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625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芯机构,包括安装底板,在安装底板上设有进芯滑板,所述进芯滑板可在安装底板上沿X轴往复移动,在所述进芯滑板上的一端设有芯轴组件,在所述进芯滑板上的另一端设有凸轮和轨迹槽,所述轨迹槽设置在所述凸轮上,所述凸轮通过滚轮与所述进芯滑板连接,所述滚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进芯滑板上,所述滚轮的另一端穿入所述轨迹槽内并可在该轨迹槽内滑动;所述凸轮由动力源驱动并可在进芯滑板上沿Y轴往复移动,当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凸轮在所述进芯滑板上沿Y轴往复移动时,所述进芯滑板在沿X轴往复移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增力的、抽芯作用力更大的、成本更低的并且更加环保的优点。

A core fee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芯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芯机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105935882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小U弯管机及其操作方法,其中,该弯管机具体包括机架、电箱以及机架上沿物料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送料机构和切断机构,机架安装切断机构的一侧还设有摆臂和摆臂驱动机构,送料机构通过滑动装置与机架相连接,且由驱动装置驱动在机架上沿物料行进方向往复移动,切断机构与机架固定连接,机架安装切断机构的一端固定有弯曲模,摆臂设有与弯曲模相对应的靠模机构,靠模机构与弯曲模相匹配,所述靠模机构包括靠模、芯轴和芯轴油缸,所述芯轴设于所述靠模内,所述芯轴油缸与所述靠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靠模带动所述芯轴在所述摆臂上沿物料行进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芯轴进入和退出所述物料内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多功能复合小U弯管机,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下述缺陷,所述靠模机构使用的是油缸进行驱动,通过油缸驱动所述靠模带动所述芯轴在所述摆臂上沿物料行进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芯轴进入和退出所述物料内部。使用油缸的这种液压系统的方式,不仅损耗大,成本高,浪费资源而且油缸的油污泄露容易污染环境,为此,有人想到用气缸或者电机等方式直接作用于靠模机构抽芯,但是抽芯需要的作用力比较大,才能达到完全将芯轴从管件内抽出,因此,直接采用气缸或者电机等动力源抽芯,要达到足够大的抽芯作用力,所采用的气缸或者电机的体积就更大,大体积的气缸或者电机占的空间就更大,而且更加不方便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力的、抽芯作用力更大的、成本更低的并且更加环保的进芯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进芯机构,包括安装底板,在安装底板上设有进芯滑板,所述进芯滑板可在安装底板上沿X轴往复移动,在所述进芯滑板上的一端设有芯轴组件,在所述进芯滑板上的另一端设有凸轮,在所述凸轮上设有轨迹槽,所述凸轮通过滚轮与所述进芯滑板连接,所述滚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进芯滑板上,所述滚轮的另一端穿入所述轨迹槽内并可在该轨迹槽内滑动;所述凸轮由动力源驱动并可在进芯滑板上沿Y轴往复移动,当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凸轮在所述进芯滑板上沿Y轴往复移动时,所述进芯滑板在沿X轴往复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进芯滑板在安装底板上沿X轴往复移动是通过导轨滑块结构或直线轴承结构实现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进芯滑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滑块或第一导轨,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或第一导轨位置对应的第一导轨或第一滑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凸轮沿Y轴往复移动是通过导轨滑块结构或直线轴承结构实现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凸轮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块或第二导轨,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或第二导轨位置对应的第二导轨或第二滑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芯轴组件包括芯轴、芯轴支架,以及靠模,所述芯轴的一端固定在芯轴支架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靠模内。本专利技术由于包括安装底板,在安装底板上设有进芯滑板,所述进芯滑板可在安装底板上沿X轴往复移动,在所述进芯滑板上的一端设有芯轴组件,在所述进芯滑板上的另一端设有凸轮,在所述凸轮上设有轨迹槽,所述凸轮通过滚轮与所述进芯滑板连接,所述滚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进芯滑板上,所述滚轮的另一端穿入所述轨迹槽内并可在该轨迹槽内滑动;所述凸轮由动力源驱动并可在进芯滑板上沿Y轴往复移动,当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凸轮在所述进芯滑板上沿Y轴往复移动时,所述进芯滑板在沿X轴往复移动。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凸轮和轨迹槽,本专利技术的凸轮和轨迹槽是一种增力结构,采用此增力结构,当凸轮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运动时,滚轮在轨迹槽内滑动,此时滚轮的速度小于凸轮的速度,且由于滚轮固定在进芯滑板上,因此,进芯滑板以跟滚轮相同的速度实现进芯或抽芯,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速度减小,在该速度同方向的作用力就增大,因此,进芯滑板进芯或抽芯的作用力就增大了,因此,在相同的功率下,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能够产生更大的进行或者抽芯作用力;本专利技术的动力源采用气缸或者电机,不仅更加干净,无油污,而且增力之后一样可以达到油缸直接作为动力源的作用力效果,增力达到5倍,增力效率高达50%;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增力效果,抽芯作用力更大的、成本更低的并且更加环保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进芯时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抽芯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图1至图5揭示的是进芯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进芯机构,包括安装底板1,在安装底板1上设有进芯滑板2,所述进芯滑板2可在安装底板1上沿X轴往复移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所述进芯滑板2在安装底板1上沿X轴往复移动是通过导轨滑块结构或直线轴承结构实现的。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是通过导轨滑块结构实现的,所述进芯滑板2的底部设有第一导轨21(或第一滑块),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21(或第一滑块)位置对应的第一滑块22(或第一导轨)。当然,除此之外,所述进芯滑板2在安装底板1上沿X轴往复移动还可以是通过燕尾槽导轨结构或T型导轨结构实现的,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的一端设有芯轴组件3,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的另一端设有凸轮52,在所述凸轮52上设有轨迹槽51,所述凸轮52通过滚轮20与所述进芯滑板2连接,所述滚轮2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所述滚轮20的另一端穿入所述轨迹槽51内并可在该轨迹槽51内滑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该凸轮52由动力源6驱动并可在进芯滑板2上沿Y轴往复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板1上还设有一折弯摆臂10,折弯摆臂10内设有一穿槽,所述动力源6驱动凸轮52在该折弯摆臂10的穿槽内滑入滑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凸轮52沿Y轴往复移动是通过导轨滑块结构或直线轴承结构实现的。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是通过倒退滑块结构实现的,所述凸轮52的一侧设有第二导轨521(或第二滑块),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轨521(或第二滑块)位置对应的第二滑块522(或第二导轨)。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当所述动力源6驱动所述凸轮52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沿Y轴往复移动时,所述进芯滑板2在沿X轴往复移动,从而使得进芯滑板2上的芯轴组件3实现进芯或者抽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动力源6是气缸,当然还可以是电机等动力,此处不再一一限制。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凸轮52和轨迹槽51,本专利技术的凸轮52和轨迹槽51实际上是一增力结构,采用此增力结构,当凸轮52在动力源6的驱动下运动时,所述滚轮20在轨迹槽51内滑动,此时所述滚轮20的速度小于凸轮52的速度,而由于所述滚轮20固定在进芯滑板2上,因此,所述进芯滑板2以跟所述滚轮20相同的速度实现进芯或抽芯,根据公式P=FV,在机构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速度减小,与该速度相同方向上的作用力就增大,因此,进芯滑板2带动芯轴组件3进芯或抽芯的作用力就增大了,因此,在相同的功率下,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能够产生更大的进行或者抽芯作用力;本专利技术的动力源6采用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在安装底板(1)上设有进芯滑板(2),所述进芯滑板(2)可在安装底板(1)上沿X轴往复移动,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的一端设有芯轴组件(3),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的另一端设有凸轮(52),在所述凸轮(52)上设有轨迹槽(51),所述凸轮(52)通过滚轮(20)与所述进芯滑板(2)连接,所述滚轮(2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所述滚轮(20)的另一端穿入所述轨迹槽(51)内并可在该轨迹槽(51)内滑动;所述凸轮(52)由动力源(6)驱动并可在进芯滑板(2)上沿Y轴往复移动,当所述动力源(6)驱动所述凸轮(52)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沿Y轴往复移动时,所述进芯滑板(2)在沿X轴往复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在安装底板(1)上设有进芯滑板(2),所述进芯滑板(2)可在安装底板(1)上沿X轴往复移动,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的一端设有芯轴组件(3),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的另一端设有凸轮(52),在所述凸轮(52)上设有轨迹槽(51),所述凸轮(52)通过滚轮(20)与所述进芯滑板(2)连接,所述滚轮(2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所述滚轮(20)的另一端穿入所述轨迹槽(51)内并可在该轨迹槽(51)内滑动;所述凸轮(52)由动力源(6)驱动并可在进芯滑板(2)上沿Y轴往复移动,当所述动力源(6)驱动所述凸轮(52)在所述进芯滑板(2)上沿Y轴往复移动时,所述进芯滑板(2)在沿X轴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芯滑板(2)在安装底板(1)上沿X轴往复移动是通过导轨滑块结构或直线轴承结构实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晓斌龙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