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3778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包括:MCU、连接检测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所述连接检测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CC信号时,根据充电电缆容量改变CC电势值;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CP信号时,将CP电势值更改为预设的CP高电势值,并根据所述MCU的控制改变CP电势值;所述MCU用于识别CC和CP信号,根据CC信号电势判断车辆端充电接口是否连接以及判断充电电缆的容量大小;根据CP信号电势判断充电枪是否连接以及判断是否可以充电;在接收CC和CP信号之后,根据接受的控制信号,控制CP电平达到一个预设的CP电势值;控制充电枪进行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更简单,成本较低。

A control and guide device for AC charging signal of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纯电动汽车以低能耗、低噪声、零排放的优点迅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充电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是主要充电方式,交流充电时,充电枪需要与车辆的控制器进行充电连接确认,以保证充电枪已经连接牢靠,避免发生漏电危险。目前的控制器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结构更简单,成本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包括:MCU、连接检测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所述MCU分别与所述连接检测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连接检测电路用于在未接收到CC信号时,CC电势保持在预设的CC高电平值;在接收到所述CC信号时,根据充电电缆容量改变CC电势值;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用于在未接收到CP信号时,CP电势保持在预设的CP低电平值;在接收到所述CP信号时,将CP电势值更改为预设的CP高电势值,并根据所述MCU的控制改变CP电势值;所述MCU用于识别CC和CP信号,根据CC信号电势判断车辆端充电接口是否连接以及判断充电电缆的容量大小;根据CP信号电势判断充电枪是否连接以及判断是否可以充电;在接收CC和CP信号之后,根据接受的控制信号,控制CP电平达到一个预设的CP电势值;控制充电枪进行充电。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CP信号滤波,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分别连接CP信号和接地;防反电压电路,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正极连接CP信号,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下拉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三极管;所述电阻R1分别于所述二极管负极和地连接;所述电阻R2和三极管串联;所述三极管的基级连接所述MCU,所述三极管的发射级接地;分压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R4一端接地;CP电势信号滤波,包括电容C2;所述电容C2与所述R4并联;所述MCU连接所述R4另一端。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检测电路包括:CC信号滤波,包括电容C3;所述电容C3分别连接CC信号和接地;上拉电路,包括电阻R5;所述电阻R5分别连接CC信号和输入电源;分压、限流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电阻R6和电阻R7;所述电阻R6连接CC信号,所述电阻R7一端接地;CC电势信号滤波,包括电容C4;所述电容C4与所述电阻R7并联;所述MCU连接所述R7另一端。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MCU根据CP信号电势判断,当所述CP信号电势为0时,充电枪未连接;所述CP信号电势为9V时,充电枪连接。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MCU根据CC信号电势判断,当所述CC信号电势为12V时,车辆端未连接充电枪;所述CC信号电势为4.9V时,充电电缆容量为16A的充电桩。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MCU根据CC信号电势判断,所述CC信号电势为2.2V时,充电电缆容量为32A的充电桩。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预设的CP电势值为6V。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电阻值比例为1比2。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通过MCU(微控制单元)、连接检测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来实现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的控制引导功能,在实现多种识别控制功能的同时,结构简单,只需要实现对应功能即可,所需元件更少,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其中:C1、C2、C3、C4为电容;Q1为三极管;D1为防止电压反向二级管;R1、R2、R3、R4、R5、R6、R7为电阻;IDN_CP为CP电势;IDN_CC为CC电势;VB为输入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首先以一个具体优化的实施例的方式说明下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电路结构和原理。现有的控制多采用运算放大器、场效应管、二极管以及大量的电阻、电容构成。元件多,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简单,只需要MCU(单片机即微控制单元)和两个引导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一个MCU,一个二级管,一个三级管,及少量电阻、电容构成。CC和CP信号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信号。CP信号处电容C1起到滤波作用;D1为防止电压反向二级管;R1是下拉电阻用于CP信号分压;三级管Q1打开时R2作为下拉电阻,用于拉低CP电压;R3、R4组成分压电路,分压后的信号用于单片机识别CP状态;C2作用是消除电磁干扰,保证进入单片机的信号稳定。CC信号除电容C3起到滤波作用;R5作为默认拉高电压的电压,在没有CC信号时保证该端口电压为高;R6、R7组成分压电路,将cc信号分压成MCU可识别范围;C4作用是消除电磁干扰,保证进入单片机的信号稳定。通过CC信号电压进行判断车辆端充电接口是否连接以及充电电缆的容量;如果cc电压为12V表示车辆端未连接充电枪,此时由外界输入电源VB影响电压,保持高电平。如果cc电压为4.9V表示充电电缆容量为16A的充电桩,如果cc电压为2.2V表示充电电缆容量为32A的充电桩。CC引导电路主要有四部分组成:1、CC信号滤波,由电容C3构成;2、上拉电路,有电阻R5构成;3、分压、限流电路,由R6及R7构成;4、IND_CC信号滤波,由电容C4构成。通过CP信号判断充电枪是否连接以及是否可以充电;状态充电连接装置是否连接车辆是否可以充电CP信号状态1否否电压为0V状态2是否电压为9V状态3是是电压为6VCP引导电路由五部分组成:1、CP信号滤波,由电容C1构成;2、防反电压电路,有二极管D1构成;3、下拉电路,由R1、R2、Q1组成,上表中状态1、状态2时Q1关闭,状态3时Q1打开;4、分压电路,由电阻R3、R4构成;5、IDN_CP信号滤波,由电容C2构成。MCU主要用于CC、CP信号的识别,并作出对应控制,针对CP控制三极管Q1实现CP电平从9V降低到6V,从而控制充电枪实现充电。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通过MC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MCU、连接检测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所述MCU分别与所述连接检测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连接;/n所述连接检测电路用于在未接收到CC信号时,CC电势保持在预设的CC高电平值;在接收到所述CC信号时,根据充电电缆容量改变CC电势值;/n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用于在未接收到CP信号时,CP电势保持在预设的CP低电平值;在接收到所述CP信号时,将CP电势值更改为预设的CP高电势值,并根据所述MCU的控制改变CP电势值;/n所述MCU用于识别CC和CP信号,根据CC信号电势判断车辆端充电接口是否连接以及判断充电电缆的容量大小;根据CP信号电势判断充电枪是否连接以及判断是否可以充电;在接收CC和CP信号之后,根据接受的控制信号,控制CP电平达到一个预设的CP电势值;控制充电枪进行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MCU、连接检测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所述MCU分别与所述连接检测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连接检测电路用于在未接收到CC信号时,CC电势保持在预设的CC高电平值;在接收到所述CC信号时,根据充电电缆容量改变CC电势值;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用于在未接收到CP信号时,CP电势保持在预设的CP低电平值;在接收到所述CP信号时,将CP电势值更改为预设的CP高电势值,并根据所述MCU的控制改变CP电势值;
所述MCU用于识别CC和CP信号,根据CC信号电势判断车辆端充电接口是否连接以及判断充电电缆的容量大小;根据CP信号电势判断充电枪是否连接以及判断是否可以充电;在接收CC和CP信号之后,根据接受的控制信号,控制CP电平达到一个预设的CP电势值;控制充电枪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信号控制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
CP信号滤波,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分别连接CP信号和接地;
防反电压电路,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正极连接CP信号,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
下拉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三极管;所述电阻R1分别于所述二极管负极和地连接;所述电阻R2和三极管串联;所述三极管的基级连接所述MCU,所述三极管的发射级接地;
分压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R4一端接地;
CP电势信号滤波,包括电容C2;所述电容C2与所述R4并联;
所述MCU连接所述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晨欣陈湘晖袁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海博瑞德电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