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重介质碳酸盐岩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开发
,具体涉及双重介质碳酸盐岩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勘探开发的力度不断增强,目前所遇到的油气藏类型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气藏的探明储量不断增加。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气藏不同于常规砂岩气藏,其内部由于有大量天然裂缝的存在,形成了裂缝与孔隙双重介质系统,从而使得其渗流特征和流体交换关系更加复杂,制定开发方案的难度更大。对于裂缝和孔隙同时发育的碳酸盐岩的渗流特征的研究,通常做法是构建裂缝和具有一般孔隙介质的岩块系统,利用有限元法耦合流体在孔隙和裂缝不同介质中的流动特征进行求解计算。由于这类方法的运算过程较为复杂且对于非均质性强的岩心样品需要构建足够大的模型,大大增加了研究周期,使得该方法不能被大规模推广使用。孔隙网络模型自20世纪50年代引入岩心分析领域以来,已逐渐成为对岩心微观孔隙结构表征以及微观渗流特征预测的重要工具。以往的孔隙网络模型构建方法主要用于多孔介质,而由于裂缝空间的连续性及三维拓展 ...
【技术保护点】
1.双重介质碳酸盐岩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采集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样品,对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样品进行扫描,获取无损的三维图像;/n步骤二:对三维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处理,从三维图像中提取出包含孔隙空间和裂缝空间的待识别空间;/n步骤三:对待识别空间进行形态分析,并根据形态分析结果完成孔隙空间和裂缝空间的分离;/n步骤四:采用球体填充方法分别对分离出的孔隙空间和裂缝空间进行网络模型构建,获得孔隙网络模型和裂缝网络模型;/n步骤五:在孔隙网络模型和裂缝网络模型之间添加连通喉道,完成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重介质碳酸盐岩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样品,对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样品进行扫描,获取无损的三维图像;
步骤二:对三维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处理,从三维图像中提取出包含孔隙空间和裂缝空间的待识别空间;
步骤三:对待识别空间进行形态分析,并根据形态分析结果完成孔隙空间和裂缝空间的分离;
步骤四:采用球体填充方法分别对分离出的孔隙空间和裂缝空间进行网络模型构建,获得孔隙网络模型和裂缝网络模型;
步骤五:在孔隙网络模型和裂缝网络模型之间添加连通喉道,完成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介质碳酸盐岩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采用CT扫描仪对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样品进行CT扫描,获取无损的三维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重介质碳酸盐岩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样品三维图像的具体过程包括:首先,利用CT扫描仪对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样品进行扫描,获得投影数据;然后,利用图像重建方法将投影数据重建成岩心灰度图像;最后,对灰度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样品的三维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介质碳酸盐岩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对孔隙空间和裂缝空间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包括:
S31、测量获得孔隙空间和裂缝空间的三维长度和三维最小宽度数据;
S32、计算得到三维长度与三维最小宽度的比值;
S33、设定阈值,将计算得到的比值与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定裂缝空间或孔隙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介质碳酸盐岩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所述球体填充方法为:采用中心线提取方法描绘三维空间展布及拓扑结构,然后以中心线体素为球心,以空间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寅,袁雯,明治良,刘义,
申请(专利权)人:科吉思石油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