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振型惯性超声电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4937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振型惯性超声电机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超声电机技术领域。弯振型惯性超声电机,包括:定子、压电陶瓷、碳纤维管、杆件、滑块和外壳。所述定子是圆环金属片,圆环外沿有均布的固定结构与外壳相连;所述压电陶瓷是平整的圆环形片,上、下各一片分别贴于定子上、下表面;所述碳纤维管和杆件组成一组摩擦副,将定子的弯振转化为杆件的上下运动;所述杆件与滑块固连,能够带动滑块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保证电机尺寸微小、满足微型变焦系统结构要求的同时,提供足够的转速输出和力矩输出。

A bending mode inertial ultrasonic moto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振型惯性超声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弯振型惯性超声电机。
技术介绍
超声电机在民用领域最典型的应用是驱动相机镜头。和传统电机相比,超声电机在微型化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微型变焦系统领域,超声电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微型变焦系统的一个典型应用是手机的变焦镜头,目前市面上主流手机还是通过数码变焦和多个镜头的结合实现变焦功能的,而数码变焦是建立在牺牲画面质量的基础上的,这就使得大部分手机镜头在变焦时的表现不尽人意,而微型超声电机可以作为搭载镜头的平台,在手机镜头上实现光学变焦,从而大大提升手机镜头的成像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弯振型惯性超声电机,能够满足微型变焦系统的要求,并且兼具一般超声电机的各项优点,如响应快、噪声低、无电磁干扰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弯振型超声电机,包括:定子1、压电陶瓷2、碳纤维管3、杆件4、滑块5、外壳6,所述定子1通过其边沿均布的固定结构固定于外壳6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振型惯性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压电陶瓷(2)、碳纤维管(3)、杆件(4)、滑块(5)、外壳(6);其中,/n所述定子(1)为圆环片子,固定于所述外壳(6)内侧凸台上,所述定子(1)的两侧固定有环形的压电陶瓷(2);在所述定子(1)的一侧,所述碳纤维管(3)固定在所述压电陶瓷(2)上;所述杆件(4)与所述碳纤维管(3)形成摩擦副,通过该摩擦副来传递所述定子(1)弯振产生的位移,从而推动所述滑块(5)移动,所述杆件(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块(5)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振型惯性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压电陶瓷(2)、碳纤维管(3)、杆件(4)、滑块(5)、外壳(6);其中,
所述定子(1)为圆环片子,固定于所述外壳(6)内侧凸台上,所述定子(1)的两侧固定有环形的压电陶瓷(2);在所述定子(1)的一侧,所述碳纤维管(3)固定在所述压电陶瓷(2)上;所述杆件(4)与所述碳纤维管(3)形成摩擦副,通过该摩擦副来传递所述定子(1)弯振产生的位移,从而推动所述滑块(5)移动,所述杆件(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块(5)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振型惯性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为圆环形片状结构,其圆周外沿有均匀分布的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振型惯性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2)设有与所述定子相匹配的环形结构,所述超声电机中设有两片同规格的压电陶瓷(2)上下两片分别固定于定子上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振型惯性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管(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压电陶瓷(2)的一侧表面上,固定的位置由所选用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颖许睿皮奥特尔·瓦西尔耶夫邱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