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晓佩专利>正文

摇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069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摇树机,包括机架、输入轴、偏心轴、传动拉杆及摇摆支臂、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机架包括机架平台及连接在机架平台前部上方的第一立架;输入轴通过第一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架平台后部上方,输入轴前端的输出端与偏心轴固定连接,偏心轴安装在第二轴承座内,第二轴承座与传动拉杆下端连接;摇摆支臂呈类L型,传动拉杆的上端与摇摆支臂的一端连接;摇摆支臂的L型拐角铰接在位于第一立架上端的转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摇树机,主要利用外部拖拉机动力,通过对输入轴和偏心轴的传输,用其摇摆支架的摆动实现对树的晃动,达到自动收获树上果实的目的,无需人工采摘,降低了劳动强度及劳动过程中的危险性,提高了采摘效率。

Tree she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摇树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采摘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摇树机。
技术介绍
红枣、板栗、核桃、八旦木等坚果成熟以后,需要人工使用竹竿或有弹性的软长杆,敲打树枝,使干果从树上掉落,人们再从地上捡拾收获。对于一些树龄较高的树,树顶的高端需要采摘的地方往往采摘难度大,人们需要爬到树上,用竹竿或软长杆敲打高处的枝干致其果实掉落。此外,有的地方的果树种植在半山坡上,沟壑纵横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威胁着采摘者的人身安全。另外,竹竿敲打树枝时,很容易打落枝叶和损伤枝芽,影响到果树来年的收成。目前普遍通过人工采摘的方式收获树上成熟的果实,成本高,收获效率低,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市场急需一种高效的收获装置,以解决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劳作、工作效率高的果实收获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摇树机,包括机架、输入轴、偏心轴、传动拉杆及摇摆支臂、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所述机架包括机架平台及连接在机架平台前部上方的第一立架;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一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架平台后部上方,所述输入轴前端的输出端与偏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安装在第二轴承座内,所述第二轴承座与传动拉杆下端连接;所述摇摆支臂呈类L型,所述传动拉杆的上端与摇摆支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摇摆支臂的L型拐角铰接在位于第一立架上端的转轴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传动拉杆包括竖杆、焊接在竖杆上下两端的两个U型连接叉以及与两个U型连接叉分别通过十字轴承连接的带圆盘的连接叉,其中,位于上端的带圆盘的连接叉与摇摆支臂的一端连接,位于下端的带圆盘的连接叉与第二轴承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呈类L型的摇摆支臂包括第一支臂以及与传动拉杆连接的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包括两个平行的支臂板;所述每个支臂板上设置销孔,还包括与销孔配合的连接销。进一步地,所述销孔有多个,沿支臂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在机架平台后部上方还设置有第二立架,所述第二立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中间悬挂件;所述中间悬挂件的后段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连接销。进一步地,还包括斜向加强拉板,所述斜向加强拉板的上端与中间悬挂件的前段固定连接;所述斜向加强拉板的下端与第一立架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竖向安装在机架平台中部上方。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竖向安装在机架平台中部上方,所述防护栏通过支撑件与中间悬挂件的前段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传动拉杆两侧的斜向支撑,所述斜向支撑的上、下端分别与第一立架顶端及机架平台后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机架平台上方的防护罩,所述输入轴、偏心轴、传动拉杆及与传动拉杆连接的摇摆支臂的一端罩于所述防护罩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摇树机,主要利用外部拖拉机动力,通过对输入轴和偏心轴的传输,用其摇摆支架的摆动实现对树的晃动,达到收获树上果实的目的,无需人工采摘,降低了劳动强度及劳动过程中的危险性,提高了采摘效率,实现了树上果实的自动采摘。2、本技术的摇树机,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易于实现、便于推广。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摇树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左侧);图2是本技术摇树机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摇树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摇树机的传动部分示意图;图5为防护罩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树上果实的收获机器,用于收获长在树上,成熟的果实和基本成熟的果实。其主要是采用震动原理来实现对树上果实的收获,果实可以是红枣、板栗、核桃、八旦木等坚果。为了方便描述,本技术对前后方向进行了初步定义,前方为靠近树的部分,但本技术应不受此限制。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摇树机,包括机架100、输入轴1、第一轴承座2、偏心轴3、第二轴承座4、传动拉杆5及摇摆支臂8。机架100包括机架平台101及连接在机架平台101前部上方的第一立架102,第一立架优选龙门型的框架结构,在第一立架102顶端设置有转轴;输入轴1通过第一轴承座2固定安装在机架平台101后部上方,输入轴1前端的输出端与偏心轴3固定连接,偏心轴3安装在第二轴承座4内,第二轴承座4与传动拉杆5下端连接;摇摆支臂8呈类L型,传动拉杆5的上端与摇摆支臂8的一端连接;摇摆支臂8的L型拐角铰接在位于第一立架102上端的转轴上。工作时,配合1、4所示,先将摇摆支臂8的一端与树通过绑带等连接,输入轴1的输入端通过传动轴9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把动力传递给输入轴1,输入轴1带动偏心轴3转动,随着偏心轴3的转动,带动第二轴承座4转动,第二轴承座4带动传动拉杆5上下运动(以及左右运动),传动拉杆5的上下运动带动摇摆支臂8绕转轴转动,使摇摆支臂8的树木连接端做前后晃动,实现通过摇摆支架8的摆动实现对树的晃动,以达到收获树上果实的目的。配合图1、4所示,传动拉杆5包括竖杆51、焊接在竖杆上下两端的两个U型连接叉52、53以及与两个U型连接叉52、53分别通过十字轴承连接的带圆盘的连接叉54、55,其中,位于上端的带圆盘的连接叉54与摇摆支臂8的一端连接,位于下端的带圆盘的连接叉55与第二轴承座4连接。对于上述呈类L型的摇摆支臂8,包括第一支臂81以及与传动拉杆连接的第二支臂82;第一支臂81包括两个平行的支臂板;每个支臂板上设置销孔,还包括与销孔配合的连接销。实际使用时,选择将连接销插入销孔内,连接销上再连接绑带,绑带绑在树上;另外,实际使用时,为方便果树的粗细、高矮不同,晃动程度不同,收获果实强度不同,摇摆支臂8设有可调节功能,如图4所示,可将销孔设置为多个,沿支臂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摇摆支臂可以根据果树果实成熟的程度调节摇树的频率(摆动角度不同)。为了进一步保证整机工作的稳定性,在机架平台101后部上方还设置有第二立架104,第二立架1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中间悬挂件105;中间悬挂件105也由两个平行板组成,中间悬挂件105的后段设置有销孔,销孔内设置有连接销,实际使用时,可将连接销与拖拉机固定连接,起到稳固作用。在上述机架的设置中,本实施例还包括斜向加强拉板106,斜向加强拉板106的上端与中间悬挂件105的前段固定连接;斜向加强拉板106的下端与第一立架102顶部固定连接。可采用螺母、螺栓用来夹紧斜向加强拉板和机架之间的固定。另外,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传动拉杆5两侧的斜向支撑103,斜向支撑103的上、下端分别与第一立架102顶端及机架平台101后部固定连接。另外,为了防止在收获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在机架平台101中部上方竖向安装有防护栏107,为了稳固防护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摇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输入轴、偏心轴、传动拉杆及摇摆支臂、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n所述机架包括机架平台及连接在机架平台前部上方的第一立架;/n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一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架平台后部上方,所述输入轴前端的输出端与偏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安装在第二轴承座内,所述第二轴承座与传动拉杆下端连接;/n所述摇摆支臂呈类L型,所述传动拉杆的上端与摇摆支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摇摆支臂的L型拐角铰接在位于第一立架上端的转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摇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输入轴、偏心轴、传动拉杆及摇摆支臂、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
所述机架包括机架平台及连接在机架平台前部上方的第一立架;
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一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架平台后部上方,所述输入轴前端的输出端与偏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安装在第二轴承座内,所述第二轴承座与传动拉杆下端连接;
所述摇摆支臂呈类L型,所述传动拉杆的上端与摇摆支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摇摆支臂的L型拐角铰接在位于第一立架上端的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拉杆包括竖杆、焊接在竖杆上下两端的两个U型连接叉以及与两个U型连接叉分别通过十字轴承连接的带圆盘的连接叉,其中,位于上端的带圆盘的连接叉与摇摆支臂的一端连接,位于下端的带圆盘的连接叉与第二轴承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类L型的摇摆支臂包括第一支臂以及与传动拉杆连接的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包括两个平行的支臂板;所述每个支臂板上设置销孔,还包括与销孔配合的连接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孔有多个,沿支臂板上下方向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佩
申请(专利权)人:冯晓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