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能源回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32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能源回收系统,属于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技术领域,应用于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中,该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包括减压器和回热器,能源回收系统设置在减压器和回热器之间,所述能源回收系统包括与减压器前端连接的永磁体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回热器后减压器前安装,采用多级全封闭式永磁体电机回收机组,解决了回收能源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泄漏的问题,充分高效回收减压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同时通过快速蓄能模块、磷酸铁锂电池组和并网逆变器使回收能源波动全部通过快速蓄能模块充分吸收,实现回收能源与输入能源的动态自动匹配与调节,与输入市电线路并网,实现高效自动调节与分配。

Energy recovery system of MW level Transcritical CO 2 combined cooling and heat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能源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能源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在MW级大型跨临界二氧化碳系统中,减压部分利用专门的减压器进行减压,但在此过程中,无法收回因减压带来的能量损失,由于二氧化碳高压力、易泄露、以及二氧化碳含油的特点,无法使用膨胀机回收能量,造成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能源回收系统,具有采用多级回收能源模组,最大限度提高回收能源效率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能源回收系统,应用于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中,该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包括减压器和回热器,能源回收系统设置在减压器和回热器之间,所述能源回收系统包括与减压器前端连接的永磁体电机,所述永磁体电机设置有多组并串联连接,所述永磁体电机的最前端与回热器连接,所述永磁体电机电流输出端均连接至快速蓄能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快速蓄能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磷酸铁锂电池组的输入端,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组的输出端与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压缩机组的输入端,为压缩机组进行电能供应。优选的,所述永磁体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为永磁体,且设置在定子的内部,所述定子为线圈,所述转子和定子采用全封闭式。优选的,所述压缩机组包括有至少五台并联在一起的CO2压缩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回热器后减压器前安装,采用多级全封闭式永磁体电机回收机组,解决了回收能源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泄漏的问题,充分高效回收减压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同时通过快速蓄能模块、磷酸铁锂电池组和并网逆变器使回收能源波动全部通过快速蓄能模块充分吸收,实现回收能源与输入能源的动态自动匹配与调节,与输入市电线路并网,实现高效自动调节与分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能源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永磁体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缩机组;2、并网逆变器;3、磷酸铁锂电池组;4、快速蓄能模块;5、减压器;6、永磁体电机;61、转子;62、定子;7、回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能源回收系统,应用于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中,该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包括减压器5和回热器7,能源回收系统设置在减压器5和回热器7之间,能源回收系统包括与减压器5前端连接的永磁体电机6,永磁体电机6包括转子61和定子62,转子61为永磁体,且设置在定子62的内部,定子62为线圈,转子61和定子62采用全封闭式,永磁体电机6设置有多组并串联连接,永磁体电机6设置为多级回收能源模组,最大限度提高回收能源效率,永磁体电机6的最前端与回热器7连接,永磁体电机6电流输出端均连接至快速蓄能模块4的输入端,快速蓄能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至磷酸铁锂电池组3的输入端,磷酸铁锂电池组3的输出端与并网逆变器2的输入端连接,并网逆变器2的输出端连接至压缩机组1的输入端,为压缩机组1进行电能供应,压缩机组1包括有至少五台并联在一起的CO2压缩机,线圈和永磁体采用全封闭式,可防止二氧化碳在运转中泄漏,以解决回收能源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泄漏的问题,将长期运转泄漏风险控制在10PPM以内,利用流动气液混合状态的二氧化碳带动永磁体电机6中的转子61,在线圈中产生电流,输出至外围快速蓄能模块4,将回收能源波动全部通过快速蓄能模块4充分吸收,再由快速蓄能模块4经过并网逆变器2逆变成380V50HZ恒定输出,供压缩机组1使用,并网逆变器2保证了回收能源与输入能源的动态自动匹配与调节问题,保证回收能源的充分高效利用。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还包括气冷器、蒸发器、DCS控制柜等机构,DCS控制柜的输入端分别电性压缩机组1中的每组CO2压缩机。快速蓄电模块电流负荷计算与磷酸铁锂电池容量计算,使回收能源波动全部通过快速蓄能模块4充分吸收:快速蓄电模块电流负荷计算I=N*P*0.8/V/η/1.732N:压缩机数量P:压缩机功率0.8:能量损失系数(实验测试)V:电压η:功率因数1.732:三相电流转换系数快速蓄电模块中磷酸铁锂电池容量计算C=V*I*η*1.732*0.5hC:电池容量I:快速蓄能模块电流V:电压η:功率因数1.732:三相电流转换系数0.5h:快速蓄电模块缓冲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专利技术在回热器7后减压器5前安装,二氧化碳驱动全封闭式发电模组永磁体电机6,采用多级模组串联,将高压二氧化碳变成低压二氧化碳,将压差能量转换成电能量,通过快速蓄电模块4,将回收能源波动全部通过快速蓄能模块4充分吸收,将电能蓄至磷酸铁锂电池组3,再将电能逆变后与压缩机组1供电线路并网,实现能量回收再利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能源回收系统,应用于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中,该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包括减压器(5)和回热器(7),能源回收系统设置在减压器(5)和回热器(7)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回收系统包括与减压器(5)前端连接的永磁体电机(6),所述永磁体电机(6)设置有多组并串联连接,所述永磁体电机(6)的最前端与回热器(7)连接,所述永磁体电机(6)电流输出端均连接至快速蓄能模块(4)的输入端,所述快速蓄能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至磷酸铁锂电池组(3)的输入端,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组(3)的输出端与并网逆变器(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2)的输出端连接至压缩机组(1)的输入端,为压缩机组(1)进行电能供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W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能源回收系统,应用于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中,该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包括减压器(5)和回热器(7),能源回收系统设置在减压器(5)和回热器(7)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回收系统包括与减压器(5)前端连接的永磁体电机(6),所述永磁体电机(6)设置有多组并串联连接,所述永磁体电机(6)的最前端与回热器(7)连接,所述永磁体电机(6)电流输出端均连接至快速蓄能模块(4)的输入端,所述快速蓄能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至磷酸铁锂电池组(3)的输入端,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组(3)的输出端与并网逆变器(2)的输入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正刚杨积栋李媛陈浩王正平宣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正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