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芯模振动成型顶管的集线槽及其安装方法、芯模振动成型顶管及传感器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模振动制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芯模振动成型顶管的集线槽及其安装方法、芯模振动成型顶管及传感器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步伐的加快,地下结构施工方法也日新月异,顶管施工作为一种新型地下结构施工方法,随着其在城市地下管道、天然气输送管道、输水隧道等中的应用,在公路隧道中也开始逐步使用,如在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曲线管幕中的成功应用,使其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顶管法施工用钢筋混凝土顶管管节通常采用高强度干硬性混凝土材料,并结合芯模振动制管工艺制作,该工艺实现高度机械化和半自动化生产,同时简化施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和保证管道强度、精度满足长距离硬岩顶管施工要求,可提高预制管道在硬岩顶管施工中的适应性和顶进效率。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为了深入掌握集线槽筒状本体受力状况、管节四周外水压力情况、管岩接触压力和顶管顶力传递规律等,常需在顶管集线槽筒状本体预制过程中安装一系列传感器采集相应的监测数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芯模振动成型顶管的集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及/n集线槽本体,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集线槽本体用于存储放置传感器的导线,所述集线槽本体两端的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n第一防水布,包裹于所述集线槽本体的第一端口;及/n封口板,密封安装于所述集线槽本体的第二端口,且所述封口板设有多个集线孔,传感器的导线通过所述集线孔引入到所述集线槽本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芯模振动成型顶管的集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及
集线槽本体,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集线槽本体用于存储放置传感器的导线,所述集线槽本体两端的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第一防水布,包裹于所述集线槽本体的第一端口;及
封口板,密封安装于所述集线槽本体的第二端口,且所述封口板设有多个集线孔,传感器的导线通过所述集线孔引入到所述集线槽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芯模振动成型顶管的集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上固定有端部钢筋,且所述端部钢筋的末端与所述支架连接,自所述集线孔引出的导线捆绑在所述端部钢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芯模振动成型顶管的集线槽,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集线槽本体内的导线通过第二防水布包裹并捆绑为一束。
4.一种芯模振动成型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管;及
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芯模振动成型顶管的集线槽,支架与所述顶管管片的钢筋连接,集线槽本体的第二端口设于所述顶管的侧壁内,所述集线槽本体的第一端口位于所述顶管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模振动成型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的外壁安装有渗压计和/或土压力盒,所述顶管的侧壁内安装有应变计和钢筋应变片;
所述渗压计、所述土压力盒、所述应变计及所述钢筋应变片的导线沿着管片的纵向钢筋和环形钢筋延伸,并通过封口板上的集线孔归集到所述集线槽本体内。
6.一种芯模振动成型顶管集线槽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支架与顶管顶片的钢筋笼焊接,以将集线槽本体固定于所述顶管顶片上;
采用封口板将集线槽本体的第二端口封口,然后将传感器的导线穿过封口板的集线孔进入到集线槽本体内,采用第一防水布将集线槽本体的第一端口包裹;
顶管顶片浇筑的混凝土采用芯模振动,在浇筑完毕后即进行脱模;及
顶管顶入土体后开始监测时,凿开集线槽本体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庆旭,张朋,蒲端,刘大洋,韩坤林,刘文斌,代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