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卉自动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5076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卉自动灌溉系统,涉及花卉灌溉技术领域,解决了无法对苗圃进行局部灌溉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悬设于苗圃上方且与外界水源连通的供水管、用于提高供水管内水压的增压泵以及多件布置于供水管上且沿供水管长度方向等距排布的第一喷头,还包括多件沿供水管长度方向排布且出水压力小于第一喷头出水压力的第二喷头、多根沿供水管长度方向排布且其中一端分别与各件第二喷头连通的支流管以及多件分别设置于各根支流管上以用于导通第二喷头和供水管的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花圃进行局部灌溉的优点。

An automatic irrigation system for flow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卉自动灌溉系统
本技术涉及花卉灌溉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花卉自动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花卉种植是一种经济效益很高的生产产业,现有技术中培育花卉时大多采用苗圃种植的方法,通过在一块预设的苗圃中种植花卉,达到花卉生产的目的。在花卉种植过程中,灌溉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生产人员需要将苗圃湿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利于花卉的生长。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76238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灌溉系统,包括铺设在苗圃中的若干供水管以及设置在供水管上的多个喷头,所述供水管均对应设置有阀门,还包括移动模块、设置在控制室的远程控制模块和设置在供水管并与供水管一一对应的就地控制模块,所述远程控制模块包括:报警和移动模块。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灌溉系统,其一般包括由供水管、喷头和阀门组合形成的自动灌溉系统以及由移动模块、远程控制模块和就地控制模块组合形成的控制系统;但是,自动灌溉系统一般由增压泵增压供水,且各个喷头的出水压力相同且恒定,在自动灌溉系统对苗圃内花卉进行喷灌时,各个喷头会同时进行喷水工作,即一旦进行喷灌工作,则整个苗圃都会受到灌溉,而当需要对苗圃的某一局部进行灌溉时,则无法使用上述自动灌溉系统,此时需要用外界水管牵引至需要局部灌溉的部位,在使用后还需要重新收卷保存,因此存在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卉自动灌溉系统,其具有能够对花圃进行局部灌溉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悬设于苗圃上方且与外界水源连通的供水管、用于提高供水管内水压的增压泵以及多件布置于供水管上且沿供水管长度方向等距排布的第一喷头,还包括多件沿供水管长度方向排布且出水压力小于第一喷头出水压力的第二喷头、多根沿供水管长度方向排布且其中一端分别与各件第二喷头连通的支流管以及多件分别设置于各根支流管上以用于导通第二喷头和供水管的第一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压泵调节供水管内的供水压力,当需要对苗圃进行局部灌溉时,只需要控制供水管内的水压大于第二喷头的出水压力并小于第二喷头的出水压力,并将处于局部灌溉区域内的第一阀门打开,使得供水管内的灌溉水能够从处于局部灌溉区域内的第二喷头处喷出灌溉,局部灌溉后关闭增压泵,并关闭处于导通状态的各件第一阀门;当需要对整个苗圃进行灌溉时,只需要通过增压泵控制供水管内的水压大于第一喷头的出水压力即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水管由多根塑料管拼接形成,所述供水管还包括若干件设置于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根塑料管之间的螺纹套管,各所述螺纹套管的两端分别与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根塑料管相向设置的一端螺纹连接,各所述塑料管上均设置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苗圃的面积过大时,采用拼接组装的方式便于供水管的生产、运输、安装和储存,通过螺纹套管能够实现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根塑料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部分塑料管破裂损坏时的更换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螺纹套管内均放置有密封圈组,各所述密封圈组的两端面分别与任意两根相邻设置的两根塑料管相向设置的一端贴合,各所述密封圈组均包括若干件叠放在一起第一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由多件第一密封圈组合形成的密封圈组能够增加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根塑料管在螺纹接头内的一端之间的密封性,有效防止灌溉水从螺纹接头处渗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塑料管上均设置有若干道连通接头,各所述支流管远离第二喷头的一端均设置有与连通接头滚动连接的万向球,所述万向球内设置有与连通接头和支流管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向球与连通接头和支流管之间的配合能够调整第二喷头的出水方向,通过通孔能够实现万向球对连通接头和支流管之间的导通工作,从而达到小范围调节第二喷头喷灌区域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支流管上均套设有与连通接头螺纹连接以用于将万向球夹紧于连通接头内的连接套,所述连通接头和连接套内均设置有一圈内嵌槽,所述连通接头和连接套内均设置有安装于内嵌槽内且与万向球外壁密封连接的第二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套与连通接头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支流管与供水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通过第二密封圈能够增加万向球与连通接头和连接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通过内嵌槽能够增加第二密封圈与连通接头和连接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与外界水源连通的主管,所述增压泵设置于主管与外界水源连通的一端上,所述供水管设置有多根,各根供水管沿主管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且其中一端与主管连通,各所述供水管与主管连通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管和各根供水管之间的配合使得只需要一台增压泵即可同时为多根供水管供水,通过第二阀门使得部分供水管损坏时,可以通过第二阀门关闭这部分供水管,使得其它完好的供水管能够继续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若干根下端插接固定于苗圃内的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设置有呈“Y”字形状设置的支撑部,各所述供水管均搭接固定于若干根支撑杆的支撑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能够起到抬高供水管的效果,使得供水管能够悬设于苗圃上方,通过支撑部能够增加供水管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均设置有若干根环支撑杆的轴线周向排布且下端插接固定于苗圃内的斜杆,各所述斜杆的下端均朝向远离支撑杆轴线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斜杆能够增加支撑杆的安装稳定性,使得支撑杆不易倒落,有效确保供水管的使用安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选择对苗圃进行整体灌溉或局部灌溉,使用功能更多,能够满足更多使用需求;(2)用于局部灌溉的第二喷头的喷灌角度可调,使得局部灌溉的区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3)供水管在局部破裂损坏时不会对完好的部位的使用造成影响,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供水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支流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增压泵;2、主管;3、供水管;31、塑料管;32、螺纹套管;33、密封圈组;331、第一密封圈;34、连通接头;341、内嵌槽;35、万向球;351、通孔;36、支流管;37、连接套;38、第一阀门;39、第二密封圈;4、第二阀门;5、第一喷头;6、第二喷头;7、支撑杆;71、斜杆;72、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花卉自动灌溉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进水口与外界水源连通的增压泵1、一根一端与增压泵1的出水口连通且另外一端封闭的主管2、若干根沿主管2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且其中一端与主管2连通的供水管3、若干件分别设置于各根供水管3与主管2连通的一端上以用于控制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卉自动灌溉系统,包括悬设于苗圃上方且与外界水源连通的供水管(3)、用于提高供水管(3)内水压的增压泵(1)以及多件布置于供水管(3)上且沿供水管(3)长度方向等距排布的第一喷头(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件沿供水管(3)长度方向排布且出水压力小于第一喷头(5)出水压力的第二喷头(6)、多根沿供水管(3)长度方向排布且其中一端分别与各件第二喷头(6)连通的支流管(36)以及多件分别设置于各根支流管(36)上以用于导通第二喷头(6)和供水管(3)的第一阀门(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卉自动灌溉系统,包括悬设于苗圃上方且与外界水源连通的供水管(3)、用于提高供水管(3)内水压的增压泵(1)以及多件布置于供水管(3)上且沿供水管(3)长度方向等距排布的第一喷头(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件沿供水管(3)长度方向排布且出水压力小于第一喷头(5)出水压力的第二喷头(6)、多根沿供水管(3)长度方向排布且其中一端分别与各件第二喷头(6)连通的支流管(36)以及多件分别设置于各根支流管(36)上以用于导通第二喷头(6)和供水管(3)的第一阀门(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卉自动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3)由多根塑料管(31)拼接形成,所述供水管(3)还包括若干件设置于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根塑料管(31)之间的螺纹套管(32),各所述螺纹套管(32)的两端分别与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根塑料管(31)相向设置的一端螺纹连接,各所述塑料管(31)上均设置有第一喷头(5)和第二喷头(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卉自动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螺纹套管(32)内均放置有密封圈组(33),各所述密封圈组(33)的两端面分别与任意两根相邻设置的两根塑料管(31)相向设置的一端贴合,各所述密封圈组(33)均包括若干件叠放在一起第一密封圈(3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卉自动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塑料管(31)上均设置有若干道连通接头(34),各所述支流管(36)远离第二喷头(6)的一端均设置有与连通接头(34)滚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彬卢海彧
申请(专利权)人:万嘉清水厦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