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F-P腔的四极化MIMO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87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F‑P腔的四极化MIMO天线,包括金属地板,底层介质基板,第一、二激励天线,第三、四激励天线,介质腔,上层介质基板,周期性金属贴片;上层介质基板与周期性金属贴片共同组成部分反射表面;部分反射表面、介质腔与金属地板、底层介质基板共同构成F‑P腔;部分反射表面构成F‑P腔的一端,金属地板和底层介质基板构成F‑P腔的另一端;第一、二激励天线,第三、四激励天线设置于介质腔内部。其中第一、二激励天线激励形成一个双极化微带贴片天线;第三、四激励天线激励形成两个正交的电偶极子天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利用天线结构,获得一种紧凑型、多极化、高增益MIMO天线设计。

A four polarization MIMO antenna based on F-P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F-P腔的四极化MIMO天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F-P腔的MIMO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MIMO技术是指在收发两端同时采用多个天线,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利用无线信道中的多径传播特性,可以建立多个并行的空间子信道,在不增加带宽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地高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信道容量,能够满足人们对大容量高质量通信的需求,因此MIMO技术被认为是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近年来,人们对小型化系统的需求日益提高,采用极化分集技术的紧凑型多极化MIMO系统被提出并被证明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的空间分集技术需要通过足够大的天线单元间距来获得低耦合特性,而极化分集技术很好的克服了这一缺点,既实现了收发两端多天线系统的设计,又大大地缩减了无线通信系统所需的空间体积。为了满足5G比4G网络的容量提升1000倍的目标,必须使用更大的带宽,而低频段的频谱资源趋于饱和,因此人们准备在5G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F-P腔的四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具有如下结构:/n金属地板(11),底层介质基板(12),第一、二激励天线(13),第三、四激励天线(14),介质腔(15),上层介质基板(16),周期性金属贴片(17);/n所述上层介质基板(16)与所述周期性金属贴片(17)共同组成部分反射表面(Partially Reflective Surface,PRS);/n所述部分反射表面、介质腔(15)与金属地板(11)、底层介质基板(12)共同构成F-P腔;所述部分反射表面构成所述F-P腔的一端,所述金属地板(11)和底层介质基板(12)构成所述F-P腔的另一端;/n所述第一、二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F-P腔的四极化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具有如下结构:
金属地板(11),底层介质基板(12),第一、二激励天线(13),第三、四激励天线(14),介质腔(15),上层介质基板(16),周期性金属贴片(17);
所述上层介质基板(16)与所述周期性金属贴片(17)共同组成部分反射表面(PartiallyReflectiveSurface,PRS);
所述部分反射表面、介质腔(15)与金属地板(11)、底层介质基板(12)共同构成F-P腔;所述部分反射表面构成所述F-P腔的一端,所述金属地板(11)和底层介质基板(12)构成所述F-P腔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二激励天线(13),第三、四激励天线(14)设置于所述介质腔(15)内部。其中第一、二激励天线(13)激励形成一个双极化微带贴片天线,得到两个正交的磁场分量;第三、四激励天线(14)激励形成两个正交的电偶极子天线,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大志王轶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传媒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