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专用合金电感粉末冶金二次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809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感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5G专用合金电感粉末冶金二次成型工艺。在电感件制作工序中,通过将电感件分为电感第一构件和电感第二构件后,再将电感第一构件和电感第二构件相互压合,即可形成所需的电感芯体,其采用二次压制代替了传统切屑的加工方式,整个加工工艺中无需在工件上去除材料,故省却了回收合金粉的工序。另外本工艺整个过程没有对工件的表面进行破坏,保持合金粉表面绝缘层的完整,无需进行后续的绝缘加工。使得整个制作工序相对传统工序更加简单,而且省时省料。

Secondary forming process of 5g special alloy inductor powder metallu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G专用合金电感粉末冶金二次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感的制造
,尤其涉及5G专用合金电感粉末冶金二次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合金粉电感元件的制作过程是通过合金粉压制形成电感芯体后,并在电感芯体上绕线形成电感件。而一般电感芯体的形状是两侧摆部尺寸大于中间的绕线中柱,比如截面为工字型的电感芯体,其制作过程通常如图1所示,先压制出整体宽度一致的电感芯体预成型件,再通过切屑工序对预成型件中部环切,除去多余的部分91,使其中部形成中柱92,即可形成电感芯体。据统计,在切屑时工件被切割的材料高达40%,故在切屑过程中,为了不浪费材料,还需要对切屑料进行回收处理。而由于切屑时破坏了材料表层上的绝缘层,后续还要经过绝缘处理。故现有电感芯体的加工工艺需要切屑的方式导致整个工艺加工时间长,而且后续工序多,加工复杂,严重影响成型效率,而且切屑加工对材料的流失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感芯体压制后还需经过切屑加工成型导致工序繁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5G专用合金电感粉末冶金二次成型工艺。r>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5G专用合金电感粉末冶金二次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合金粉在第一模具中压制出电感第一构件(1),其中,所述电感第一构件(1)包括摆部(11)和至少一设于摆部(11)下端的中柱(12),且压制前预先在第一模具上调整中柱(12)的成型尺寸使中柱(12)具有压合余量;/n在第二模具或第一模具中压制出电感第二构件(2),所述电感第二构件(2)至少包括第二摆部(21);/n将电感第一构件(1)与电感第二构件(2)置于压合模具中相互压合,形成一体的电感件,且压合前将第二构件(2)与中柱(12)的端面正对,压合过程中使中柱(12)沿长度方向压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5G专用合金电感粉末冶金二次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合金粉在第一模具中压制出电感第一构件(1),其中,所述电感第一构件(1)包括摆部(11)和至少一设于摆部(11)下端的中柱(12),且压制前预先在第一模具上调整中柱(12)的成型尺寸使中柱(12)具有压合余量;
在第二模具或第一模具中压制出电感第二构件(2),所述电感第二构件(2)至少包括第二摆部(21);
将电感第一构件(1)与电感第二构件(2)置于压合模具中相互压合,形成一体的电感件,且压合前将第二构件(2)与中柱(12)的端面正对,压合过程中使中柱(12)沿长度方向压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专用合金电感粉末冶金二次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第一构件(1)的中柱(12)密度小于所述摆部(11)的密度,且压合成型的电感件中,所述中柱(12)的密度等于所述摆部(11)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G专用合金电感粉末冶金二次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第一构件(1)中,所述中柱(12)的密度为4~5.5g/cm3,所述摆部(11)的密度为6.3~6.5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专用合金电感粉末冶金二次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康洋柯绍钧彭焕林何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佑磁芯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