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814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仿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包括轮毂、腿部组件及仿牛足部件,轮毂的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腿部组件,腿部组件包括上腿部、下腿部及减震弹簧,上腿部的一端与轮毂连接,下腿部的一端可相对伸缩地连接于上腿部的另一端内,下腿部的另一端连接有仿牛足部件,上腿部内容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轮毂及下腿部的一端抵接;仿牛足部件包括左趾、右趾及缓冲弹簧,左趾与右趾相铰接,并在铰接处与下腿部的另一端相连,左趾与右趾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轮足的优势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通过性,仿牛足部件能够模仿牛足在松软地面的多种功能,满足环境综合通过能力要求。

A kind of compound wheel with variable configu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仿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
技术介绍
我国的沙漠、戈壁面积广大,沙漠科考、军事防御、沙漠开发等都需要适应松软地面的行走机构。另外,深空探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月球和火星表面环境复杂,分布着石块、凹坑及凸包的松软沙土,一般的车轮难以达到星球探测所需的通过性能。松软地面承载能力差,抗剪强度低,行走机构的性能取决于对土壤的摩擦力、外附力,常常出现下陷过深与打滑,需要控制其下土壤的流动。黄牛经常行走在松软土壤上,在与土壤的长期相互作用中,黄牛的牛足经过不断的进化,逐步形成了优良的几何形状,使其在松软土壤上具有通过能力强、运动阻力小和行动效率高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对适应松软地面并将轮足的优势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不能满足科研需求,需要进一步发掘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在松软地面上行走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轮足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基于牛足对松软地形的适应性,提供一种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该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可以用于四轮、六轮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腿部组件(2)及仿牛足部件(3),其中轮毂(1)的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腿部组件(2),所述腿部组件(2)包括上腿部(201)、下腿部(202)及减震弹簧(203),该上腿部(201)的一端与所述轮毂(1)连接,所述下腿部(202)的一端可相对伸缩地连接于上腿部(201)的另一端内,该下腿部(202)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仿牛足部件(3),所述上腿部(201)内容置有减震弹簧(203),该减震弹簧(2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轮毂(1)及下腿部(202)的一端抵接;所述仿牛足部件(3)包括左趾(301)、右趾(302)及缓冲弹簧(304),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腿部组件(2)及仿牛足部件(3),其中轮毂(1)的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腿部组件(2),所述腿部组件(2)包括上腿部(201)、下腿部(202)及减震弹簧(203),该上腿部(201)的一端与所述轮毂(1)连接,所述下腿部(202)的一端可相对伸缩地连接于上腿部(201)的另一端内,该下腿部(202)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仿牛足部件(3),所述上腿部(201)内容置有减震弹簧(203),该减震弹簧(2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轮毂(1)及下腿部(202)的一端抵接;所述仿牛足部件(3)包括左趾(301)、右趾(302)及缓冲弹簧(304),该左趾(301)与右趾(302)相铰接,并在铰接处与所述下腿部(20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左趾(301)与右趾(302)之间设有供左趾(301)与右趾(302)离开地面而复位的缓冲弹簧(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呈圆柱状,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连接管(101),该连接管(101)的一端与轮毂(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上腿部(201)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国杨广宇冯靖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