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双模态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双模态天线。
技术介绍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社会各方面与日俱增的需求,推动着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单极子、偶极子、螺旋天线、贴片天线等,性能单一,不能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满足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必须选取多种天线分别应用不同场景,有很大的局限性。可重构天线应运而生。本专利主要应用于方向图可重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指的是在辐射波束上具有可重构性。天线的自由空间辐射方向图主要由天线的电流分布决定,电流分布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其辐射特性的不同。能够充分利用电流和辐射特性的关系,即可实现天线方向图可重构。近年许多学者利用SSPPs结构设计了很多高性能天线,但是方向图可重构天线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究。专利文献CN110190377A公开了一种方向图可重构液体天线,包括液体单极子、液体反射面、接地板以及馈电结构。天线的馈电结构采用顶端加载金属圆盘的同轴探针实现。液体单极子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双模态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馈电结构、螺旋状的SSPPs传输与辐射结构、SMA接头;所述螺旋状的SSPPs传输与辐射结构由多条S形结构沿一直线等间距平行排列,并在平行面内依次等角度共轴旋转排列而成,每个相邻的S形结构间的旋转角度为18°,每个相邻的S形结构间的距离相等;/n所述馈电结构包括两种形式,当天线工作在端射模式时,馈电结构作为印刷单极子,位于螺旋状的SSPPs传输与辐射结构的一端,馈电结构与螺旋状的SSPPs传输与辐射结构存在间距;/n所述SMA接头位于印刷单极子激励结构底部,对印刷单极子激励结构进行馈电;/n当天线工作在侧射模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双模态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馈电结构、螺旋状的SSPPs传输与辐射结构、SMA接头;所述螺旋状的SSPPs传输与辐射结构由多条S形结构沿一直线等间距平行排列,并在平行面内依次等角度共轴旋转排列而成,每个相邻的S形结构间的旋转角度为18°,每个相邻的S形结构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馈电结构包括两种形式,当天线工作在端射模式时,馈电结构作为印刷单极子,位于螺旋状的SSPPs传输与辐射结构的一端,馈电结构与螺旋状的SSPPs传输与辐射结构存在间距;
所述SMA接头位于印刷单极子激励结构底部,对印刷单极子激励结构进行馈电;
当天线工作在侧射模式时,馈电结构采用共面波导渐变到微带线的结构;
所述SMA接头连接共面波导的入口,共面波导渐变到微带线的结构的另一端直接与螺旋状的SSPPs传输与辐射结构的轴末端连接;
所述印刷单极子激励结构、所述共面波导结构均设置在介质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双模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单极子激励结构采用的介质板为双层板;
所述印刷单极子激励结构采用的介质板采用介质材料为FR-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双模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面波导结构采用的介质板为单层板;
所述共面波导结构采用的介质板采用的介质材料为FR-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军平,谢超,任超凡,王堃,金荣洪,梁仙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