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349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加热罐体和混合罐体,所述加热罐体的右侧设有所述混合罐体,所述加热罐体与所述混合罐体的顶部均设有调压液泵,所述调压液泵的顶部均连接排液柱管,所述排液柱管的内侧设有三通柱管,所述三通柱管与所述排液柱管密封连接,所述三通柱管的顶部连接汇集柱管,所述汇集柱管的顶部设有密封法兰盘,所述密封法兰盘的顶部连接肠道输液管,所述肠道输液管的右端设有注入管体,所述注入管体与所述肠道输液管密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用加热罐体可以对液体进行加热,混合罐体可对药剂进行混合搅拌,完成后将两个罐体的溶液汇集然后使用注入管体向病患的肠道内部进行注入,注入较为均匀,实用性强。

Multifunctional enteral nutrition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肠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哺乳动物的肠包括小肠、大肠和直肠3大段。大量的消化作用和几乎全部消化产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大肠主要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再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肠道的新陈代谢周期就是2周,要调理好肠道,更是要遵循规律,提高自主能动性。坚持2周的肠道修复法,你能明显地感受到肠道的改善,便秘情况的缓解,腹泻的减缓,而且呕吐,厌食,不吸收等情况都有所改善,而长期坚持下去,每2周你都能感受到肠道有一个质的提高,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目前医院在对较多肠道病患进行营养输送和保养,多数采用体外输入至内部,传统的供入设备多数采用单管道直接输送,药剂的混合效果差,肠道吸收不好,针对以上所述,那么如何专利技术出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法,这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加热罐体和混合罐体,所述加热罐体的右侧设有所述混合罐体,所述加热罐体与所述混合罐体的顶部均设有调压液泵,所述调压液泵的顶部均连接排液柱管,所述排液柱管的内侧设有三通柱管,所述三通柱管与所述排液柱管密封连接,所述三通柱管的顶部连接汇集柱管,所述汇集柱管的顶部设有密封法兰盘,所述密封法兰盘的顶部连接肠道输液管,所述肠道输液管的右端设有注入管体,所述注入管体与所述肠道输液管密封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加热罐体与所述混合罐体的外侧均设有进液端口,所述加热罐体与所述混合罐体的正面均设有控制面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排液柱管的外侧均设有调压阀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注入管体包括溶液储罐、方形导柱和出液柱头,所述溶液储罐的右侧连接方形导柱,所述方形导柱的右侧连接出液柱头,所述出液柱头的圆周面均匀分布固定渗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加热罐体的内部设有内胆罐,所述内胆罐的内部右下侧设有加热阻棒,所述内胆罐体的内部顶侧设有净化滤网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混合罐体的左侧设有混合电机,所述混合电机的内部转动连接搅拌轴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具体使用方法步骤包括如下,S1、首先可以向加热罐体的内部注入液体,通过使用内胆罐内侧的加热阻棒进行加热,使用控制面板进行控制,并可使用净化滤网进行净化液体;S2、可以将需要混合的药剂放入至混合罐体的内部,通过使用混合电机带动搅拌轴杆进行转动,达到对药剂进行搅拌均匀;S3、通过使用加热罐体和混合罐体顶部的调压液泵,将溶液进行混合汇集并可通过调压阀杆控制流量;S4、使用注入管体和肠道输液管,将其从病患的肛门送入至肠道的内部;S5、通过使用溶液储罐右侧出液柱头上的固定渗孔,将药剂均匀的排放至肠道内部,提供营养供入,缓慢均匀操作,即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设计了加热罐体和混合罐体,通过使用加热罐体可以对液体进行加热,并可进行净化,混合罐体,可以对药剂进行混合搅拌,完成后将两个罐体的溶液汇集然后使用注入管体向病患的肠道内部进行注入,注入较为均匀,操作便捷,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注入管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热罐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混合罐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加热罐体-1、混合罐体-2、调压液泵-3、排液柱管-4、三通柱管-5、汇集柱管-6、密封法兰盘-7、肠道输液管-8、注入管体-9、进液端口-10、调压阀杆-11、溶液储罐-12、方形导柱-13、出液柱头-14,内胆罐-15,加热阻棒-16、净化滤网板-17、混合电机-18、搅拌轴杆-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实用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加热罐体1和混合罐体2,所述加热罐体1的右侧设有所述混合罐体2,所述加热罐体1与所述混合罐体2的顶部均设有调压液泵3,所述调压液泵3的顶部均连接排液柱管4,所述排液柱管4的内侧设有三通柱管5,所述三通柱管5与所述排液柱管4密封连接,所述三通柱管5的顶部连接汇集柱管6,所述汇集柱管6的顶部设有密封法兰盘7,所述密封法兰盘7的顶部连接肠道输液管8,所述肠道输液管8的右端设有注入管体9,所述注入管体9与所述肠道输液管8密封连接。所述加热罐体1与所述混合罐体2的外侧均设有进液端口10,所述加热罐体1与所述混合罐体2的正面均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排液柱管4的外侧均设有调压阀杆11。所述注入管体9包括溶液储罐12、方形导柱13和出液柱头14,所述溶液储罐12的右侧连接方形导柱13,所述方形导柱13的右侧连接出液柱头14,所述出液柱头14的圆周面均匀分布固定渗孔。所述加热罐体1的内部设有内胆罐15,所述内胆罐15的内部右下侧设有加热阻棒16,所述内胆罐15的内部顶侧设有净化滤网板17。所述混合罐体2的左侧设有混合电机18,所述混合电机18的内部转动连接搅拌轴杆19。具体使用方法步骤包括如下,S1、首先可以向加热罐体的内部注入液体,通过使用内胆罐内侧的加热阻棒进行加热,使用控制面板进行控制,并可使用净化滤网进行净化液体;S2、可以将需要混合的药剂放入至混合罐体的内部,通过使用混合电机带动搅拌轴杆进行转动,达到对药剂进行搅拌均匀;S3、通过使用加热罐体和混合罐体顶部的调压液泵,将溶液进行混合汇集并可通过调压阀杆控制流量;S4、使用注入管体和肠道输液管,将其从病患的肛门送入至肠道的内部;S5、通过使用溶液储罐右侧出液柱头上的固定渗孔,将药剂均匀的排放至肠道内部,提供营养供入,缓慢均匀操作,即完成。本专利技术的运转设备使用参数表格如下:表1传统运转设备使用参数表格如下:表2综上,通过表1和表2对比明显看出本专利技术功能性更强,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设计了加热罐体和混合罐体,通过使用加热罐体可以对液体进行加热,并可进行净化,混合罐体,可以对药剂进行混合搅拌,完成后将两个罐体的溶液汇集然后使用注入管体向病患的肠道内部进行注入,注入较为均匀,操作便捷,实用性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包括加热罐体(1)和混合罐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体(1)的右侧设有所述混合罐体(2),所述加热罐体(1)与所述混合罐体(2)的顶部均设有调压液泵(3),所述调压液泵(3)的顶部均连接排液柱管(4),所述排液柱管(4)的内侧设有三通柱管(5),所述三通柱管(5)与所述排液柱管(4)密封连接,所述三通柱管(5)的顶部连接汇集柱管(6),所述汇集柱管(6)的顶部设有密封法兰盘(7),所述密封法兰盘(7)的顶部连接肠道输液管(8),所述肠道输液管(8)的右端设有注入管体(9),所述注入管体(9)与所述肠道输液管(8)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包括加热罐体(1)和混合罐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体(1)的右侧设有所述混合罐体(2),所述加热罐体(1)与所述混合罐体(2)的顶部均设有调压液泵(3),所述调压液泵(3)的顶部均连接排液柱管(4),所述排液柱管(4)的内侧设有三通柱管(5),所述三通柱管(5)与所述排液柱管(4)密封连接,所述三通柱管(5)的顶部连接汇集柱管(6),所述汇集柱管(6)的顶部设有密封法兰盘(7),所述密封法兰盘(7)的顶部连接肠道输液管(8),所述肠道输液管(8)的右端设有注入管体(9),所述注入管体(9)与所述肠道输液管(8)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体(1)与所述混合罐体(2)的外侧均设有进液端口(10),所述加热罐体(1)与所述混合罐体(2)的正面均设有控制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柱管(4)的外侧均设有调压阀杆(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肠内营养供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管体(9)包括溶液储罐(12)、方形导柱(13)和出液柱头(14),所述溶液储罐(12)的右侧连接方形导柱(13),所述方形导柱(13)的右侧连接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璇江秀丽马莉张雅楠韩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