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制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57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制粒机,包括机架、箱体、箱盖、轴承座、轴承座上盖、制粒轮下座、外筒、第一密封圈、圆螺母、中心轴、空心轴、第一圆锥滚柱轴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推力球轴承、第三齿轮、第二圆锥滚柱轴承、第一深沟球轴承、第三圆锥滚柱轴承、填料压盖、下轴承盖、填料密封函、主带轮、皮带、副带轮、电机、台板、第四圆锥滚柱轴承、制粒组件、主轴、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制粒组件设置在制粒轮下座上;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均设置在箱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幅提升了制粒效果,提高了制粒效率;此外,还大幅减小了振动。

A rotating gran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制粒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制粒机。
技术介绍
制粒机主要由喂料、搅拌、制粒、传动及润滑系统等组成,在制药、化工、食品工业广泛应用,旋转制粒机是制粒机中的一种,是一种利用制粒轮旋转以将潮湿的粉末挤压制成颗粒,现有的旋转制粒机的制粒轮和挤压片均由同轴驱动,制粒轮和挤压片同向同速转动,当挤压片加工形成的粉末下落到制粒轮中时,制粒轮上端与挤压片之间无法形成挤压作用,制粒效果有限,制粒效率较低,此外,制粒轮和挤压片由同轴驱动,转轴的长度较长,而且因转轴存在一定曲率,转动时会带动制粒轮和挤压片产生晃动,进而导致制粒过程中振动较大,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幅提升了制粒效果并提高了制粒效率,且大幅减小了振动的旋转制粒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制粒机,包括机架、箱体、箱盖、轴承座、轴承座上盖、制粒轮下座、外筒、第一密封圈、圆螺母、中心轴、空心轴、第一圆锥滚柱轴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推力球轴承、第三齿轮、第二圆锥滚柱轴承、第一深沟球轴承、第三圆锥滚柱轴承、填料压盖、下轴承盖、填料密封函、主带轮、皮带、副带轮、电机、台板、第四圆锥滚柱轴承、制粒组件、主轴、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横向固定在机架的内部上方,所述箱体固定在台板的上侧;所述箱盖可拆卸的固定在箱体的上方开口处,所述轴承座可拆卸的固定在箱盖的上侧;所述轴承座上盖可拆卸的固定在轴承座的上端,所述第一圆锥滚柱轴承嵌设在箱盖中,所述第一圆锥滚柱轴承中穿插设置有竖直分布的空心轴;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空心轴的下端并设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空心轴上并嵌设在轴承座上盖中;所述圆螺母套设螺接在空心轴上并压紧在第一密封圈的上侧且设于轴承座上盖的内部,所述第四圆锥滚柱轴承套设在空心轴上并嵌设在轴承座的上端内部;所述制粒轮下座固定在轴承座上盖的上侧;所述制粒组件设置在制粒轮下座上,所述外筒套设在轴承座外并固定在制粒轮下座和箱盖之间;所述空心轴的上端穿过制粒轮下座并与制粒组件相连;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托台,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固定在中心轴上并设于第一托台的上方,所述第二圆锥滚柱轴承嵌设在第一托台中,所述空心轴中穿插设置有竖直且可转动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下端插入在第二圆锥滚柱轴承中,所述推力球轴承套设在中心轴上并设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嵌设在第一托台中并设于第二圆锥滚柱轴承的下方,所述第三圆锥滚柱轴承嵌设在箱体的内侧底部,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三圆锥滚柱轴承之间穿插设置有竖直分布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向外形成有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设于第一托台的下方;所述下轴承盖可拆卸的固定在箱体的外侧底部,所述填料压盖可拆卸的固定在下轴承盖的下侧,所述填料密封函嵌设在下轴承盖的下侧内部;所述主轴的下端向下穿过下轴承盖、填料密封函和填料压盖并伸出到台板的下方,所述主带轮套设固定在主轴的下端并设于台板的下方,所述电机固定在机架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副带轮套设固定在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主带轮与副带轮之间套设有多个皮带;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均设置在箱体中。优选地,所述制粒组件包括出粒筒、固定螺母、密封座、密封环、第二深沟球轴承、挤压片、制粒轮、O型圈和接料盘;所述出粒筒竖直固定在制粒轮下座的上侧,所述制粒轮套设固定在空心轴的上端并设于出粒筒的内部,所述O型圈嵌设在制粒轮的下端内部并套设在设置在空心轴上,所述密封座可拆卸的固定在制粒轮的上侧并套设在中心轴上,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嵌设在空心轴的上端内部并套设在中心轴上,所述密封环嵌设在空心轴的上端内部并套设在中心轴上且设于第二深沟球轴承和密封座之间,所述挤压片套设固定在中心轴上并设于密封座的上方;所述固定螺母套设螺接在中心轴的上端并压紧在挤压片的上侧;所述接料盘倾斜套设在外筒的外侧。优选地,所述O型圈的下侧侧面贴合在制粒轮下座的上平面上,所述密封座的下侧嵌设在空心轴的上端内部,所述密封座的上侧嵌设在挤压片的下侧内部,所述出粒筒的下端外侧开设有多个出粒孔。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下盖、第五圆锥滚柱轴承、上盖、第六圆锥滚柱轴承、大过桥齿轮和大过桥轴;所述第五圆锥滚柱轴承嵌设在箱体的底部一侧内部,对应地,所述第六圆锥滚柱轴承嵌设在箱体的顶部一侧内部,所述第五圆锥滚柱轴承和第六圆锥滚柱轴承之间穿插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大过桥轴,所述下盖可拆卸的嵌设在箱体的底部一侧外部且设于第五圆锥滚柱轴承的下方,所述上盖可拆斜的嵌设在箱体的顶部一侧外部且设于第六圆锥滚柱轴承的上方,所述大过桥齿轮套设固定在大过桥轴并与第一齿轮部相互啮合。优选地,所述大过桥轴的外侧还向外形成有第二齿轮部和第三齿轮部,所述第二齿轮部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小过桥齿轮、衬圈、小过桥轴和弹性挡圈;所述箱体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二托台,所述小过桥齿轮设置在第二托台的上方,所述衬圈嵌设在小过桥齿轮中,所述小过桥轴竖直分布且可转动的穿插设置在衬圈中,所述小过桥齿轮与第三齿轮部相互啮合,所述弹性挡圈套设在小过桥轴上并嵌设在小过桥齿轮的上端内部,所述小过桥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在第二托台中和箱体的顶部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制粒轮和挤压片反向异速转动,使得制粒轮上端与挤压片之间形成挤压作用,大幅提升了制粒效果,提高了制粒效率;此外,电机借助副带轮、多个皮带和主带轮带动主轴转动,进而借助第一齿轮部和大过桥齿轮传递到大过桥轴上,从而借助第二齿轮部和第二齿轮传递给空心轴,此过程中,振动被大幅减弱;同理,大过桥轴上的振动会借助第三齿轮部、小过桥齿轮和第三齿轮传递给中心轴,此过程中,振动也被大幅减弱,所以制粒轮和挤压片在转动时晃动较小,制粒轮和挤压片的反向转动也会相互抵消晃动,因而大幅减小了振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前侧剖面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侧剖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旋转制粒机,包括机架7、箱体6、箱盖5、轴承座27、轴承座上盖23、制粒轮下座24、外筒25、第一密封圈20、圆螺母21、中心轴29、空心轴28、第一圆锥滚柱轴承30、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31、推力球轴承32、第三齿轮33、第二圆锥滚柱轴承34、第一深沟球轴承35、第三圆锥滚柱轴承36、填料压盖37、下轴承盖38、填料密封函39、主带轮40、皮带44、副带轮45、电机46、台板47、第四圆锥滚柱轴承22、制粒组件、主轴41、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台板47横向固定在机架7的内部上方,箱体6固定在台板47的上侧;箱盖5可拆卸的固定在箱体6的上方开口处,轴承座27可拆卸的固定在箱盖5的上侧;轴承座上盖23可拆卸的固定在轴承座27的上端,第一圆锥滚柱轴承30嵌设在箱盖5中,第一圆锥滚柱轴承30中穿插设置有竖直分布的空心轴28;第二齿轮31套设在空心轴28的下端并设于箱体6的内部,第一密封圈20套设在空心轴28上并嵌设在轴承座上盖23中;圆螺母21套设螺接在空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制粒机,包括机架、箱体、箱盖、轴承座、轴承座上盖、制粒轮下座、外筒、第一密封圈、圆螺母、中心轴、空心轴、第一圆锥滚柱轴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推力球轴承、第三齿轮、第二圆锥滚柱轴承、第一深沟球轴承、第三圆锥滚柱轴承、填料压盖、下轴承盖、填料密封函、主带轮、皮带、副带轮、电机、台板、第四圆锥滚柱轴承、制粒组件、主轴、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横向固定在机架的内部上方,所述箱体固定在台板的上侧;所述箱盖可拆卸的固定在箱体的上方开口处,所述轴承座可拆卸的固定在箱盖的上侧;所述轴承座上盖可拆卸的固定在轴承座的上端,所述第一圆锥滚柱轴承嵌设在箱盖中,所述第一圆锥滚柱轴承中穿插设置有竖直分布的空心轴;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空心轴的下端并设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空心轴上并嵌设在轴承座上盖中;所述圆螺母套设螺接在空心轴上并压紧在第一密封圈的上侧且设于轴承座上盖的内部,所述第四圆锥滚柱轴承套设在空心轴上并嵌设在轴承座的上端内部;所述制粒轮下座固定在轴承座上盖的上侧;所述制粒组件设置在制粒轮下座上,所述外筒套设在轴承座外并固定在制粒轮下座和箱盖之间;所述空心轴的上端穿过制粒轮下座并与制粒组件相连;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托台,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固定在中心轴上并设于第一托台的上方,所述第二圆锥滚柱轴承嵌设在第一托台中,所述空心轴中穿插设置有竖直且可转动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下端插入在第二圆锥滚柱轴承中,所述推力球轴承套设在中心轴上并设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嵌设在第一托台中并设于第二圆锥滚柱轴承的下方,所述第三圆锥滚柱轴承嵌设在箱体的内侧底部,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三圆锥滚柱轴承之间穿插设置有竖直分布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向外形成有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设于第一托台的下方;所述下轴承盖可拆卸的固定在箱体的外侧底部,所述填料压盖可拆卸的固定在下轴承盖的下侧,所述填料密封函嵌设在下轴承盖的下侧内部;所述主轴的下端向下穿过下轴承盖、填料密封函和填料压盖并伸出到台板的下方,所述主带轮套设固定在主轴的下端并设于台板的下方,所述电机固定在机架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副带轮套设固定在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主带轮与副带轮之间套设有多个皮带;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均设置在箱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制粒机,包括机架、箱体、箱盖、轴承座、轴承座上盖、制粒轮下座、外筒、第一密封圈、圆螺母、中心轴、空心轴、第一圆锥滚柱轴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推力球轴承、第三齿轮、第二圆锥滚柱轴承、第一深沟球轴承、第三圆锥滚柱轴承、填料压盖、下轴承盖、填料密封函、主带轮、皮带、副带轮、电机、台板、第四圆锥滚柱轴承、制粒组件、主轴、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横向固定在机架的内部上方,所述箱体固定在台板的上侧;所述箱盖可拆卸的固定在箱体的上方开口处,所述轴承座可拆卸的固定在箱盖的上侧;所述轴承座上盖可拆卸的固定在轴承座的上端,所述第一圆锥滚柱轴承嵌设在箱盖中,所述第一圆锥滚柱轴承中穿插设置有竖直分布的空心轴;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空心轴的下端并设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空心轴上并嵌设在轴承座上盖中;所述圆螺母套设螺接在空心轴上并压紧在第一密封圈的上侧且设于轴承座上盖的内部,所述第四圆锥滚柱轴承套设在空心轴上并嵌设在轴承座的上端内部;所述制粒轮下座固定在轴承座上盖的上侧;所述制粒组件设置在制粒轮下座上,所述外筒套设在轴承座外并固定在制粒轮下座和箱盖之间;所述空心轴的上端穿过制粒轮下座并与制粒组件相连;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托台,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固定在中心轴上并设于第一托台的上方,所述第二圆锥滚柱轴承嵌设在第一托台中,所述空心轴中穿插设置有竖直且可转动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下端插入在第二圆锥滚柱轴承中,所述推力球轴承套设在中心轴上并设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嵌设在第一托台中并设于第二圆锥滚柱轴承的下方,所述第三圆锥滚柱轴承嵌设在箱体的内侧底部,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三圆锥滚柱轴承之间穿插设置有竖直分布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向外形成有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设于第一托台的下方;所述下轴承盖可拆卸的固定在箱体的外侧底部,所述填料压盖可拆卸的固定在下轴承盖的下侧,所述填料密封函嵌设在下轴承盖的下侧内部;所述主轴的下端向下穿过下轴承盖、填料密封函和填料压盖并伸出到台板的下方,所述主带轮套设固定在主轴的下端并设于台板的下方,所述电机固定在机架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副带轮套设固定在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主带轮与副带轮之间套设有多个皮带;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均设置在箱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燕陈建兵屠艳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