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勇军专利>正文

一种液体加温的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084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加温的加热结构,其中,包括中通钛管、导热管、发热丝,第一防水堵头和第二防水堵头。多条并排导热管内发热丝相互串联连接,发热丝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第二防水堵头上对应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的位置设置有分别安装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的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均为中通管。第二防水堵头外部设置有穿入第一引导槽与第一电极引脚导通的第一外部电线,第二防水堵头外部设置有穿入第二引导槽与第二电极引脚导通的第二外部电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耐用和使用安全,及加温效率高的效果。

A heating structure for liquid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加温的加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加温的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鱼缸在应用时,为了能让养殖的鱼有舒适的水温环境,会另外在鱼缸中增加加热设备,目的是保证水温保持在某个适温稳定的范围内。传统的方式是,直接在鱼缸内放置给水加温的加热棒,这种加温方式不但存在加温速度慢和容易破碎,而且裸露在外部的加热棒也会存在被腐蚀、电路短路或者漏电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耐用和使用安全,及加温效率高和结构组合灵活的液体加温的加热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体加温的加热结构,其中,包括中通钛管、在中通钛管内设有多条并排的导热管、在导热管内均分别设有的发热丝,在管内设有石英砂及在导热管两端的中通钛管内设有的第一防水堵头和第二防水堵头。多条并排导热管内发热丝相互串联连接,发热丝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第二防水堵头上对应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的位置设置有分别安装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的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均为中通管。第二防水堵头外部设置有穿入第一引导槽与第一电极引脚导通的第一外部电线,第二防水堵头外部设置有穿入第二引导槽与第二电极引脚导通的第二外部电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通钛管为扁圆形或四方形的中通钛管,即该外观材质可以为中通不锈钢管或中通玻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具有结构耐用和使用安全,及加温效率高的效果。由于多条并排导热管内发热丝相互串联连接,管内设有导热石英砂及在导热管两端的中通钛管内设有的第一防水堵头和第二防水堵头,保证了水不容易与内部元件接触,同时也避免现有技术中加热元件外露的缺陷,实现了结构耐用和使用安全目的。另外,在导热石英砂的热量容易经钛管传导到水,提高了水的加温速度,实现了有结构耐用和使用安全,及加温效率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液体加温的加热结构,其中,包括中通钛管、在中通钛管内设有多条并排的导热管、在导热管内均分别设有的发热丝,在管内设有石英砂及在导热管两端的中通钛管内设有的第一防水堵头和第二防水堵头。多条并排导热管内发热丝相互串联连接,发热丝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第二防水堵头上对应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的位置设置有分别安装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的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均为中通管。第二防水堵头外部设置有穿入第一引导槽与第一电极引脚导通的第一外部电线,第二防水堵头外部设置有穿入第二引导槽与第二电极引脚导通的第二外部电线。中通钛管为扁圆形或四方形的中通钛管,即该外观材质可以为中通不锈钢管或中通玻璃。应用时,多条并排导热管内发热丝相互串联连接,在管内设有石英砂及在导热管两端的中通钛管内设有的第一防水堵头和第二防水堵头,保证了水不容易与内部元件接触,同时也避免现有技术中加热元件外露的缺陷,实现了结构耐用和使用安全目的。另外,在导热管的热量经石英砂容易经中通钛管传导到水,提高了水的加温速度。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加温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通钛管、在中通钛管内设有多条并排的导热管、在导热管内均分别设有的发热丝,在内部空隙位置灌满石英砂及在导热管两端的中通钛管内设有的第一防水堵头和第二防水堵头;/n所述多条并排的导热管内发热丝相互串联连接;/n所述的发热丝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n所述的第二防水堵头上对应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的位置设置有分别安装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的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n所述的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均为中通管;/n所述的第二防水堵头外部设置有穿入第一引导槽与第一电极引脚导通的第一外部电线;所述的第二防水堵头外部设置有穿入第二引导槽与第二电极引脚导通的第二外部电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温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通钛管、在中通钛管内设有多条并排的导热管、在导热管内均分别设有的发热丝,在内部空隙位置灌满石英砂及在导热管两端的中通钛管内设有的第一防水堵头和第二防水堵头;
所述多条并排的导热管内发热丝相互串联连接;
所述的发热丝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
所述的第二防水堵头上对应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的位置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陆勇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