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4138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04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包括前排墙、后排桩以及设置在前排墙与后排桩之间的连接板,前排墙的顶部设置有前排墙冠梁,后排桩的顶部设置有后排桩冠梁;前排墙的内侧竖筋沿连接板的顶部、后排桩冠梁的外侧、及连接板的底部弯曲构成墙内侧P型筋;前排墙的外侧竖筋绕过墙内侧P型筋位于连接板顶部的筋段向下弯折;在后排桩桩顶与连接板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设置有小箍筋;在相邻后排桩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内,设置有大箍筋,后排桩的所有竖向纵筋在顶部弯折一定长度,构成桩L型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保证连接前排墙和后排桩的连接板的刚度,承受弯矩和剪力,又可大大简化连接板的配筋方式,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A plat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ront wall and back pile double row suppor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城市基坑工程往往具有以下典型特点:地下室外墙邻近建筑规划红线;场地范围富存高地下水;建筑规划红线外禁止使用锚杆等支护结构。虽然传统悬臂桩支护或内支撑支护技术可以在建筑规划红线范围内施工,不受周边地下设施影响,但是悬臂桩支护基坑深度一般不超过6米。而内支撑支护技术需在基坑开挖的平面范围内施工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梁或钢结构支撑构件,不仅影响土方开挖和地下基础及建筑施工,且对于大型基坑,大量支撑构件的安装和拆除既延长工期又增加造价。而为减小地下水位对周边既有建筑及地下管网设施的影响,传统基坑支护技术还需要在基坑周边施工一道连续的截水帷幕墙来阻止基坑外地下水流入基坑内,而截水帷幕墙的施工大大延长工程工期、增加工程造价。为解决传统基坑支护技术的问题,地下连续墙结合内支撑的支护技术开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支护结构都控制在建筑红线范围内;(2)地下连续墙能有效阻止基坑外地下水流入基坑内,有效控制人工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排墙、多个后排桩以及设置在前排墙与后排桩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沿全部后排桩的排布方向延伸,前排墙的顶部设置有前排墙冠梁,后排桩的顶部设置有后排桩冠梁;前排墙的内侧竖筋沿连接板的顶部、后排桩冠梁的外侧、及连接板的底部弯曲构成墙内侧P型筋;前排墙的外侧竖筋绕过墙内侧P型筋位于连接板顶部的筋段向下弯折;在墙内侧P型筋内部,连接板在前排墙冠梁范围内,沿前排墙纵向设置有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上下布设,连接板在前排墙冠梁和后排桩冠梁之间的位置,沿纵向设置有板内架立筋,连接板在后排桩冠梁范围内沿后排桩冠梁纵向设置有第三纵筋和第四纵筋;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排墙、多个后排桩以及设置在前排墙与后排桩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沿全部后排桩的排布方向延伸,前排墙的顶部设置有前排墙冠梁,后排桩的顶部设置有后排桩冠梁;前排墙的内侧竖筋沿连接板的顶部、后排桩冠梁的外侧、及连接板的底部弯曲构成墙内侧P型筋;前排墙的外侧竖筋绕过墙内侧P型筋位于连接板顶部的筋段向下弯折;在墙内侧P型筋内部,连接板在前排墙冠梁范围内,沿前排墙纵向设置有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上下布设,连接板在前排墙冠梁和后排桩冠梁之间的位置,沿纵向设置有板内架立筋,连接板在后排桩冠梁范围内沿后排桩冠梁纵向设置有第三纵筋和第四纵筋;在后排桩冠梁底部与连接板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设置有小箍筋;在相邻后排桩之间的后排桩冠梁范围内,设置有大箍筋,后排桩的所有竖向纵筋在顶部弯折一定长度,构成桩L型筋,后排桩冠梁内对应小箍筋和大箍筋还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后冠梁纵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内侧P型筋包括一体弯折而成的第一筋段、第二筋段、第三筋段及第四筋段,第一筋段从所述前排墙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前排墙冠梁的顶部,第二筋段从所述前排墙冠梁顶部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珧冰涂兵雄许林媛王海涛张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