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栏杆单体和新型栏杆装配式楼梯扶手栏杆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栏杆单体和新型栏杆装配式楼梯扶手栏杆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楼梯栏杆的生产、运输、安装等因素的限制,相邻楼梯扶手栏杆之间的连接常需现场人工采用相应的连接件进行焊接、打磨、抛光等工序,以保证相邻楼梯扶手杆连接牢固。但由于构件的工厂生产误差、现场安装偏差等因素,经常出现安装不协调,甚至无法安装的问题,导致楼梯栏杆的安装成为楼梯施工的一个难题。由于常用的楼梯扶手栏杆的安装技术需焊接,所以常采用立柱类的不锈钢栏杆,结构单调,装饰效果不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特别是不锈钢扶手中立管和主管连接处需要人工磨口,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人的组装效率,且打磨过程中易受伤,使得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操作不便,工序较多,增加成本,产生安全隐患。焊接后即使打磨、抛光也不容易保证安装后表面完全平整、光滑,而影响其外观效果。同时不锈钢扶手不需要时只能切割拆除,而且拆下的废料无法再利用,不能重新组装利用,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栏杆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单体(1)包括一体化立柱(1.1),一体化立柱(1.1)的顶端一体连接有上部横杆(1.2),一体化立柱(1.1)的底端预埋有U型连码(1.3),上部横杆(1.2)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1.4),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1.5),一个所述上部横杆(1.2)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4)能够与另一个所述上部横杆(1.2)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5)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栏杆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单体(1)包括一体化立柱(1.1),一体化立柱(1.1)的顶端一体连接有上部横杆(1.2),一体化立柱(1.1)的底端预埋有U型连码(1.3),上部横杆(1.2)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1.4),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1.5),一个所述上部横杆(1.2)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4)能够与另一个所述上部横杆(1.2)的所述第二连接端(1.5)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栏杆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1.4)与所述第二连接端(1.5)二者中一者为凹槽,另一者为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栏杆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1.5)与第一连接端(1.4)相对且高低交错设置,第一连接端(1.4)的中段上表面具有凹槽一(3),第二连接端(1.5)的端部具有与凹槽一(3)配合的凸块一(4),第二连接端(1.5)的中段下表面具有凹槽二(5),第一连接端(1.4)的端部具有与凹槽二(5)相配合的凸块二(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栏杆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一(4)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三(7),第二连接端(1.5)尾端具有与凹槽三(7)配合的凸块三(8),凸块二(6)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四(9),第一连接端(1.4)的尾端设置有与凹槽四(9)相配合的凸块四(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栏杆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1.5)的上表面粘贴有防滑纹面层(1.6),所述防滑纹面层(1.6)与上部横杆(1.2)上表面之间在工厂预制时通过抗剪性能大于40MPa的聚氯乙烯树脂胶进行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栏杆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码(1.3)两端通过M8螺杆与一体化立柱(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栏杆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码(1.3)底端通过预制楼梯梯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伟,姜绍杰,张宗军,吴丁华,薛建新,廖逸安,张亚东,刘军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