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汉兰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建筑幕墙通风功能的幕墙玻璃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16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幕墙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建筑幕墙通风功能的幕墙玻璃框架结构,包括有幕墙框架、幕墙框架、幕墙框架、连通管、太阳能储能机构、顶部连通机构和光照传感器和控制机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设置在幕墙框架两侧,连通管设置在幕墙框架底端内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并且底端通过连通管与幕墙内侧连通,太阳能储能机构设置在封闭空间内,顶部连通机构设置在幕墙框架顶端内部,封闭空间顶端通过顶部连通机构与幕墙外侧连通,光照传感器设置在幕墙框架内部且工作端朝向幕墙外侧,所述机构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该装置能有效地防止高温状态下玻璃幕墙会出现炸裂的情况。

A glass frame structure of curtain wall with ventilation function of building curtai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建筑幕墙通风功能的幕墙玻璃框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幕墙结构
,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建筑幕墙通风功能的幕墙玻璃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与玻璃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墙体有单层和双层玻璃两种,玻璃幕墙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高层建筑的玻璃目前基本是不可活动的,目前与建筑墙体之间的通风散热效果直接对于幕墙玻璃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中的安全性有所影响,而光照较强的季节,玻璃幕墙内外温差较大,会使得玻璃两面受热不均,外侧受热膨胀,内侧受冷会收缩,必然造成开裂,从而导致高空坠物的危险性,从而需要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的幕墙玻璃框架结构。中国专利CN201810383961.3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节能通风玻璃幕墙,包括可调角度式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可调角度式太阳能电池板一侧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电机由可控ECU控制,所述可控ECU控制风扇的转动,所述风扇和内嵌隔离式防尘网连接,所述内嵌隔离式防尘网底部和光感传感器连接,所述光感传感器和双层玻璃幕墙结构连接,所述双层玻璃幕墙结构上方固定有磁性吸条,所述双层玻璃幕墙结构下方和内嵌隔离式防尘网连接,所述内嵌隔离式防尘网侧边和空气过滤器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和温度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和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和风扇连接,所述风扇和出风口连接,最后两个部件温度湿度传感器和可充电USB接口连接。该装置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建筑幕墙通风功能的幕墙玻璃框架结构,该技术方案解决了高温状态下玻璃幕墙易开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有幕墙框架、幕墙框架、幕墙框架、连通管、太阳能储能机构、顶部连通机构和光照传感器和控制机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设置在幕墙框架两侧,连通管设置在幕墙框架底端内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并且底端通过连通管与幕墙内侧连通,太阳能储能机构设置在封闭空间内,顶部连通机构设置在幕墙框架顶端内部,封闭空间顶端通过顶部连通机构与幕墙外侧连通,光照传感器设置在幕墙框架内部且工作端朝向幕墙外侧,控制模块设置在幕墙框架底端内部,太阳能储能机构、顶部连通机构和光照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优选的,幕墙框架包括有底柱、顶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竖直设置在底柱两端,顶柱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端,顶柱竖直投影面与底柱重合。优选的,底柱和顶柱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底部内侧分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端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底柱两端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进气口及第一连通口均通过连通管连通,顶柱两端第二连通口和第一出气口及第二出气口均通过顶部连通机构连通。优选的,第一凹槽内部还设置有同轴向的第一凹槽;太阳能储能机构包括有、安装板、安置架、转辊、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伺服电机和蓄电池,太阳能板同轴设置在安装板两侧,安置架设置在安装板两端,转辊同轴设置在安置架上形成一体板,多个一体板均同轴向设置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的形成的封闭空间内,一体板两端均通过转辊转动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第一锥齿轮同轴设置在贯穿第一凹槽的转辊上,多个第二锥齿轮同轴向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底端,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一立柱中,第二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一伺服电机工作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组件与蓄电池电连接。优选的,顶柱和第一立柱内部还分别设置有同轴向的第二放置槽和第一凹槽,顶部连通机构包括有活动阻塞机构和抽气机构,活动阻塞机构设置在第二放置槽的两端,抽气机构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顶端,抽气机构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连通,活动阻塞机构与第二连通口连通,活动阻塞机构与抽气机构之间连通。优选的,活动阻塞机构包括有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通孔球、第二转轴和第二伺服电机,活动阻塞机构和第二通气管垂直连通,第一通气管与抽气机构连通,第二通气管与第二连通口连通,通孔球同轴转动设置在活动阻塞机构和第二通气管连通处内部,通孔球内部设置有垂直通孔,第二转轴与第一通气管同轴贯穿连通处于通孔球固定连接,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二放置槽中,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抽气机构包括有第三通气管、第四通气管、涡轮风扇和第三伺服电机,第三通气管与第四通气管垂直连通,第三通气管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连通,第四通气管与活动阻塞机构连通,第三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顶端,第三伺服电机的工作轴与第三通气管同轴贯穿连通处并与涡轮风扇同轴固定连接,涡轮风扇靠近所述出气口。优选的,还包括有手动旋转机构,手动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三转轴、第四转轴和旋转头,第三转轴贯穿第一立柱与太阳能储能机构转动轴固定连接,第四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内部,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分别同轴安装在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上,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旋转头转动设置在第一立柱内侧且贯穿第一立柱与第四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优选的,幕墙框架还包括有内嵌隔离式防尘网,内嵌隔离式防尘网同轴设置在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上。优选的,幕墙框架还包括有防污罩,防污罩设置在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外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工作人员将幕墙框架安装在大楼上,当光照传感器检测到光照过强时,发生信号给控制模块,从而使得控制模块控制太阳能储能机构进行储能,同时打开顶部连通机构,从而使得顶部连通机构进行抽气,因为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形成的封闭空间底端通过连通管与幕墙内侧连通,且封闭空间顶端通过顶部连通机构与幕墙外侧连通,从而使得大楼内部冷空气通过连通管经过封闭空间再通过顶部连通机构向外排出,在此过程中,冷空气对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幕墙内外的空气对流,从而避免玻璃在阳光暴晒情况下自爆或出现裂痕,而太阳能储能机构储存的电能够为设备提供动力,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该装置通过太阳能自动提供电力,节能环保,且能有效地防止高温状态下玻璃幕墙会出现炸裂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图3的A-A方向剖视图;图5为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7为图6的C-C方向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顶部连通机构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顶部连通机构的正视图;图10为图9的D-D方向剖视图;图11为图9的E-E方向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幕墙框架的立体图一;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幕墙框架的立体图二;图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建筑幕墙通风功能的幕墙玻璃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幕墙框架(1)、幕墙框架(1)、幕墙框架(1)、连通管(4)、太阳能储能机构(5)、顶部连通机构(6)和光照传感器(7)和控制机构,第一玻璃板(2)和第二玻璃板(3)设置在幕墙框架(1)两侧,连通管(4)设置在幕墙框架(1)底端内部,第一玻璃板(2)和第二玻璃板(3)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并且底端通过连通管(4)与幕墙内侧连通,太阳能储能机构(5)设置在封闭空间内,顶部连通机构(6)设置在幕墙框架(1)顶端内部,封闭空间顶端通过顶部连通机构(6)与幕墙外侧连通,光照传感器(7)设置在幕墙框架内部且工作端朝向幕墙外侧,控制模块设置在幕墙框架(1)底端内部,太阳能储能机构(5)、顶部连通机构(6)和光照传感器(7)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建筑幕墙通风功能的幕墙玻璃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幕墙框架(1)、幕墙框架(1)、幕墙框架(1)、连通管(4)、太阳能储能机构(5)、顶部连通机构(6)和光照传感器(7)和控制机构,第一玻璃板(2)和第二玻璃板(3)设置在幕墙框架(1)两侧,连通管(4)设置在幕墙框架(1)底端内部,第一玻璃板(2)和第二玻璃板(3)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并且底端通过连通管(4)与幕墙内侧连通,太阳能储能机构(5)设置在封闭空间内,顶部连通机构(6)设置在幕墙框架(1)顶端内部,封闭空间顶端通过顶部连通机构(6)与幕墙外侧连通,光照传感器(7)设置在幕墙框架内部且工作端朝向幕墙外侧,控制模块设置在幕墙框架(1)底端内部,太阳能储能机构(5)、顶部连通机构(6)和光照传感器(7)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建筑幕墙通风功能的幕墙玻璃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幕墙框架(1)包括有底柱(1a)、顶柱(1b)、第一立柱(1c)和第二立柱(1d),第一立柱(1c)和第二立柱(1d)竖直设置在底柱(1a)两端,顶柱(1b)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1c)和第二立柱(1d)顶端,顶柱(1b)竖直投影面与底柱(1a)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建筑幕墙通风功能的幕墙玻璃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柱(1a)和顶柱(1b)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口(1a1)和第二连通口(1b1);第一立柱(1c)和第二立柱(1d)底部内侧分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c1)和第二进气口(1d1),第一立柱(1c)和第二立柱(1d)顶端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气口(1c2)和第二出气口(1d2);底柱(1a)两端第一连通口(1a1)和第二进气口(1d1)及第一连通口(1a1)均通过连通管(4)连通,顶柱(1b)两端第二连通口(1b1)和第一出气口(1c2)及第二出气口(1d2)均通过顶部连通机构(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建筑幕墙通风功能的幕墙玻璃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1c3)内部还设置有同轴向的第一凹槽(1c3);太阳能储能机构(5)包括有5a1、安装板(5b)、安置架(5c)、转辊(5d)、第一锥齿轮(5e)、第二锥齿轮(5f)、第一转轴(5g)、第一齿轮(5h)、第二齿轮(5i)、第一伺服电机(5j)和蓄电池(5k),太阳能板(5a)同轴设置在安装板(5b)两侧,安置架(5c)设置在安装板(5b)两端,转辊(5d)同轴设置在安置架(5c)上形成一体板,多个一体板均同轴向设置在第一玻璃板(2)和第二玻璃板(3)的形成的封闭空间内,一体板两端均通过转辊(5d)转动设置第一立柱(1c)和第二立柱(1d)之间,第一锥齿轮(5e)同轴设置在贯穿第一凹槽(1c3)的转辊(5d)上,多个第二锥齿轮(5f)同轴向设置在第一转轴(5g)上,第一转轴(5g)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1c3)中,第一锥齿轮(5e)与第二锥齿轮(5f)啮合,第一齿轮(5h)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5g)底端,第一伺服电机(5j)设置在第一立柱(1c)中,第二齿轮(5i)同轴设置在第一伺服电机(5j)工作轴上,第一齿轮(5h)与第二齿轮(5i)啮合,太阳能板(5a)通过太阳能组件与蓄电池(5k)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建筑幕墙通风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汉兰
申请(专利权)人:田汉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