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81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胃管,包括管体,管体上滑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上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有粘贴层,粘贴层上设有隔离层,固定带的一端开有若干定位孔,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扣合到定位孔中的定位柱,固定带两端部连接有绑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带,当完成胃管插入后,固定时将隔离层撕掉,然后将固定带绕管体一圈,固定带上的粘贴层将粘接在管体上,对管体起到第一次固定作用;然后将定位柱扣合到其中一个定位孔中,使固定带能够将管体绑住固定,既不松弛也不压迫管体本身,对管体起到第二次固定作用;再将绑带系在患者的耳部或者头部,达到第三次固定;通过上述三次固定,能够防止胃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了一种胃管。
技术介绍
临床上不能经口腔进食的病员或需要洗胃的病员,均需要安置胃管。胃管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为了避免胃管在注入清水、食物、药物时脱落,一般都需要将胃管固定,现有胃管的固定方法式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部,用胶布交叉固定胃管,对于长时间插胃管的患者,胶布的粘接力有限,时间久了可能导致固定不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胃管,解决现有技术中胃管固定不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胃管,包括管体,管体上滑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上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有粘贴层,粘贴层上设有隔离层,固定带的一端开有若干定位孔,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扣合到定位孔中的定位柱,固定带两端部连接有绑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原理及有益效果:1、设置导向块,在插入胃管的过程中,导向块可对胃管插入的深度进行标识,便于医护人员了解插入的情况,避免插入深度不适宜而影响后续治疗。2、设置固定带,当完成胃管插入后,固定时将隔离层撕掉,然后将固定带绕管体一圈,固定带上的粘贴层将粘接在管体上,对管体起到第一次固定作用;然后将定位柱扣合到其中一个定位孔中,使固定带能够将管体绑住固定,既不松弛也不压迫管体本身,对管体起到第二次固定作用;再将绑带系在患者的耳部或者头部,达到第三次固定;通过上述三次固定,能够防止胃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进一步,所述管体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刻度线。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胃管插入的长度,避免胃管插入过深或者过浅而影响后续治疗。进一步,所述绑带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带上。由于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损坏的情况,因此设置成可拆卸连接,便于对绑带进行定期更换。进一步,所述管体上连接有用于检测胃管插入位置的检测机构。通过检测机构对胃管插入的位置进行检测,避免胃管误插入人体气管内。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气管,气管一端位于管体内部,气管另一端位于管体外部且连接有液位盒。当胃管插入到胃里时,气管中不会出现气体流动;而当胃管插入到人体气管中时,将有气体进入到气管中,然后进入到液位盒内,气管中的气体将形成气泡,便于医护人员观察,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调整胃管的位置。进一步,所述液位盒内装有带颜色的液体。以便于观察液位盒中是否有气泡产生。进一步,所述液体为医用水或者生理盐水。简单易得且对患者无害。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与胃管连接的负压装置。通过负压装置抽取胃液,若有,则表示胃管位置插入正确;若无,则表示胃管位置插入有误,需及时更换。进一步,所述管体插入胃的一端呈圆滑的弧形。插胃管的过程中,可减小对组织的伤害。进一步,所述管体内插有导向丝。由于胃管管体本身比较软,不好插入,设置导向丝,以增加胃管的硬度,便于插入,节省时间,也可减小患者的不适感甚至痛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局部剖面图;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管体1、导向块2、固定带3、粘贴层4、定位孔5、定位柱6、绑带7、气管8、液位盒9、单向阀10、导向丝11、负压装置12。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胃管,包括管体1,管体1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导向块2,导向块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带3,固定带3上固接有粘贴层4,粘贴层4上粘有隔离层,固定带3的底部开有若干定位孔5,固定带3的顶部固接有用于扣合到定位孔5中的定位柱6,固定带3两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绑带7,本实施例中,绑带7为棉带,其中棉带具有吸汗吸油的作用,能够对患者分泌处的汗液和油脂进行吸收,能够增加患者使用的舒适感;可拆卸地连接方式为粘接或者捆接。管体1上连接有用于检测胃管插入位置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气管8,气管8左端位于管体1内部,气管8右端位于管体1外部且连接有液位盒9,液位盒9内装有带颜色的医用水或者生理盐水;气管8上安装有单向阀10,避免液位盒9内的液体反流到气管8中。管体1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刻度线,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胃管插入的长度;管体1插入胃的一端呈圆滑的弧形,避免在插入过程中对组织造成损伤;管体1内插有导向丝11,例如:导向丝11可选用医用级的钢丝,增加胃管的硬度,以便于插入。使用时,将导向丝11插入到管体1内,使导向丝11左端抵住管体1的弧形端,导向丝11右端延伸至管体1外。然后按照规定操作,将管体1插入到胃中,过程中观察液位盒9内是否有气泡出现;若无,则表示胃管位置插入正确;若有,则表示胃管位置插入有误,可能插入到人体气管8中,需及时更换,重新插。同时插入的过程中,注意通过刻度线观察管体1插入的长度,成人一般插入胃管的长度在45-55cm,避免胃管插入过深或者过浅而引起患者的不适或者影响后续治疗。插好胃管后,水平滑动导向块2,使其位于合适的位置,如:患者的鼻部;然后将隔离层撕掉,将固定带3绕管体1一圈,固定带3上的粘贴层4将粘接在管体1上,对管体1起到第一次固定作用;接着将定位柱6扣合到其中一个定位孔5中,使固定带3能够将管体1绑住固定,既不松弛也不压迫管体1本身,对管体1起到第二次固定作用;最后将绑带7系在患者的耳部或者头部,达到第三次固定;通过上述三次固定,能够防止胃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实施例二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检测机构包括与胃管连接的负压装置12。检测时,通过负压装置12抽取胃液,若有,则表示胃管位置插入正确;若无,则表示胃管位置插入有误,需及时更换。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上滑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上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有粘贴层,粘贴层上设有隔离层,固定带的一端开有若干定位孔,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扣合到定位孔中的定位柱,固定带两端部连接有绑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上滑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上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有粘贴层,粘贴层上设有隔离层,固定带的一端开有若干定位孔,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扣合到定位孔中的定位柱,固定带两端部连接有绑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连接有用于检测胃管插入位置的检测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胃管,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丹樊安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