直角板一直角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铝模板的长度,此处第一直角板上的一直角边与第二直角板上的一直角边平行,且两直角边均垂直于第一直角板的滑动轨迹;其次,根据铝模板的宽度,对第二直角板与第一直角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即:第二驱动机构工作,驱动第二直角板朝向第一直角板运动,直至第一直角板一直角边与第二直角板一直角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铝模板的长度,此处第一直角板上的一直角边与第二直角板上的一直角边平行,且两直角边均垂直于第二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磨铝模板时用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第一驱动机构(4)以及第二驱动机构(5);架体(1)远离地面一侧的边沿处水平滑动装配有第一直角板(2),架体(1)远离地面一侧的边沿处亦水平滑动装配有第二直角板(3),第一直角板(2)的滑动轨迹与第二直角板(3)的滑动轨迹呈直角状,第一直角板(2)的内角侧和第二直角板(3)的内角侧相对;第一驱动机构(4)设于架体(1)上,并用于驱动第一直角板(2)的水平滑动;第二驱动机构(5)设于架体(1)上,并用于驱动第二直角板(3)的水平滑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4)、第一丝杆(43)、第一滑块(42)以及第一滑槽(41);第一滑槽(41)水平开设在架体(1)上表面;第一滑块(42)设于第一直角板(2)朝向架体(1)的一侧,第一滑块(42)滑动装配于第一滑槽(41)中;第一丝杆(43)置于第一滑槽(41)内,第一丝杆(43)的一端转动装配于第一滑槽(41)内壁上,第一丝杆(4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44)相连,第一电机(44)设于滑槽内壁上,第一丝杆(43)与第一滑块(4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4)、第二丝杆(53)、第二滑块(52)以及第二滑槽(51);第二滑槽(51)水平开设在架体(1)上表面;第二滑块(52)设于第二直角板(3)朝向架体(1)的二侧,第二滑块(52)滑动装配于第二滑槽(51)中;第二丝杆(53)置于第二滑槽(51)内,第二丝杆(53)的二端转动装配于第二滑槽(51)内壁上,第二丝杆(53)的另二端与第二电机(54)相连,第二电机(54)设于滑槽内壁上,第二丝杆(53)与第二滑块(52)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磨铝模板时用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第一驱动机构(4)以及第二驱动机构(5);架体(1)远离地面一侧的边沿处水平滑动装配有第一直角板(2),架体(1)远离地面一侧的边沿处亦水平滑动装配有第二直角板(3),第一直角板(2)的滑动轨迹与第二直角板(3)的滑动轨迹呈直角状,第一直角板(2)的内角侧和第二直角板(3)的内角侧相对;第一驱动机构(4)设于架体(1)上,并用于驱动第一直角板(2)的水平滑动;第二驱动机构(5)设于架体(1)上,并用于驱动第二直角板(3)的水平滑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4)、第一丝杆(43)、第一滑块(42)以及第一滑槽(41);第一滑槽(41)水平开设在架体(1)上表面;第一滑块(42)设于第一直角板(2)朝向架体(1)的一侧,第一滑块(42)滑动装配于第一滑槽(41)中;第一丝杆(43)置于第一滑槽(41)内,第一丝杆(43)的一端转动装配于第一滑槽(41)内壁上,第一丝杆(4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44)相连,第一电机(44)设于滑槽内壁上,第一丝杆(43)与第一滑块(4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4)、第二丝杆(53)、第二滑块(52)以及第二滑槽(51);第二滑槽(51)水平开设在架体(1)上表面;第二滑块(52)设于第二直角板(3)朝向架体(1)的二侧,第二滑块(52)滑动装配于第二滑槽(51)中;第二丝杆(53)置于第二滑槽(51)内,第二丝杆(53)的二端转动装配于第二滑槽(51)内壁上,第二丝杆(53)的另二端与第二电机(54)相连,第二电机(54)设于滑槽内壁上,第二丝杆(53)与第二滑块(5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铝模板时用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锡湖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荣群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