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43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涉及无线通信领域。该单极子天线为平面结构,包括:介质板(1)、共面波导(2)、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用于馈电的共面波导(2)的馈线(20)的一端与半环形辐射贴片(3)的中心位置连接,弧形微带线(4)位于半环形辐射贴片(3)的正上方;在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之间印刷有多个圆环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的阵列(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通过加载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使得普通的单极子天线实现了更加良好的阻抗匹配,同时也获得了增益的提高,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易加工,高增益,低损耗等优点。

A new monopole antenna loaded with left-handed material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
本技术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
技术介绍
左手材料是一种最为经典的超材料,被定义为在某些频段内同时具有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由周期性尺寸远远小于工作波长的人工单元结构组成,这类材料可呈现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因其不受地理环境的约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输与交换,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无线通信方式的多样化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随处可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信息往往是通过无线电磁波进行传输,而天线做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好坏直观地影响到无线通信的效率和质量。而伴随着当今各类通信系统的飞速成长,业界对天线的多项性能和指标同时达成的渴望也愈加浓烈,良好的性能参数需要在天线的设计中开发更加新颖特异的结构,并且需要更具高品质的板材来支持天线设计,显而易见,天线的成本在无形中大幅度的提升了。但是,超材料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找到了可行的办法,通过设计超材料的加载,可以使制作天线的成本得以控制的同时提升天线的多项性能参数,因此,将超材料和天线有效的结合,以此来提高天线性能参数的研究存在着深远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众多学者将超材料应用于天线设计,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超材料作为一种全新的人工电磁材料,由于其具有负的折射率、负的群速度、逆多普勒效应等一系列奇特的物理性质,将其应用于传统的天线设计中,可显著的改善天线的工作性能,如提高增益、增加带宽、小型化、实现多频段以及降低天线间的耦合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超材料的新型天线不仅能改善其某一个指标,同时还能提髙多个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通过加载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使得普通的单极子天线实现了更加良好的阻抗匹配,同时也获得了增益的提高,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易加工,高增益,低损耗等优点。本技术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包括:单极子天线介质板(1)、共面波导(2)、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组成;用于馈电的共面波导(2)的馈线(20)的一端与半环形辐射贴片(3)的中心位置连接,位于半环形辐射贴片(3)上方的弧形微带线(4)为半环形辐射体的近场共振寄生单元;在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之间印刷有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的阵列(5);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的阵列(5)的每个单元包括为印刷在左手材料单元介质板(1)上的圆回形贴片(10);圆回形贴片(10)由两个外部半圆(6、6’)、两个内部半圆(7、7’)和一根过圆心的微带线(8)构成;两个外部半圆(6、6’)上下排列,两个内部半圆(7、7’)相较于外部的半圆绕圆心旋转了90°,呈左右排列。所述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该天线可以通过调节弧形寄生单元,便能与驱动单元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近场共振寄生单元的尺寸远大于驱动单元的尺寸,这便使得弧形寄生单元为天线的主要辐射体。所述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在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之间印刷的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的阵列(5)可以由1—3个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当只加载1个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时,该左手材料单元位于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居中位置;当加载2个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时,该左右2个左手材料单元在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之间垂直居中并且在中线两侧对称分布;当加载3个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时,中间的左手材料单元在相对于左右两侧的2个单元垂直方向上向上平移半个内部圆环半径的距离,3个左手材料单元形成一个倒V形的阵列。所述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采用厚度为1.2mm的FR4介质板,尺寸为25mmX30mm;左手材料单元的尺寸为5mmX5mm。本技术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易加工,高增益,低损耗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单极子天线结构示意图。图2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加载1-3个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结构示意图。图4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的回波损耗对比图。图5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的方向图对比图。图6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的辐射效率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包括单极子天线介质板1、共面波导2、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组成;用于馈电的共面波导2的馈线20的一端与半环形辐射贴片3的中心位置连接,位于半环形辐射贴片3上方的弧形微带线4为半环形辐射体的近场共振寄生单元;在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之间印刷有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的阵列5;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的阵列5的每个单元为印刷在左手材料单元介质板9上的圆回形贴片10;圆回形贴片10由两个外部半圆6、6’、两个内部半圆7、7’和一根过圆心的微带线8构成;两个外部半圆6、6’上下排列,两个内部半圆7、7’相较于外部的半圆绕圆心旋转了90°,呈左右排列。所述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该天线可以通过调节弧形寄生单元,便能与驱动单元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近场共振寄生单元的尺寸远大于驱动单元的尺寸,这便使得弧形寄生单元为天线的主要辐射体。所述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在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之间印刷的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的阵列5可以由1—3个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当只加载1个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时,该左手材料单元位于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居中位置;当加载2个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时,该左右2个左手材料单元在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之间垂直居中并且在中线两侧对称分布;当加载3个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时,中间的左手材料单元在相对于左右两侧的2个单元垂直方向上向上平移半个内部圆环半径的距离,3个左手材料单元形成一个倒V形的阵列。所述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采用厚度为1.2mm的FR4介质板,尺寸为25mmX30mm;左手材料单元的尺寸为5mmX5mm。通过仿真软件对天线进行多次的调节实验,得到该天线加载不同个数的回波损耗对比图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天线未加载左手材料时的S11<-10dB的频段为5.27GHz-7.9GHz,谐振点为5.6GHz,在谐振点处的S11值为-31dB,同时在6.5GHz附近存在一个S11值为-21dB的谐振点;加载一个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的天线工作带宽为5.59GHz-8.2GHz,整体比未加载左手材料前往高频移动了近300MHz,谐振点上移至5.8GHz,此处S11值为-29dB,加载两个左手材料单元的天线的带宽与加载一个左手材料的带宽和谐振点几乎一致,不同的是其在谐振点处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极子天线介质板(1)、共面波导(2)、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用于馈电的共面波导(2)的馈线(20)的一端与半环形辐射贴片(3)的中心位置连接,弧形微带线(4)位于半环形辐射贴片(3)的正上方,是半环形辐射体的近场共振寄生单元;在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之间印刷有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的阵列(5);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的阵列(5)的每个单元包括左手材料单元介质板(9)及印刷在左手材料单元介质板(9)上的圆回形贴片(10);圆回形贴片(10)由两个外部半圆(6、6’)、两个内部半圆(7、7’)和一根过圆心的微带线(8)构成;两个外部半圆(6、6’)上下排列,两个内部半圆(7、7’)相交于外部的半圆绕圆心旋转了90°,呈左右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加载左手材料单元的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极子天线介质板(1)、共面波导(2)、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用于馈电的共面波导(2)的馈线(20)的一端与半环形辐射贴片(3)的中心位置连接,弧形微带线(4)位于半环形辐射贴片(3)的正上方,是半环形辐射体的近场共振寄生单元;在半环形辐射贴片(3)和弧形微带线(4)之间印刷有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的阵列(5);圆回形左手材料单元构成的阵列(5)的每个单元包括左手材料单元介质板(9)及印刷在左手材料单元介质板(9)上的圆回形贴片(10);圆回形贴片(10)由两个外部半圆(6、6’)、两个内部半圆(7、7’)和一根过圆心的微带线(8)构成;两个外部半圆(6、6’)上下排列,两个内部半圆(7、7’)相交于外部的半圆绕圆心旋转了90°,呈左右排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燕妮向晶申东娅马祖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