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降噪保温材料制作的新能源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016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降噪保温材料制作的新能源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及其制造工艺,该组件包括:降噪保温材料、丁基胶圈和离型纸,降噪保温材料的一面上涂布有丁基胶圈,丁基胶圈的外表面贴合离型纸,降噪保温材料包括第一PE阻燃薄膜、微米级闭孔泡棉和第二PE阻燃薄膜。其制造工艺:放卷第一PE阻燃薄膜、微米级闭孔泡棉和第二PE阻燃薄膜;第一PE阻燃薄膜、微米级闭孔泡棉和第二PE阻燃薄膜从上往下依次叠合铺平传送;采用红外线加热,辊压贴合;冷却,收卷;降噪保温材料放卷,落料;真空吸塑成型,成型裁切飞边;真空吸附固定后,涂布丁基胶;丁基胶圈的外表面贴合离型纸。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节约新能源汽车的电能,隔音降噪效果好。

Membrane module of waterproof board for door of new energy vehicle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降噪保温材料制作的新能源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降噪保温材料制作的新能源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中低档汽车车门仅用单层PE薄膜做车门防水板膜的不足,单层PE薄膜制作的车门防水板膜几无隔音吸声降噪和无保温效果,使用单层PE薄膜制作的车门防水板膜的新能源汽车能耗过高,以至于在夏天或冬天需要大功率的空调才能让人舒适,这样就过多的消耗了新能源车的电能,导致新能源车的车速提不上,每次充电后的行使旅程变短。单层PE薄膜制作的车门防水板膜的汽车噪音大,噪声容易让人疲劳,影响行车安全和消费者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降噪保温材料制作的新能源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及其制造工艺,可以节约新能源汽车的电能,使得电动车的车速和旅程不受影响,使得汽车内温暖舒适,隔音降噪效果好,驾驶人员不易疲劳,使得行车更安全和消费者身心更健康,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降噪保温材料制作的新能源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噪保温材料、丁基胶圈和离型纸,降噪保温材料的一面上涂布有丁基胶圈,丁基胶圈的外表面贴合离型纸,所述的降噪保温材料包括微米级闭孔泡棉、第一PE阻燃薄膜和第二PE阻燃薄膜,所述的微米级闭孔泡棉的正面贴合第一PE阻燃薄膜,微米级闭孔泡棉的反面贴合第二PE阻燃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降噪保温材料制作的新能源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噪保温材料、丁基胶圈和离型纸,降噪保温材料的一面上涂布有丁基胶圈,丁基胶圈的外表面贴合离型纸,所述的降噪保温材料包括微米级闭孔泡棉、第一PE阻燃薄膜和第二PE阻燃薄膜,所述的微米级闭孔泡棉的正面贴合第一PE阻燃薄膜,微米级闭孔泡棉的反面贴合第二PE阻燃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降噪保温材料制作的新能源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米级闭孔泡棉为XPE微米级闭孔泡棉或PE微米级闭孔泡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降噪保温材料制作的新能源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米级闭孔泡棉的厚度为0.5mm~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降噪保温材料制作的新能源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PE阻燃薄膜的厚度为0.1mm~2mm,所述的第二PE阻燃薄膜的厚度为0.1mm~2mm,所述的丁基胶圈的厚度为1.5~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降噪保温材料制作的新能源汽车车门防水板膜组件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放卷第一PE阻燃薄膜、微米级闭孔泡棉和第二PE阻燃薄膜;
(2)第一PE阻燃薄膜、微米级闭孔泡棉和第二PE阻燃薄膜从上往下依次叠合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荣华仇培清李霞花金旦雷伟薛小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