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WISS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变换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WISS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公共电网与交流负载的接口电路,交-交功率变换器被广泛用于各种交-交电能变换场合,无源前端变换器由于具有转换效率高、EMI干扰小、低成本、结构简单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变频调速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被广泛采用,但是存在能量单向流动、输入电流质量差等特点,电压型和电流型背靠背PWM变换器这两类有源前端变换器虽然具备理想交-交功率变换器的大部分特征,但笨重的储能元件导致了较低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作为一种“全硅实现”的有源前端变换器拓扑,间接矩阵变换器无需中间储能设备,相关研究已取得显著性成果,但是仍存在如下缺点:整流级和逆变级调制上的同步导致窄脉冲等非线性问题、受限的输入侧无功功率控制范围、具有较高的开关损耗和EMI噪声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WISS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变换器的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输入电流质量差、功率密度和可靠性较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WISS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交流电源模块;/n三相滤波电路,所述三相滤波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n三相整流电路,所述三相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滤波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三相整流电路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得到直流电;/n三相逆变电路,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整流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用于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WISS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流电源模块;
三相滤波电路,所述三相滤波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
三相整流电路,所述三相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滤波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三相整流电路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得到直流电;
三相逆变电路,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整流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用于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WISS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模块包括:
第一交流电源;
第二交流电源,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负极端电连接;
第三交流电源,所述第三交流电源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负极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WISS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滤波电路包括:
第一滤波电感,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正极端电连接;
第二滤波电感,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正极端电连接;
第三滤波电感,所述第三滤波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交流电源的正极端电连接;
第一滤波电容,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二滤波电容,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三滤波电容,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滤波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WISS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整流电路包括:
三相全桥电路,所述三相全桥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
双向开关模块,所述双向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全桥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一Buck斩波电路,所述第一Buck斩波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全桥电路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一Buck斩波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二Buck斩波电路,所述第二Buck斩波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全桥电路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第二Buck斩波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Buck斩波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WISS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全桥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五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滤波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六开关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波,张胜发,李锡光,粟梅,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南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